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
埃森
鲁尔区
莱比锡
柏林
科隆 法兰克福 波恩
萨尔区
斯图加特 慕尼黑
慕尼黑—新兴工业区—区位:临空型
慕尼黑周围地区,以前旅游业和啤酒业发 达,现在是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 工业中心。
知识梳理 6、德国的主要工业区
一、德国
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知识梳理 6、德国的主要工业区 案例:鲁尔区的兴衰 兴起的区位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离铁矿区近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源充足 ⑤市场广阔
二、英国
伦敦:最大城市和港口,曾 是著名的雾都; 阿伯丁:石油城; 曼彻斯特:棉纺织工中心; 伯明翰:钢铁工业中心。
知识梳理
二、英国
思考:对比英国与日本这两个国家的异同。
◆相同点: ①都是岛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业发达; ②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③都有世界著名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④工业化水平很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⑤新兴电子工业在布局上,都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不同点: ①气候类型不同: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属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工业发展条件及工业布局类型不同:英国是世界上发展最 早的工业国,有较丰富的煤、铁资源,属“煤铁复合体型”工 业布局;日本本国自然资源贫乏,靠进口原料和燃料发展工业, 属“临海型”工业布局。 ③农业发展条件不同:英国地少人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农业现代化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 日本地少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农 业现代化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工程。
知识梳理 (2)工业
三、法国
5、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①丰富的资源: 铁—洛林高原,铀—中西部 ,铝土矿—南部 煤和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与核电 (核电比重占电力70﹪ ) 巴黎盆地——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②工业分布: 东北部:洛林区,传统的钢铁工业区 东南部:马赛-福斯工业区,炼铝、钢铁、机械 ③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有色冶金、汽车、电力、纺织 航天工业、军火工业、核工业发达
四、意大利
①北部——传统工业区(第一意大利)
米兰:化学工业基地 都灵:汽车城
热那亚:造船工业
②南部——临海型(第二意大利) 塔兰托:钢铁工业(铁矿石由国外进口) 西西里岛:炼油工业(原油主要从北非、中东进口) ③东北部和中部——新兴工业(第三意大利)
知识梳理 2、社会经济特征 西北部:
四、意大利
图 例
知识梳理
二、英国
3、英国的地形、气候与河流 (1)地形: 北部和中西部为山地,东南部 为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中部有奔宁山脉)。 (2)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季 节分配均匀。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知识梳理
二、英国
3、英国的地形、气候与河流
知识梳理 6、重要城市
三、法国
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 (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巴黎:法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网的中 心
马赛:最大港口,造船、炼铝
知识梳理
三、法国
思考:对比法国与德国这两个国家主要的经济差异。 1.法国、德国工农业结构特征分别是: 法国工农业均发达;德国工业比重较大,而农业比重较小 2.法国、德国耕作业条件的差异是: 德国热量条件较差,耕地面积较小,土壤较贫瘠 法国气候温和湿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新兴工业区 乌迪内 米兰 蒙特别鲁那 都灵 皮亚琴察 卡尔皮 帕尔马 摩德纳 萨斯索罗 热那亚 博洛尼亚 卡拉拉 普拉托 马萨 阿雷佐
传统工业区
0
100km
南部:工业 化尚未普及
东北部和中部:
新兴工业区
普拉托:毛纺织 皮亚察琴:自动化设备 帕尔马:食品 蒙特别鲁那:滑雪靴 卡尔皮和摩德纳:针织品 卡尔皮:木工机械 萨斯索罗:瓷砖 卡拉拉和马萨:大理石产 品 阿雷佐:珠宝 博洛尼亚:包装机械 乌迪内:座椅
程分散。
•资本集中程度低。 •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
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知识梳理 2、社会经济特征
四、意大利
思考: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我国浙江温州工业区的异同点? ①相同:都是分散到乡镇村,廉价的劳动力多,企业小型化, 轻工业为主,专业化程度高等。 ②不同: 意大利新工业区各企业间密切联系,重视专业化生产分工 与协作,而温州则不然。多家企业同时生产一种面向市场的最 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这些企 业相互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要促进温州乡镇企 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分工与协 作和实现专业化生产等。
知识梳理 2、社会经济特征 (3)发达的旅游业
知识梳理
二、英国
4、英国的自然条件与农业
