更多电动汽车相关资料论文可联系jijimaoioy@,与同行共同探讨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和建议周鹤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孙立清(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魏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摘要:近年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世界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它不但开始产业化,也在一些国家快速开始商业化。
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获得了长足进步。
与此同时,丰田与一汽、GM与上汽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合作,也给我国地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产业地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内多家的开发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尤其是如何应对国际竞争方面,我们很有必要总结和探讨。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特点,我们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可能目标,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求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探讨。
尤其是我国是一个汽车产品结构复杂的国家,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也在变化。
面对明显的趋势是公路客运和货运的突飞猛进以及家庭轿车的迅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迫切需求,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该如何应对?本文依据有关资料,对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现状;建议一、背景自从2001年起我国科技部开始设立“三纵三横”电动汽车专项以来,我国已经按照汽车产品开发规律,在电动汽车关键单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及整车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国家研发技术标准平台、测试检验平台、政策法规平台以及示范应用平台。
到去年底,已经起草完成整车13项新标准、修订5项标准,制定6项关键零部件产品测试规范。
在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已分别建立起包括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内的6个检测基地和试验平台;在北京、武汉、天津、威海等几个城市开展电动汽车商业化试验示范运营,试验运行电动汽车超过60辆。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研发正值热潮,已形成2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2000多名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组成的稳定研发队伍,申请了超过520项国内外专利。
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1产品和新兴产业竞争力已有效提升。
二、现状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参与到与混合动力汽车相关的“一纵三横”中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已经几十家。
此外,还有很多地方支持或自筹资金进行的混合动力汽车项目。
总的来看,整车已经超过二十家,如表1所示。
在整车和关键部件乃至上路示范运行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表1 国内混合动力整车相关单位(*为国家863资助)了很大进步。
在整车、部件、试验等方面已实现众多技术创新。
各车型均已完成功能样车开发,正在着手性能样车开发和产业化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电动车公司的混合动力大巴项目,该项目取得了包括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变速器、混合动力发动机专用电机、混合动力发动机总成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装置等在内的多项专利。
尤其是2003年11月8日,在湖北省政府的领导下,武汉电动汽车试验示范运行工作启动,共投入6辆由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混合动力客车,已累计运行14万多千米,载客15万人次。
在混合动力轿车方面,也取得了至少六项专利成果,其开发的混合动力轿车,按ECE城市工况与基本车型进行的对比试验表明,其节油40%左右,达到了预定目标。
在天津C-ISG型混合动力中巴已经研制完成,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多项标准正在最后完善之中,有关工况标准和随车测试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汽与哈工大等单位联合在科技部和地方的支持下,自主研发了具有世界水平的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性能样车,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在红旗混合动力轿车上,经过近四年潜心研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红旗混合动力轿车通过发挥汽油发动机与电动马达这两大动力源的复合效应,在大幅提升燃油效率和加速度等各项功能的同时,明显降低了尾气排放,燃油经济性良好。
该车还配备了AMT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其结构方案已获国家专利并已经申报国际专利、控制策略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与一汽混合动力大客车相关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大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在解放牌混合动力客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及红旗牌混合动力轿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方面获得6项专利成果。
长安汽车公司成功开发了三轮性能样车,由于采用同轴ISG轻度混合方案和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开发,其动力性能接近参考车的水平,节油接近17%,排放达到欧Ⅲ标准。
在部件方面,国内多家单位围绕着电机和高功率电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动力系统结构、总线系统和能量管理装置等方面获得了多项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专利并在样车上得到良好应用。
做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如果说科技部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大力资助,抛出的是诱饵,那么丰田与一汽、GM与上汽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合作则说明丰田和GM着实是上钩的进口大鱼,跟国内的鱼不同的是,它们张着大嘴,都想吞掉中国这个庞大市场。
