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课程考评方式与标准

金融学课程考评方式与标准

金融学课程考评方式与标准
一、考评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标尺。

根据《金融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金融学》的考核采用“复合式—全程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其构架和内容见下图:
“复合式”即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使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

“全程型”即在教学进程中进行连续性的考核,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

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40%-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5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完成作业、测验、讨论、写论文、调研等活动的考核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科研考评,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多元化”即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二、考核标准
1、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40-50分,期末考试成绩60-50分;加分分值包括发表论文和获得校内外科研奖励,按级别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是学风(如旷课、迟到早退、抄袭、剽窃等),除按学校有关学生违纪违规条例规定的处罚外,扣
减5-10分。

2、考核方法多元化: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

(1)平时考评方式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与考试等。

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思考问答题、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形式;讨论发言包括课堂讨论时学生之间问答、有组织自由讨论、分组或分班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与提问等形式;测验与考试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

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保证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2)期末考试题型和组卷的多样化。

期末考试题型的多元化是指每套试卷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计算7种标准化题型,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

组卷的多样化是指期末笔试命题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部分:统一命题是指本学期所有开课的班级考试的共同部分,从《金融学》的题库中随机抽取,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必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状况,分值占卷面分值60%-50%;机动命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相机命题,考题应能考察不同的教学重点内容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方面的情况,分值一般占卷面的40%-50%。

3、考核内容的多元化:考核内容既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涵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突出综合性特点,结合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的考评指标进行考核。

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讨论和课外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提问、发言、出勤以及科研成果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