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山脉图—素描图—等高线地形图对应:
1.找山体的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位置;
2.观察等高线的分布,归纳不同山体部位等高线的特征;
小试身手: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形象演示 :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
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
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
刚才我们把山体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放在地图上,就是等高线。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等高线。
演示:FLASH 等高线 等高线的特征:
a. 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怎么
样?
b. 等高线是什么样的?
c.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
有什么特点? a :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同; b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c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相等,叫做等高距。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山体的不同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
“手势”理解地形图
读图: 1.读图,找地形部位的对应; 2.读图,总结不同山体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小试身手: 判读地形图
通过动手,让学生明白地理概念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流程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习了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
希望今后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我们今天的知识会帮助到大家。
板书设计
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布置课后作业批改情况记录
教学反思知识延伸:
1.什么是等深线?如何表示其数值?
2.等深线的特点有什么?
3.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表示什么?
课堂练习:小试身手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
自学P26内容,结
合等高线的特征,思
考回答。
课堂练习
山脊
山脊
山谷
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