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教案(五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教案(五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教案(五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优秀教案篇一学问与技能:把握三角盘的计算方法,对相邻区域小圆片(或数)进展相加,对给出的“结果数”进展分拆。

过程、力量与方法:培育学生认真观看图形的力量和敏捷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相邻区域的数进展相加。

教学难点:对给出的“结果数”进展分拆。

教具学具: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

教学过程:一、熟悉三角数图1.简介三角数图(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11。

)师:这是三角数图,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板书课题)。

问:你发觉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隐秘?学生在独立思索的根底上小组沟通。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局部,每局部都放有小圆片,相邻局部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2.反应练习师:三角数图中的另2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依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 学生在“玩三角盘”的过程中进一步稳固了三角数图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

二、探究三角数图1.变式练习师:在这个三角数图中你先填哪局部?为什么? 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

你有什么好方法?(5+?=11 11-5=?)2.数代替圆片在刚刚题目根底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小组核对。

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

3.稳固练习独立完成书上的习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帮助完成。

三、拓展练习小组合作,三局部中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假如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赐予提示:(1)猜测三局部可以填的数。

(2)把猜测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

(3)如不符合可以进展适当地调整。

四、总结师:今日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事?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确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力量。

3.情感目标: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好玩和有用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确定空间中的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参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样,所看到的物体也不同。

教学预备: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一、嬉戏引入,引出课题。

1. 安康操竞赛。

(出示主画面)师:今日,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亚、小胖来到课堂里,要带着大家一起去逛街。

大家快乐吗?在动身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安康操。

(通过嬉戏,复习左与右)2. 师举手表扬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

二、创设情境,绽开探究。

(一)确定参照中心,推断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题图) 街上到了!瞧!街上车来人往。

司机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章,你对交通规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2. 师:小巧过公路,先看哪一边? 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知旁边的同学。

3. 师:看,小巧的对面是谁?她也要过公路,假如你是小亚,向左会看到什么,向右会看到什么?4. 比拟,发觉不同点。

小结:小巧和小亚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两人的左右也不同。

5. 师:小胖和小丁丁也要过公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假如有困难,可以出来站一站。

三、联系生活,稳固深化。

1. 摆一摆。

(课件摆学习用品)(1)把学习用品排成一排,师说要求。

(2)学生做小教师,说要求,其余同学摆。

2. 师:看,谁来了?(课件出示福娃图)关于福娃,你知道多少?(介绍福娃的相关学问。

)你能用今日学习的本事说说福娃的左与右分别是谁吗?3. 看一看(课件出示)师:看,谁来了? 出示小丸子和侦探柯南:“在公路上有一元钱,小丸子说在他右边,可柯南却说在他的左边,这是为什么?”4. 师:“超级变、变、变”,超女周笔畅来到我们课堂上,要和大家一起学本事。

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数?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师:小朋友经过小组争论、动手摆摆数卡,得出了123、132、213、231、312、321六个三位数。

四、共同总结,拓展延长。

1.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2. 师:依据今日所学的本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自己家的小区图,说说自己的家的位置;再看看中国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我们的家——上海的位置,上海的左、右分别是哪个城市?我们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北京的左、右各有哪些城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优秀教案篇三1、学问目标:通过观看、操作、争论,使学生熟悉前、后根本含义。

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详细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技能目标:通过观看、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培育探究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究学问的积极性。

重点:通过观看、操作、争论,使学生熟悉前、后根本含义。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详细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1、观看课室,感受前、后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2、说一说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1、看图讲故事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认真观看情景图。

谁能依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2、说一说学生之间相互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3、观看、争论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相互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

学生相互沟通:----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相互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1、队列嬉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

你发觉了什么?围成一个圈,这样站,你又发觉了什么?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四、小结:今日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优秀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理解与描绘自己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空间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稳固环节中,重视学问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力量的培育。

