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敬师长 和谐校园

尊敬师长 和谐校园

尊敬师长和谐校园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尊敬师长,和谐校园”,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通,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老师对学生的不理解,部分学生尊敬师长的意识越来越淡,为了培养学生的尊师意识,特安排了本节课的教学。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的内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生心结,主动纾解;敬师谅师,亦师亦友。

让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尊重,从而达到和谐教育,和谐校园的目的。

教学目的:
(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在师生交往中崇尚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形式:讲授、行为训练、故事、心理体验、讨论交流、情景模拟。

教学年级:14级电子(1)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1分钟)
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准备情况。

二、课题引入
教师导语:老师,这个角色很特别,有时候像父母,关心你,教导你;有时候又像是朋友,理解你,支持你;更多的时候,他站在讲台上,向你展示知识的魅力,给你讲述做人的道理。

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更好地与老师相处呢?
三、课堂讲授与活动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案例导入: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二中学,历史老师李恒毅因和学生发生一点纠纷,未处理好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就用钢筋打学生的故事;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有自己的身体护住讲桌,保护几个学生生命的故事。

通过案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不良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灵的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享,同学们是否感受到老师在我们人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授业——给我们传授知识技能
解惑——教我们获得智慧解决问题
传道——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施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大手牵小手
插图2008年5月1 2日1 4时28分,8级特大地震爆发;‘什邡市师古镇民族中心小学3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26岁的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被永远压在了废墟之下。

她最后救出的学生叫吴佳辉,
他一听到袁老师的名字就开始大哭,嘴里一直叫着:“袁老师还被埋在里面,她没有死,我看见她倒下的,她手里还牵着同学。

”在他的脑海里,,。

一直都回放着地震发生那一刻的情景。

他抽泣着说:“我们在教室里复习功课,地开始晃动,袁老师大声叫:“地震了,大家快跑”我们吓傻了,站在那儿不知道该往哪儿跑,袁老师抱起同学就往外跑,十多个同学被送出了教室,袁老师把我放在教室门口又转身回去时,楼板掉了下来……
(过渡:我们尊重老师,但是在生活中可能会因为沟通等问题与老师产生误解或矛盾,该怎么办呢?)
(二)师生心结主动化解
1、情景创设:上课时,很多同学都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完全不听你讲课,你干涉了好几次,但大家还是安静不下来。

一个迟到的学生不喊“报告”冲进教室,老师喊“站住”,他瞪了老师一眼,很不情愿的喊了一声“报告”,摇摇晃晃地走回座位。

这时第一排的一个男生一直趴着睡觉,老师拍拍桌子,叫他起来上课,他觉得老师打扰了他,说:“烦死了!”……
1、让“老师”和“学生”分别分享自己扮演角色的心得是什么?
2、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你是老师,你希望学生怎么做?为什么?
教师导语:学生和老师所持的关注点不同,是导致师生冲突产生的根源。

具体来说师生在社会角色、价值观念上都存在差异:老师强调自己的权威,维护“师道尊严”;学生希望被接纳、受尊重,还希望寻求“自由”,这样就把师生推向了对立,产生了矛盾。

大多数情况下,
一些学生的行为违反校纪校规和教学常规受到老师批评,引发师生冲突。

少数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也可能造成师生冲突。

例如对学习好的学生态度和蔼,评价高;对学习差的学生态度严厉,其他方面评价低。

2、化解冲突培育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导语:师生冲突产生后,其结果有三种:其一,两败俱伤,老师与学生都气呼呼的,此后.彼此印象恶化。

其二,一输一赢。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更多地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一般情况下,赢的是老师而非学生,。

其三,双赢。

师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解决冲突,澄清事情来龙去脉,清除误会,加深理解。

学生爱学习,爱老师;老师爱上课,爱学生,彼此心情舒畅。

客观分析老师批评你的用心。

如果一个学生各方面是比较完美的,老师是不会去批评他(她)的。

老师总是从教学要求和良好的愿望出发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当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或教学要求时老师就会提出批评,一般说老师的批评总是善意的。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分小组讨论并回答)当你与老师意见不一致时――
当老师严格要求你时――
当老师当众表扬你时――
当老师当众批评你时――
当老师不明真相错怪你时――
当老师指派任务给你时――
(三)敬师谅师亦师亦友
1、学会尊重老师
故事:《程门立雪》
教师导语: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

首先应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与老师说话要有礼貌。

尊重老师,更重要的是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对学习任务不敷衍。

有时候,诚恳;谦虚的对待批评也是尊重老师的表现。

2、学会理解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好写照。

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个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个小时;还有研究表明教师是产生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

尽管个别教师有时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有失偏颇,但是用心是善意的。

所以学生要理解老师,进而谅解老师有时不恰当批评和要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跟老师粗暴对抗或者消极抵抗,甚至走向自暴自弃,实在不值得,做出最好的你来,这才是一个有成熟思想的人的正确做法。

3、学会和老师交流
2.教师小结:第一组同学在折纸过程中,因为可以与同学、老师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修正结果,取得的效果自然很好。

其他组的同学因为不能实现双向、多向沟通,作品自然千差万别。

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理解不同又无法沟通而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
要是我们的师生关系中缺乏理解交流或者理解偏差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所以师生交往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

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与老师沟通的技巧
恰当的沟通
称呼要尊重准确
态度要谦虚
举止要得体
表达要语言语气恰当
称呼——要尊重准确;态度——要谦虚;举止——要得体;表达——要语言语气恰当
四、教师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做师生沟通的拓展练习(3分钟)
通过同学们参与体验和讨论交流,我们了解掌握了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请大家在熟悉的歌声中,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这几个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用表示友好的各种动作、语言(如握手、微笑、问好、招手、鼓掌、拥抱、点头、拉手、击掌等)来表达我们与老师、同学主动交往的心愿,体验与人交往带来的快乐,相信这一路走来,欢笑会伴随你,师生之情伴随你。

多媒体显示主题音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学生纷纷走下座位,主动积极地和现场听课的老师问好、微笑、打招呼、握手,
课程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通过这课的教学,学生更加理解了老师的角色,更愿意尊敬和理解老师,也愿意主动和老师交流。

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因为老师所举的一些事例不当,未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我自己会引以为戒,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地做到案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