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9000族标准简介

ISO9000族标准简介

ISO9000族标准简介第一节2000 版ISO 9000 族标准由来一、质量治理进展的三个时期1、质量检验时期(1920——1940)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产品质量与技术人员素养和工人技巧水平紧密相关。

需要建立检验工序,配置专职检验员。

随着工业化的到来,普遍在工业界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和出厂交付前进行检验把关。

代表人物:泰勒,提出科学治理的思想。

检验方式:事后检验。

2、统计质量操纵时期(1940——1960)早在1931年,美国休哈特、戴明等人已提出了抽样检验的概念,第一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了质量治理领域。

美国国防部组织专门研究,明确规定了各种抽样检验的方案,采纳操纵图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操纵。

最大的好处是能及时发觉过程中的专门现象和缓慢变异等系统误差,预防不合格的发生。

依照生产过程中质量波动的规律性,及时采取措施,排除产生波动的专门因素,使整个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的受控状态下。

代表人物:休哈特、戴明。

检验方式:抽样检验,预防操纵。

3、全面质量治理时期(1960——至今)人们对质量治理概念的不断更新和更连续的进展,质量治理的活动也从单纯重视生产现场的加工过程向产品形成的前后,采购、销售、服务等全过程延伸,人们对质量治理中全员参与、人员素养的重要作用有了更现代化的观念更新,使质量治理的进展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全面质量治理时期。

TQM概念的提出者:菲根堡姆博士,美国。

二、ISO 9000族标准产生和进展BS),最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工业进展专门快,需要对生产武器的厂家进行有效的全过程质量操纵。

1959,美国国防部公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和MIL—Q—45208A《检验系统要求》,作为生产一样武器的质量保证标准。

军品生产中质量保证活动的体会专门快在涉及人身安全的压力容器和核电站等部门得到了推广。

1971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公布了ASME—III—NA4000《锅炉与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标准》,同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借鉴军用标准的制订,公布了ASNI—N45.2《核电站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1975年,澳大利亚公布了一套质量保证标准AS 1821 / 22 / 23标准。

1979年,英国公布了一套质量保证标准:BS5750第1部分《质量体系——设计、制造和安装规范》、BS5750第2部分《质量体系——制造和安装规范》、BS5750第3部分《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规范》,同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公布了ANSI / ASQC Z —1.15《质量体系的通用指南》,与此同时,加拿大也公布了一套质量保证标准CSA CAN 3——Z 299系列标准。

1980年,法国公布了NF X50——110——80《企业质量治理体系指南》。

1981年,英国又公布了三个“使用指南”标准BS5750第4、5、6部分。

1985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对其所公布的CSA CAN 3——Z 299标准和AS 1821 / 22 / 23标准进行修订。

1986年,美国公布了ANSI / ASQCQ1——86《质量体系审核指南》,法国公布了NF X50——113——86《质量手册编制指南》。

国际上迫切需要将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统一,ISO 9000系列标准就如此应运而生了。

1、1987版ISO 9000系列标准197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认证委员会(CERTICO),1985年,易名为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其任务是研究国际可行的认证制度,制定颁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促进各国质量认证制度的统一。

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理事会决定在认证委员会“质量保证工作组”的基础上,单独成立质量保证委员会。

1980年,ISO / TC176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在加拿大成立,1987年,该委员会又易名为“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1986年,ISO正式公布了ISO 8402:1986《质量——术语》标准,该标准的公布对统一全世界的质量术语起了重要作用。

1987年,ISO又正式公布了87版ISO9000系列标准,它们是:ISO 9000:1987《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 9001:1987《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2:1987《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3:1987《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4:1987《质量治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2、1994版ISO 9000族标准1994年7月,ISO又公布了1994版ISO 9000族标准,第二版标准对第一版标准进行了技术性修订,同时取代了第一版ISO 9000系列标准。

此后,ISO还连续制订公布了一些关于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的支持性标准,共计有27项标准和文件,将ISO 9000系列标准扩展为ISO 9000族标准。

