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锚杆支护技术管理第一节总则第1条锚杆、锚喷支护(以下简称锚杆支护)是煤矿井巷工程一种重要的支护形式,它以快速、主动、有效的支护特性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并对加快巷道支护改革,提高支护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快锚杆支护的推广应用,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锚杆的种类根据新汶矿区开采的实际情况,规定允许使用的锚杆种类包括以下七种:1、等强全螺纹树脂锚杆(牌号:KMG335);2、等强全螺纹细牙高预紧力锚杆(牌号:KMG400、KMG500);3、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牌号:KMG400、KMG500),适用于埋深大于600米的巷道;4、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锚杆(牌号:KMG600),适用于埋深大于800米及地压较大的巷道。
5、缝管锚杆(只限于回采巷道护帮或断层破碎带临时支护);6、水力膨胀式管子锚杆;7、玻璃钢锚杆(允许在使用时间较短的,围岩稳定的切眼两帮及条件适宜的煤帮使用);8、经集团公司鉴定并经专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新型锚杆。
第3条锚杆的锚固方式1、端锚:树脂锚固段长度≥350mm。
2、加长锚:树脂锚固段长度≥700mm。
3、全锚:树脂锚固段长度≥锚深的80%;水泥锚固段长度为锚深的100%。
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加长锚;Ⅲ~Ⅴ类煤巷顶板和深部全岩巷道严禁使用端锚。
第4条锚杆支护材料规格、性能1、树脂锚杆金属杆体及其附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146.2-2002要求。
2、等强全螺纹树脂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一)。
表一3、等强全螺纹细牙高预紧力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二)表二4、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三)表三5、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四)注:1)、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及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锚杆成品杆体实验要求:a、除做屈服载荷实验外,应在杆体滚压螺纹部做抗弯试验。
b、抗弯试验要求:杆体直径的3倍为弯芯直径,按弯芯直径对杆体螺纹部进行弯曲实验,要求弯曲90°时,受弯部位不得脆断。
2)、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及高强度高韧性抗冲击锚杆附件选择:锚杆附件必须与杆体强度相匹配,在螺母和球形垫之间增加尼龙摩擦垫,提高锚杆的预紧力,托盘采用厚度≮10mm。
1、螺母2、尼龙摩擦垫3、球型垫圈4、锚盘5、杆体6、缝管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五)表五7、水力膨胀式管子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表六)表六8、锚杆支护材料中热轧矿用锚杆钢力学性能表(表七):表七9、锚固剂:锚杆支护巷道只准使用树脂锚固剂和用于全锚的水泥锚固剂。
⑴树脂锚固剂应符合煤炭行业标准MT146.1-2002;⑵用于全锚的水泥锚固剂应符合煤炭行业标准MT219-2002。
10、锚杆托盘:⑴材质:托盘采用屈服强度大于235MPa 的钢材制作,当杆体强度大于400Mpa 时,金属托盘采用屈服强度大于335Mpa 的钢材制作。
