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班级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教师这样说错误有三:第一,在全班学生面前公开这样批评一个学生
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第二,放学强制学生留在学校违反教委规定。

第三,轻率地通知学生父母来校,是一种变相威胁,是借他人之力树自己的威信。

解决方法:你可以换种说法,说“同学们,今天李逸斌同学的默写比
昨天有进步,因此我决定放学后帮他补十分钟的课,我相信他明天会默的
更好。

”。

这个学生肯定会高高兴兴地到老师那里去重默。

感受:同说样一句话,但是所起的效果截然不同。

因此,我们教师必
须说话注意方式方法,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案例二】:
张平的宿舍里晚上说话违反纪律,班级被扣分,而且学生推卸责任,
没有人承认熄灯后说话,老师在上课时让全体学生用站起来,说如果没有
人承认,全班学生要站一节课。

这种株连政策处理违纪学生,实际上是运
用旧矛盾制造更大更新的矛盾,形成尖锐矛盾的一种很不理智的行为。

教师错误有二:第一,集体体罚;随意停课,违反教育规定。

第二,
故意让学生“丢脸”,以损伤人的尊严为代价来维系表面的纪律。

感受: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
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
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
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

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

【案例三】:
一位看上去异常聪明的学生,很少和同学来往,开晚会时她都借口身
体不舒服不参加,每天显得消沉万分。

一次考不好就会用刀片割手腕,一
滴一滴地流血。

班主任根本不相信同学说她割手腕是因为考不好。

班主任
平时看她异常就关注的多些,给了她较多的学习帮助与信心鼓励,希望她
能够平静地度过高中生活,考上理想的大学。

慢慢地,她性格开朗了许多。

有一天,她告诉了老师一件心底秘密:“老师,我很信任您,我也很喜爱你。

有件事情我想告诉您:我小时候被邻居一位大哥哥欺负过,当时我不
知道怎么会事,越大才发现自己永远走不出那片心理的黑洞。

总是在梦中
哭醒,我想哪一天会死在学校的,你教我们后我们都很高兴。

----我是个
高中生。

我有自己的主见。

我从内心佩服您的才华与人格-----”。

班主
任从此和她拉开了距离,有意疏远她。

每年都被评选为“优秀”的班主任
不愿意美好前程可能被她耽误,因为曾经有老师遇到类似的情况,何况还
有《穆斯林葬礼》中老师悲惨际遇的叙述。

在外界不知道底细的这种情况下,在喜欢幸灾乐祸的人性面前,对老师职业特点的要求也可以预见:
“受伤,甚至受害的永远是老师”。

该班主任在默默告戒自己:“管她死活,远离才会干净,做位别人都赞美的优秀老师才是第一位的!”从此,
她更加消沉,班主任的“背叛”,更促使她认为“世界上的人都是邪恶而
伪善的”,同学说她的性格更加孤僻怪异,后来她转学了。

分析:面对公众不知晓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采取“明者保身”的做
法会加剧一颗由满怀希望的心灵到完全灰心失望,自暴自弃,甚至凶恶报
复社会的畸形心理的产生。

教师错误有三:第一,涉及到情感的复杂心理问题,的确处理起来非
常棘手,但我们不能回避;第二,明知是非常信任自己的优秀学生,明知
不理睬后对学生本人意味着什么,但还是“绕道而行”,是一种对人性的
背叛;第三,当一位老师把表面的荣誉与利益看成“至高无上”,比挽救
一个人的身心还重要时,这位老师实质上已经走到了“高尚的”的反面。

解决方案:尊重个人隐私,鼓励她用学习化解与升华内心的苦闷;专
门安排两三个品德优秀,为人真诚的同学经常靠近她,与她探讨学习、班
级建设、聊天,拉她走出心理的沼泽地;让她的亲人对她的点滴进步都知道,用家庭良好的气氛感染她;通过提供给她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
培养她坚强地面对上生活不顺心的事情的勇气与心理素养;可以和信任的
校领导交流,为自己能够比较顺利地帮助她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帮
助不是纵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让她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
感受::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道德两难问题时,
耐心的解决问题是考验一个人真实品德的关键;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
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
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
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
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案例四】:
一位学生上学期因为打架受到学校记过处分。

他想通过积极表现能够
在本学期撤消处分。

有次上课迟到,班主任说:“忘记学校处分了?”。

一次作业没交班主任说:“是不是记不住记过处分了?”。

课外活动两个
班篮球比赛,对方一位球员反复故意违规拦截他的投篮并撞击他,他忍无
可忍推倒了该同学。

该同学告到他的班主任,班主任当全班面对他训斥道:“打球是友谊赛,你老毛病又犯了?”。

每过一个星期,好心的班主任就
要在周末总结纪律时当全班面提醒他本人,警戒其他同学。

这位同学终于
由伤心到灰心,由失望到愤怒,最后和班主任对立起来,天天故意违纪,
受到了留校查看处分。

分析:老师“善良的动机”在多次负强化的心理暗示下终于终止了一
位力图改过自新的学生的良好愿望,不知道这位老师是否在“沾沾自喜”
自己的“优秀经验”?
老师错误有三:第一,放大学生错误,为学生的过去纠缠不休,为学
生的小小违纪纠缠不休;第二,用揭伤疤等侮辱人格的方式企图逼迫学生
改造自己;第三,从成见出发,不是从实际出发搞清事情的真相解决方案:热心找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热心找不足之处;私下提醒其
缺点,公开表扬优点,促进学生向优秀方面转化;调查清楚事实比仓促做
出结论重要。

感受: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看到学生是处于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
他们正确指导;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人师”;在对待
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
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尽管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可是我们毕竟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面对的是父母们心肝爸宝贝,面对的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

我们难道不
能采取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吗?“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
的面貌。

”;班级管理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权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

让我们老师们用这两句话共勉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