3、2000版ISO 9000族标准ISO / TC176在总结全球质量治理实践体会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地提出了八项质量治理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式●系统治理●连续改进●基于事实决策●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修订标准的总体思路:●用“过程方式”取代“要素结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合并为ISO 9001标准,并取而代之;●减少过多的文件化要求,但又强调文件作用;●连续改进质量治理体系,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提高质量治理体系与环境治理体系等其他治理体系的相容性,以适应标准以后的变化和进展;●将ISO 9001标准和ISO 9004标准设计成一对结构相同、和谐一致的质量治理体系标准,组织能够一起使用,也能够单独使用。

第二节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构成一、概述1、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表1—1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文件结构●2000版ISO 9000族标准中四个核心标准是ISO 9000、ISO 9001、ISO 9004和ISO 19011,94版ISO 9000族其他标准的要紧内容则归入上述四个核心标准之中。

另外,ISO 10012《测量操纵系统》仍将作为ISO 9000族中的国际标准,同时,ISO / TC176将把94版ISO 9000族标准中的一部分标准和文件撤销或转入其他委员会,或以技术报告、技术规范、小册子形式公布。

二、2000版ISO 9000族标准中要紧标准1、ISO 9000:2000质量治理体系——差不多原理与术语2、ISO 9001:2000质量治理体系——要求3、ISO 9004:2000质量治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4、ISO 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5、ISO 10012测量操纵系统第二章质量治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第一节质量治理原则ISO9000:2000标准作为2000版ISO9000族标准之一,其作用是描述质量治理体系的差不多原理和规定术语。

该标准引言部分提出了依照现代科学的治理理论和实践总结出的八项质量治理原则。

这八项质量治理原则也是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修订依据和指导思想。

八项治理原则已被识作为最高治理者为了领导组织改进业绩的治理原则。

一、以顾客为中心组织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明白得顾客当前和以后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了解顾客当前和以后的需求或期望;-将顾客的需求或期望转化为顾客要求;-将顾客要求传达到整个组织;-加强与顾客联络;-就有关顾客中意信息实施监视和测量;-连续改进组织的过程和产品,使顾客中意。

二、领导作用领导者应建立组织和谐一致的宗旨和方向。

应制造并保持使职员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考虑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对组织的以后有明确的了解;-确立和谐一致的宗旨和方向;-建立信任,排除担忧;-教育、培训职员;-鼓舞和鼓舞职员并承认职员的奉献。

三、全员参与各级人员差不多上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能为组织获益。

-了解自身奉献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角色;-同意所给予的权力和职责并解决各种问题;-每个人依照各自应承担的目标评估其业绩;-主动寻求提高其能力、知识和体会的机会;-自由地分享知识和体会;-为自己成为组织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为组织制造更好的形象。

四、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治理,能够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任一或一组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治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截了当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系统地识别和治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专门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应用“过程方法”原则,组织应当:-识别并确定为达到预期目标所需的过程;-明确职责和权限;-识别并确定过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评估过程风险及对相关方的阻碍。

五、治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明白得和治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建立一个系统的结构以最有效方法实现组织的目标;-了解系统的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测量和评估以连续改进体系;-明确必要的资源。

六、连续改进连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使每个成员都将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连续改进作为目标;-为职员提供有关连续改进的方法和手段的培训;-依照明确的验收准则,评估、跟踪、发觉改进机会,追求杰出;-提倡以预防为主;-使用一套指导和跟踪改进的方法和目标;-识别并通报连续改进情形。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测量并收集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和信息充分、准确并可靠,并加以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基于事实分析,作出决策并采取措施。

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制造价值的能力。

-识别和选择关键供方;-在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基础上确立与供方的关系;-与关键供方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建立明确的、透亮的沟通渠道;-提倡双方共同开发和改进产品和过程;-鼓舞供方改进业绩。

第二节质量治理体系基础在ISO9000:2000《质量治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第2条“质量治理体系基础”中,共提出12项基础内容:一、质量治理体系的理论说明1、质量治理体系能够关心组织增进顾客中意。

2、产品集中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特性,产品是否能够同意最终由顾客确定。

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

3、质量治理体系方法鼓舞组织分析顾客要求,确定实现顾客可同意产品所需的过程。

质量治理体系为连续改进提供框架,以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中意的可能性。

增加顾客的信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