⑵尺寸:不小于120×120 mm 或φ120mm ;厚度不小于8mm ,厚度公差0-1mm ,例如,8mm 锚盘厚度为8+1 0mm,10mm 锚盘厚度为10+10mm 。
托盘孔直径应比锚杆杆体直径大1~2mm 。
⑶承载力:应不小于杆体屈服载荷。
选用球墨铸铁等脆性材料作托盘时,其极限载荷应为杆体载荷1.5倍以上。
杆体牌号在KMG500及KMG500以上时,禁止使用脆性材料。
⑷顶板锚杆必须使用碟形托盘,肩角和底角锚杆必须使用异型托盘。
矿铸造大托盘,经有关部门检测,强度符合规定,可用于巷道顶帮。
11、托梁:⑴W 钢带:执行标准MT/T861-2000,规格、性能见下表。
表八⑵M 钢带:规格、性能见下表。
表九⑶钢筋梁①材质:Φ12mm以上圆钢制作。
②规格:宽度90mm,沿长度方向每800mm焊结一处。
12、托板⑴W钢托板: W钢带板材压制或截割,尺寸:400×280mm,厚度不小于7mm。
⑵水泥托板:圆型,尺寸Φ250-300mm,厚度≮60mm;其强度要求到达C30。
13、网:⑴金属菱形网:使用10#以上铁丝编织,网格尺寸不大于50×50mm,适用于煤巷锚杆支护。
⑵金属经纬网:使用10#以上铁丝,或同直径冷拨铁丝编织,网格尺寸80×80mm,网格均匀,适用于锚网喷或二次锚网喷支护巷道。
⑶钢筋网:使用φ4或φ6盘圆条,或冷拨钢筋编织,网格尺寸以100×100mm为宜,网格均匀,适用于锚网喷或二次锚网喷支护巷道。
⑷塑料网:网格尺寸50×50mm,适用于煤巷护帮。
⑸矿用钢塑复合网:采用改性塑性包覆高强度冷拔钢丝结构,适用于Ⅲ类和顶板较完整的Ⅳ类围岩的煤巷、半煤巷顶帮。
第5条锚杆支护设计原则1、所有锚杆支护巷道必须编制正规的锚杆支护设计,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锚杆支护设计程序一般为:初始设计—实施设计—矿压观测—修改初始设计四个步骤。
⑴初始设计:要根据巷道生产技术条件和地质条件、相似条件下矿压显现的规律和围岩变形特点,围岩的岩性、节理和层理的发育程度等,采用工程类比法、数值模拟法或理论计算法,提出巷道基本支护形式、确定主要支护参数,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校核,形成初始设计。
⑵实施设计:根据初始设计编制掘进作业规程,严格按初始设计及作业规程进行施工。
⑶矿压观测:在前期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监测和矿压观测,验证支护参数的合理性、支护设计的正确性,并及时反馈支护信息,为修改初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⑷修改设计:根据反馈的支护信息,对初始设计进行修改。
根据修改完善后的支护设计补充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支护效果。
3、锚杆直径与孔径、锚固剂直径要匹配,锚杆直径与孔径之差应保持在6~12mm范围之内,孔径与锚固剂直径之差应保持在3~5mm 范围之内。
4、采用锚杆支护时锚杆各构件强度与设计锚固力要匹配。
5、采用锚杆支护时,顶板严禁使用回收复用的支护材料,在V 类围岩巷道和埋深超过800米Ⅲ类及以上围岩的煤巷、半煤巷顶板及准备巷道应使用KMG500牌号及以上高强锚杆配金属网支护,埋深超过800米的延深、开拓巷道和埋深超过1000米回采巷道顶板应使用KMG600牌号及以上高强锚杆配金属网支护,否则,巷道质量标准化视为不合格。
6、加强特殊地点的支护管理。
⑴对于复合顶板、托顶煤、破碎顶板围岩、易风化、潮解、遇水膨胀围岩在基本支护形式上增加复棚或锚索加固、注浆加固等措施。
⑵埋深超过800米的巷道、过断层破碎带及交岔点采用锚索加固时,必须使用直径17.8mm及以上的锚索,锚盘与索具必须与锚索强度匹配。
优先选用采用锚索桁架结构加强支护,增强锚索的整体支护性能。
⑶深部高地应力和破碎围岩条件下的巷道断面形状优先选用受力结构较好的拱形断面或弧形断面;有淋水时,采用挂防锈金属网或塑料、金属双层网支护,必要时复棚进行加固,提高巷道围岩控制效果。
⑷巷道掘进遇落差较大的断层时,断层带及前后各不小于15米影响范围,必须采用加密锚杆支护并采用锚索加强支护方式,确保支护安全。
锚索长度要根据具体条件确定,直径17.8mm及以上,合理设计间排距,锚索须锚入稳定的基岩内不低于1.5米。