3、情感与价值观:利用嬉戏把课内学问延长到课外,培育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精确区分躯干上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能够依据参照物,描述出不同物体各自的左右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提醒课题师:小朋友们,今日让我们一起先来猜字谜,看看谁的反响最快。

(课件出示)谜面一:一横一撇长,工字在右下。

(左)谜面二:一横一撇长,口字在右下。

(右)师:是呀,小朋友都能又快又精确的猜出这两个字,但是你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区分左和右呢?(板书:左与右)二、嬉戏1. 听口令做动作。

(课件)师:请小朋友依据教师的命令,如:伸出右手,抬起左脚、摸摸右耳……谁又快又精确,谁就是冠军了,为了竞赛更剧烈,我们先一起来热热身。

(嬉戏)2. 排排座师:请小朋友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请一局部小朋友上来排一排,各自说说自己的左边和右边都是谁? 再请这些小朋友围成圈,说说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是谁?三、分析区分1.出示图片1师:你知道这是左手还是右手吗?为什么? 师:所以我们可以在照片下的空格里写上“左”,表示左手。

2.相对的位置关系师:出示一只手(左)这是我的左手,有哪个小朋友情愿和教师拍拍手,说说那是你的什么手?这是我的右手,请小朋友和教师拍拍手说说是自己的哪只手? 为什么教师是左手而小朋友是右手呢?请小朋友小组争论一下。

生:由于教师和小朋友是面对面的。

师:面对面称为相对。

当两个人在相对位置的时候,左与右是相反的。

再举例,进一步稳固。

师:与同学们面对面,这是我的右脚。

生:这是我的左脚。

……嬉戏:同桌两两相对,拍拍说,伸伸脚,摸摸小耳朵,并相互用左与右说说。

3.出示课件(图片3)师:这是左还是右?说说为什么?生:图片中的手和我们是相对的。

4.出示课件(图片4)这个小女生的耳朵是左还是右? 学生可以仿照照片中的动作推断出左和右。

四、拓展练习(出示课件)1. 辨左右,答问题3 ,9, 7 ,6,4 ,2 ,10 ,8 ,9 ,11 ,0 ,5 ,1 ,数字6左边最小的是____,右边的是____ 数字0左边最小的是____,右边的是____ 将这4个数从大到小排列。

2.(出示课件图片)小灰兔出去玩,观察小白兔从( )边走来。

小白兔的( )手拿着花,( )手拿着气球。

小马从小灰兔的( )边走来,正在和它( )边的蝴蝶嬉戏。

3. 想方法使左、右两边的柠檬同样多。

左边有___只柠檬,右边有___只柠檬。

假如从___边拿走___只柠檬,就和___边同样多。

或在___边添上___只柠檬,也和 ___边同样多。

还可以从___边拿___只柠檬放在___边,两边也是一样多。

动脑筋:(出示课件)1. 小丁丁整理铅笔盒时把铅笔放在尺的左边,橡皮放在尺的右边,那么铅笔在橡皮的( )边。

2. 看电影时,小红坐在小兰的右边,小兰坐在小华的右边,那么,小华坐在小红的( )边第( )个位子。

五、总结说说今日学了些什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苏教版一年级分一分优秀教案篇五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经受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熟悉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熟悉和体会“1厘米”的意义,初步培育估测意识,学会正确地进展简洁的测量。

教学难点:正确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正确进展简洁的测量。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育合作意识,熬炼观看、操作及推理力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合作沟通。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熊遇到了难题,想让小朋友帮助,难题是“桌子有多长”。

二、学问探究1.自主探究,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测量桌子的长度,并汇报结果。

师生一起观看测量的结果,引出尺子。

2.熟悉尺子,熟悉1厘米。

活动一:通过仔细观看、沟通,总结出:(1)尺子上有数字0、1、2、3、4……,0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2)有一条一条的线,有长的短的,我们把这些一条条的线叫做刻度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