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CP在胆系结石诊治中的应用

ERCP在胆系结石诊治中的应用

结石也可再次内镜下取石
ERCP治疗胆管结石的主要并发症
出血 穿孔 急性胰腺炎 结石嵌顿
文献报告并发症总发生率约为10.5%
总结
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创伤大,并 发症多,疗程长,治疗费用高,对患者术前准 备和状态要求高。ERCP技术与之相比有很多 优点:
1、ERCP的检查和治疗都是微创的,微创是现代 医学现代化、高科技化的特征。
胆管解剖
胆管结石危害
梗阻性黄疸 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胰腺炎 肝损害
胆管结石诊断方法
B超 :首选方法 ,比较准确 CT :比较准确,受结石成分影响较大 MRCP:准确,基本替代ERCP ERCP:金标准
ERCP在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胆管结石ERCP表现:
胆管内充盈缺损,或伴有胆囊肿大、肝 内外胆管扩张、主胰管扩张。
胆石症
胆石症的发生率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0%— 20%,其中30%的结石位于胆管内。
胆管结石比胆囊结石的危害大 我国是胆石症高发地区
胆石分类
根据成分分类:
胆色素结石 胆固醇结石 混合性结石
胆石分类
根据位置分类:
乳头壶腹部嵌顿结石 胆总管结石 肝总管结石 左、右侧肝管结石 肝内小胆管结石 胆囊管结石 胆囊结石
2、ERCP相对简便,对患者术前状态要求相对较 低。
3、ERCP可以重复操作,易于反复治疗和复查。 4、 ERCP的主要并发症已经明确,发生率逐渐降
低。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胰胆疾病诊疗史上的一次革命 治疗性ERCP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
胆管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法 模糊内科与外科的界限,消化内科成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案
微创治疗方案:
先行ERCP、EST、取石、ENBD 然后尽快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微创治疗方案优势
治愈率高,残余结石率低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内镜治疗成功后,即使LC中转手术,也
可以避免胆总管探察取石并留置T型管 ERCP可重复性好,即使LC后胆总管残留
内科中的“外科”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是在 ERCP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 内镜治疗方法,意在内镜下用高频电刀 切开乳头括约肌及胆总管末端部分,此 项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胆管结石,胆 管末端良性狭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等 胰胆疾病的治疗.
ERCP在胆管结石诊治 中的应用
干保四楼
ERCP的定义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即内镜下逆 行胰胆管造影,是将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 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经内镜活 检孔道插入一造影导管,并进入乳头开口 部,胆管或胰管内,注入造影剂,做X线 胰胆管造影,若胰管,胆管先后显影称为 ERCP
治疗绝对适应症
胆总管、肝总管结石,包括同时合并胆 囊结石者
治疗禁忌证
有上消化道狭窄,梗阻,估计内镜不可 能抵达十二指肠降段者.
有心肺功能不全等其他内镜检查禁忌 者.
有胆管狭窄或梗阻而不具备胆管引流技 术者.
ERCP在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所需基本技术:
ERC(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 EST(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胆管碎石、取石 EN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鼻胆管引流术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是一种较为简单 的内镜胆道外引流方法,它采用一根细长 的塑料管通过内镜从乳头插入,一端置于 胆管中,另一端经鼻孔引出体外.
ENBD简便安全,是临床常用的胆道引流 措施.
鼻胆管引流术应用
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操作 多发结石不能一次取净 不能确定结石已取净或者左右肝管内有
碎石很难取出 内镜下取石困难且黄疸重、肝功者极差

疗效
操作成功率可达95%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59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采用ENBD引流 三天内95%的病人体温,血象恢复正常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案
发病率为12%--21% 传统治疗方案:
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型管引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