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人文艺
术馆
Zhujiajiao Museum of
Humanities
& Arts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案例分析三
教师:姓名:学号:日期:
一、简介
项目名称:朱家角人文艺术馆
建筑设计:祝晓峰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设计团队:李启同、许磊、董之平、张昊
结构与机电设计: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TOPO景观设计事务所
委托人:上海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上海朱家角
朱家角人文艺
术馆
基地面积:1448m2
建筑面积:1818m2
设计建成时间:2008 —2010年
材料;白墙、锌板屋面、玻璃、锈石
人文艺术馆所在的银杏广场在朱家角北端的美周弄,广场得名于两棵47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
清末小说家
陆士鄂的铜像立在树边,朱家角人相信,他在发表于1910年的幻想小说《新中国》里预言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建于2010年9月。
人文艺术馆2010年5月正式落成,是栋全新的建筑, 这栋小型艺术馆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展品以表现朱家角传统文化生态为主题,包括由
俞晓夫等艺术家创作的绘画、雕塑。
人文艺术馆由著名设计师祝晓峰设计,占地面积近2000怦。
共有大小室内展厅十个,
室外庭院五个,充分体现了江南传统宅院错落有致,明暗辉映的建筑风格。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馆名由画坛泰斗吴冠中亲笔题写。
馆内藏品由俞晓夫,廖炯模等
125位国内当代著名油雕艺术家历时近两年时间创作完成,包含130件艺术作品,其中115
幅油画,15件雕塑。
经过反复的修改,充分尊重历史的记载,借助画笔刻刀,细致描绘了朱家角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民生,形成商镇市井”、寺庙堂观”、珠溪文儒”、节
日习俗”、神话传说”等六个篇章,内容涉及风貌、人物、掌故等。
这种大量油画作品围绕小镇人文风貌主题
进行的集中创作,在国内尚属首创。
也是朱家角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提升景点内涵的积极探索。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的建立,是中国改革开放步入转型期后,强调文化发展的一个鲜活的例子,具有前瞻性和当下性,对古镇在保护和拓展上意义非凡。
二、景观设计特色分析
1、保留470年的银杏树,极具历史底蕴:设计师祝晓峰说,这是一所展示朱家角当地风貌的艺术馆,我们希望能把象征朱家角历史的古树,像展品一样收藏进艺术馆里。
作为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朱家角以传统的江南风貌吸引着日益增加的来访者。
人文艺术馆位于古镇入口处,东邻两棵47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这两棵银杏树像是人文艺术馆的招待员,用自
己诉说着历史,也诉说着朱家角这片江南特色的古地。
古树,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神奇之力 的崇拜和赞美之情,表达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
两颗古树 的保留,把整个建筑烘托得古香古韵,好像这个建筑不是刚刚建成的现代建筑,而是和古 树已经在那里了几百年一样,古树已经成为了人文艺术馆的名片,不可去少的组成。
2、突出古银杏树的价值,整个设计围绕着古 银杏树展
开:人文艺术馆的设计,依托着门前 的两棵银杏树而展
开。
这栋两层的艺术馆,用 两种不同的方式,把参观者
视线聚集到馆前的 古树上。
、木楼梯通向二层咖啡室。
这个全部以木材 装饰墙面的
空间,有一个北高南底的屋顶,而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
正对着建筑前方的古 树,你可以在室内就欣赏到古树的
风姿,在风中摇曳或者是在阳光下沐浴的场景。
