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2、5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教学后感觉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一是成功的课堂引入。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本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孙悟空身怀七十二项绝技,老师也有一项绝技,不用计算就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你们相信吗?由此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二是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学号,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是数学。

在学偶数和奇数时我安排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手中的票(即学号)判断应从单号还是双号入口。

而在学习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号是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让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紧接着提出问题“那些同学站了两次?”从而归纳出如果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这些练习内容使枯燥的数字练习变得生动了。

这既巩固了学生对奇数和偶数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对规律的运用更加灵活了。

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也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最主要的有两点,这也是指导老师的宝贵意见。

首先在教学2的倍数出示课件时应把2的倍数的个位用红色全部圈起来,然后让学生观察。

这样学生就非常容易找出2的倍数的特征。

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在教学5的倍数时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规律,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