我们的863团队都看到了这一点,国内的其他单位也都受到了震动。
先知先觉者也有之。
湘电集团、和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他们开发的混合动力客车在毕比登挑战赛上都获得了好成绩。
混合动力汽车得到多方面的关注。
从国家的产业政策、从各项相关标准的起草、从越来越多的企业谋划和介入,都能看出。
最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科技发展部门同时也都已经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和产业化列入科技发展规划中,比如湖南省科委和北京市科委等。
其中,北京市科委已经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明确列入“北京市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指南(2005年-2008年)”中,指出在整车上,“混合动力电动客车整车研制及配套技术开发,研制低排放的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并达到产品化,形成一定的批量”,在部件方面“混合动力汽车先进发动机匹配和控制技术研究,研制出适合混合动力车辆工作模式的高效率发动机样机,并完成车载性能试验,提出产业化建议;高效率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耦合装置研制,完成原理样机研制和车载性能试验”。
《汽车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重点要进行好动力总成开发技术(如柴油机)、系统集成匹配技术、动力电池性能和降低电池价格相关技术、电池回收技术以及提高关键总成及部件耐久性和可靠性相关技术。
可见,混合动力车辆技术会不断地得到国家科技部门和行业地关注。
相信十一五国家必然会加大投入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和商业化。
三、建议根据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的状况,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供业内参考:(1)注重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
过去,我国的传统汽车产业一直陷于“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之中。
在开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问题上,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应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部件和产品。
尤其是关键部件方面。
比如,我们过去在发动机电控方面落后,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培养自主开发能力同自主开发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同等重要。
(2)合理定位,重点突出。
国家在扶植时如此,企业更需要这样。
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做整车。
小而全,这在传统汽车产业已经得到改观。
作为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核心技术发展自己。
发展混合动力整车或部件,要重点突出,做到能够控制核心技术。
(3)不可过于简单化。
要充分认识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和部件的技术现状,要仔细研究整车和部件技术成熟度,看清别人,看清自己,对买来部件能否可以装车出产品的问题要加以深入研究,这对企业决策和组织产业化开发至关重要。
(4)充分认识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系统化观点。
“汽车制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技术,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也不例外。
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我们不能指望混合动力汽车的用户都是混合动力汽车专家,都会主动优化使用。
因此,技术要放在第一位,尤其是经济的、可靠的和适用的技术。
法规也很重要,政府的政策更必不可少。
要从技术、法规和政策等各个层面系统地分析我们的混合动力汽车要真正形成产业,还需要做些什么工作,深入探讨。
(5)注意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技术来进行产业化开发。
我们制定了整车成本和使用经济性的开发目标。
但要分阶段统筹兼顾予以实施。
过去我们的使用经济性指标差,这一点要横向对比看。
因此,我们提高20%就很可观了,只要价格上还划算。
更要注意,价格的问题,我们的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只要规模上来了,价格下降的空间还很大。
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最终目标要高,但要分步实施,合理兼顾整车成本和使用经济性。
(6)抓住技术关键。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关键在于动力总成技术、能量分配和管理以及整车控制。
要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在关键技术上,走在前列,尤其是动力总成集成技术。
对于车载储能装置,要探讨可能的新形式,如超级电容等。
应该研究清楚,我们研发混合动力汽车现在软硬件和环境都缺什么技术关键?(7)实施路线很重要。
我们固然要注重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但这并不是说什么都要自己做,这不足取;全盘抄袭更不行;关键在于整合。
在自主开发前,先要弄清楚国外的东西,最终把别人的东西变成我们手中链条上的一个小环节,而这链条上的每一个小环节都在我们掌握之中。
(8)抓住奥运和世博机遇。
可以说这两个重要活动为我们的混合动力汽车开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我们现在还可以这么说,这两个活动的大门向混合动力汽车始终是打开着的,只要你有经济、可靠和符合排放要求的产品。
这两个重大活动也是企业树立环保形象的绝佳机会。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可以为投标准备也可以做赞助商,省去部分广告开支足矣,我们大家的奥运,我们不做谁来做,不抓住这个机会做,还等何时做?据报道,北京奥运用车需求小汽车五千多辆、中巴一千多辆、大巴两千辆左右(不含公交车),而这中间预计将有电动汽车一千辆左右。
这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良机,也是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大好良机。
(9) 坚定信心,做好投入。
正如美国电动汽车专家威克费尔德博士说过的那样,“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几乎没有任何从前存在过的东西能够原封不动地重新复活。
”我们虽然再看不到横渡大西洋的大型货轮,不能看到在广阔的原野上的蒸汽机车重新奔驰,不能看到点缀天空的飞艇,也不能看到重新恢复生机的马车。
但是,现在可以说:真正将再看不到的是已经被卷进历史长河中无法获得新生的诸如马车一类的东西,大家都在目睹着扩展了内涵的电动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型的电动汽车已经慢慢恢复生机和正充满前所未有的活力!2004年,由于汽油价格猛涨以及车商不断推出新款混合动力汽车吸引买家,美国汽油和电池两用的混合动力汽车去年销量猛增81%。
日本车占美混合动力车市场的96%,尤其是日本丰田,已经成为第一家大量制造和销售混合动力车的公司,2004年新注册的丰田Prius车有5万3761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