思考:(1)描述英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原因? (2)分析英国的农业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
知识梳理
二、英国
4、英国的自然条件与农业
西部 地形 山地为主 降水多,日照少,不适 合农作物生长,适合牧 草生长 乳畜业
东南部 平原为主
气候
降雨相对较少,日照多,气 温高,生长期长 种植业(小麦、大麦) 机械化水平高
知识梳理
三、法国
5、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1)农业——畜牧业、耕作业、园艺业都发达
地位:欧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巴黎盆地及以北地区:混合农业区 分布: (作物:小麦、马铃薯) 西部大西洋沿岸和内陆高原:乳畜业 西南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 (葡萄酒著名)
知识梳理
三、法国
5、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思考:分析法国发展农业的条件 自然条件: • 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耕地面积大); • 温和湿润的气候,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 • 肥沃的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 •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 便利的交通运输; • 广阔的欧洲(世界)消费市场。
地形: 西北部:平原、丘陵 东南部:高原、山地
主要地形区: 巴黎盆地 洛林高原,中央高原 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
知识梳理 3、法国的气候
三、法国
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 候 内陆:自西向东向大陆性过 渡
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
知识梳理 4、法国的河流
三、法国
塞纳河发源于洛林高原, 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 吉利海峡。 卢瓦尔河发源于中央高原, 注入比斯开湾。 加龙河发源于比利牛斯山, 注入比斯开湾。 罗讷河发源于阿尔卑斯 山,注入地中海。
一、德国
衰落的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能源地位的 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生产 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 击 ⑤环境污染严重
振兴的措施 ①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 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发展科技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知识梳理 6、德国的人口与城市
一、德国 一、德国
德国是欧洲西部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中小城市发达, 劳动力素质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柏林:首都,全国最大城市 •波恩:原联邦德国政府所在地 •汉堡: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 纽和化学工业城市,国际金融中心 •慕尼黑:德国的“硅谷”
知识梳理 1、英国的位置
二、英国
5° 60° N
0°
英国是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 东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与 法国相望,西面和北面是大西 洋。 纬度:50°N~60°N 经度:5°W~0°
大
西
洋
50° N
知识梳理 2、英国的领土范围
二、英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 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 设得兰群岛
雅诗兰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士香水
大卫杜夫 冷水女士香水 登喜路红瓶 男士香水
Polo
Romance 浪漫 男士香水
时装
意大利
知识梳理 1、自然地理特征
四、意大利
10°E 15°E
(1)国土组成:意大利的领土像一 只靴子,从北到南,伸入地中海中 部。靴头踢出了两大石块:一块是 三角形的西西里岛;一块是长方形 的撒了岛。 (2)地形特征:山地和丘陵为主, 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往南是波河 平原,亚平宁半岛上是亚平宁山脉。 亚平宁山脉比较年轻,多火山地震。 (3)气候:地中海气候 (4)河流:河流多发源于阿尔卑斯 山南坡,水能蕴藏丰富。
③河网密布
——河运发达
知识梳理 2、德国的地形
一、德国
(1)三大地形区
北:波德平原
中:中德山地
南: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 地 (2)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中德山地
知识梳理
一、德国
3、德国的自然条件与农业 北 部 南 部
地 波德平原, 形 地势低平
高原山地, 河流谷地
夏温和,冬阴 日照时间较长热 气 冷;日照较少 量充足,降水多 候 土 壤 较贫瘠 河谷土壤肥沃
知识梳理
二、英国
5、英国的社会经济——工业占绝对优势 (2)工业分布 ①老工业区 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②新工业区 影响因素: • 新原料产地 • 环境 • 技术 分布: • 伦敦周围 • 英格兰中部 • 苏格兰南部(电子) • 北海沿岸(阿伯丁)
知识梳理 (3)工业发展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关于酒瓶的小常识
为什么瓶底有凹凸? ——这是为了葡萄酒瓶直立 时使酒渣沉淀。 ——越需要长时间贮存的葡 萄酒,凹凸越深。所以,一 般来讲:好酒因需要长期保存 瓶底凹凸都比较深,但瓶底 凹凸深的酒不一定是好酒。 或瓶口有粘液,说明该酒品质 出问题了。
——未开封的酒,如果瓶塞凸起
安娜苏梦境 女士香水
农业
知识梳理
二、英国
5、英国的社会经济——工业占绝对优势 (1)发展条件
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