祝晓峰 所构建的这个现代风格的室内空间,更像是一个舞台,他运用建筑内部所形成的线条,把 参观者的视线集中到古树身上,向人们展示着馆前的古树。
然后,你的场地可以转战到咖 啡室的上部,祝晓峰将这里设计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让参观者在室外,再次去欣赏 古树。
在平台上,开放的空间让面前的广场显得更深远,祝晓峰再给它配上了一汪浅浅的
水塘,水波倒映着树影,这就实现了他所说的 把树收藏起来的目的”。
在那么一个小小的
藏馆里,你不仅可以看到收藏的展品,还可以观看到看 到天然形成的一幅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树在画中的
场景是你描绘出来的一样,在这个时候,你不会想到它 是一棵树,
你只会想到它是馆藏的一幅画。
3、展品独特,引人入胜:该馆采用油画,雕塑等艺术 表现形式,
集中展示了朱家角当地的历史人文、古韵风 貌和民俗风情,让记忆
中
的江南古镇与现今的都市水乡
形成鲜明对比。
包含 130件艺
术
作品,其中115幅油画,15件雕塑在大大小小的庭院当中,摆 放着各具
特色是小型构筑物一一有雕塑、花台、 白墙的映照之下
一枝独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艺术的交融,体现着现
代的朱家角的文化风貌,
4、 独具一格的中庭空间设计:在空间组织中,位于建筑
中心 的室内中庭是动线的核心。
在首层,环绕式的集中展厅从中庭 引入
自然光;在二层,展室分散在几间小屋中,借由中庭外圈 的环廊联系在
一起,展厅之间则形成了气氛各异的庭院,收纳 着周围的风景,为多样
化的活动提供了场所。
这种室内外配对 的院落空间参照了古镇的空间肌
理,使参观者游走于艺术作品 和古镇的真实风景之间,体会物心相映的
情境。
5、 嵌入山水秀的设计手法:在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引入了山水 秀的独特
的设计手法,在一方小院子,以独特的手法引入了水元素, 花盆,它们在 展现着文化和 极具吸引力。
体现着大自然的神奇
魅力,谁映衬着白墙,映衬着树木,映衬着蓝天白云,就好像一幅山水画。
宗茹展馆,在二楼东侧的小院,设置了一红清泉,映照出了老银杏的倒影,完成了一次借景式的收藏,你可以看到安静唯美的画面,同时享受内心的宁静之感。
三、建筑设计特色分析
1、建筑作为艺术体验的载体:这座1800m2的小型艺术馆
将定期展出与朱家角人文历史有关的绘画作品。
设计者
希望在此营造一种艺术参观的
体验,它将根植于朱家角,而建筑是这一体验的载体。
为
了达到种种效果,设计师采用现代的手法去诠释这种体
验,选用了建安特色建筑的灰色调和白色调的搭配一一灰
顶白墙,采用了现代的玻璃——大片的落地窗加强了整个
室内的光感效果,采用四方建筑围和中央庭院的手法一一
中央庭院空间极具特色,满足观赏和休息的需求。
2、新建筑在古镇当中自然的融入:在人文艺术馆之前,广场上曾有一幢作为展馆的仿古建
筑。
而当人文艺术馆的筹建被提上日程时,老房被拆了,馆内的展品都
移去了对面的另一栋建筑中展出。
2008年项
目展开招标,成立近5年的山水秀建筑事务所中标,主设计师祝晓峰
担纲负责这座朱家角古镇里唯一一栋全新建筑的设计工作。
作为一栋全新建筑,人文艺术馆在体量和高度上都要受朱家角控制规
划的制约,照搬古镇的样式也不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
因此位于古镇的
入口,远离古镇老建筑群的艺术馆,被注入了更多的当代设计构想。
为了和古镇风貌相适应,祝晓峰把建筑的墙面刷白。
但在艺术馆的正面,二层的咖啡室从平整的外立面上突出,让艺术馆在视觉上和周边的老建筑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
3、建筑内部空间趣味十足,满足不同的功能:建筑内部不仅像一般的展
览馆一样满足参观游览的功能,而且还满足借阅休息的功能。
在二楼,设
置了能满足游客阅读的一个空间,
. 里面摆放了桌椅,书
>> 架,加上独特的屋顶
设计,还有采光良好的大面积落地窗,这
些都提供了游览者游览之外
的另一种感受,在参观之余,静静享受阅读也是一种乐趣。
当然,建筑内部空间的楼梯设计也显示着设计师独具匠
心,设计师非常仔细,在小型的空间单中加入各种各样的小特
色,既满足使用上的功能要求, 也满足观赏上的感受要求,这些方面,足已显现出来设计师足够的用心。
这些细节方面的设计,让参观者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更为丰富,更加愉悦。
4、平面图、立面图、功能分析
fn:环缓
2A
办用
厅 斤
厅e ffi 理>9除除
门«中存«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