⑸煤层巷道均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井下设记录牌板显示。
在断层两侧15米范围内必须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牌板显示。
发现顶板离层达到临界值时,需撤出巷道变形处以里的所有人员,按0.6~1.0米间距复工字钢或U型棚加固,具体支护方式及参数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不按要求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顶板离层的,巷道质量标准化视为不合格。
⑹对于复合顶板和托顶煤巷道正常段每隔50米、断层构造带等特殊地段,采用岩层探测记录仪研究探测顶板煤岩层的岩性及厚度,探测岩体的原始地质构造情况等,为及时修改优化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7、对锚杆支护巷道要预先存放备用不少于20架棚料,其具体规格、型号、数量和存放地点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二节煤巷锚杆支护第6条煤巷的围岩分类1、煤巷采用锚杆支护,必须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
2、煤巷的围岩稳定性分为5类,即Ⅰ类:非常稳定;Ⅱ类:稳定;Ⅲ类:中等稳定;Ⅳ类:不稳定;Ⅴ类:极不稳定。
3、各矿在进行煤巷锚杆支护时,要按《新汶矿区煤层巷道围岩分类结果及合理支护技术选择》中分类结果采用类比法进行选择套用。
4、对以下情况应重新进行分类:①对于围岩条件、开采深度、开采范围等与原分类巷道差异很大的煤层巷道;②新采区各煤层采用煤巷锚杆支护巷道。
第7条煤巷锚杆支护设计1、煤巷锚杆支护设计应遵循锚杆支护设计一般规定。
2、进行煤巷锚杆支护设计必须有完备的原始资料(见附表2)。
根据附表2资料进行初始设计。
巷道开挖以后,立即对附表2中1、2、3项内容进行地质调查,并进行矿压观测。
3、煤巷锚杆支护形式与支护参数选择⑴支护形式选择的原则是按巷道围岩分类结果进行选择。
各类围岩条件下顶板及两帮基本支护形式、锚杆类型、锚固形式及锚杆设计锚固力等性能指标必须符合附表1规定。
⑵根据选用的设计方法,进行锚杆支护参数选择。
4、对于复合顶板、托顶煤、破碎顶板围岩、易风化、潮解、遇水膨胀围岩在基本支护形式上增加锚索加固、注浆加固等措施。
5、顶板锚杆与棚式支架联合支护时,支架应架设在两排锚杆中间位置。
6、锚杆布置一般要沿巷道轴线方向的岩面上成菱形排列。
锚杆间排距一般在600~1200mm。
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顶板靠巷道两帮的锚杆,必须向巷道两帮倾斜,锚固端距各自邻近帮距离不小于0.5m并与钢带连接;巷道两帮肩角锚杆距顶板不大于400mm,倾斜角度根据顶板倾角调整,保证锚固端在顶板岩石中;巷道两帮最下一排锚杆距巷道底板不大于300mm(回采顺槽起底掘进,煤层底板为坚硬岩石时,最下一排锚杆锚至煤层底板岩石,距巷道底板不大于600mm), 并向下倾斜,与水平线呈10°~30°夹角,锚固端位于底板岩石中。
肩角锚杆一般比正常使用锚杆长200mm。
7、经集团公司鉴定并经专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新型锚杆布置方式。
第8条煤巷锚杆支护质量监测和检查验收1、煤巷锚杆支护质量监测⑴锚杆锚固力检测①锚杆必须按规定做拉力实验。
在井下做锚固力实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试验数量,锚杆锚固力检测抽样率为3%,巷道每成巷30-50m或每300根(含300根以下)顶帮各抽样一组(共9根)进行检查。
②巷道内的锚索每20根抽检2根,锚索锚固力用张拉油缸进行检测。
巷道交岔点和峒室的锚索视其支护状况确定是否需要检测,由分管矿长或分管副总确定。
③锚固力合格条件:被检查所有锚杆均应符合要求。
其中有1根不合格,继续抽样检查,若再不符合要求,则判锚杆施工安装质量为不合格,由矿分管矿长组织分析锚杆安装质量不合格原因,并采取补充加强支护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