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晚上熬夜晚睡的调查报告大学生晚上熬夜晚睡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须要明白一个情况或一个事件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弄明白问题情况,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晚上熬夜晚睡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生晚上熬夜晚睡的调查报告1摘要: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清楚的知道大学生熬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发生猝死意外的新闻层出不穷。
追溯大学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为何大学生还是对此乐此不疲?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分发,问卷以单选、多选的形式呈现,问卷主要是通过问卷星制作问卷,将电子问卷在山东师范大学学生群内传播,学生进行线上填写,以网上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群体主要是山东师范大学的84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结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熬夜是一种正常现象,且自己也是熬夜大军中的一员,不同的同学对于熬夜的概念会有所不同。
有些同学认为熬夜值得并且准备有所改变,但却不能下点感觉心。
同时对熬夜的危害也有一定的了解,但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造成大学生熬夜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主要和娱乐方式多样化和手机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关系,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熬夜现象有着日趋严重的倾向。
关键词:大学生熬夜健康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周而复始,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威胁,这也是为什么高校大学生经常发生猝死意外的主要原因。
因此,作为身处于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的大学生,我对大学生熬夜情况的调查更有实际意义。
通过调查大学生熬夜情况,让同学们了解到熬夜的危害,懂得自觉改正自身熬夜习惯,正确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并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调查结果分析(一)概括分析小结1:参加这次调查问卷的学生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84名大学生。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得出男生30名,占总人数的35.71%女生54名,占总人数的64.29%。
各年级的人数分布为大一73人,大二6人,大三2人,大四3人,其中大一是调查对象中的主要群体,占总人数的86.9%。
小结2:根据数据可知:大学生晚上休息的时间超过3成样本选择“10:00——-11:00”。
在休息时间方面,大部分受调查的大学生为“12点以后”,比例是58.00%。
从睡眠时间分布来看,样本大部分为“7-8小时”,共有20个,占比为40.00%。
从一星期的熬夜天数来看,样本中有超过3成的样本为“1-3天”。
从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大学生放假在家休息质量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水平,虽然睡眠时间较为充足,但从睡觉时间和熬夜次数来看,大学生的休息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
小结3:根据以上数据可知:从熬夜的原因方面来看,聊天占57.14%,玩游戏占53.57%,失眠占50%,看电影占44.05%,学习占22.62%;从熬夜后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方面来看,认为没有影响的人占58.33%,认为昏昏欲睡的人占41.67%总结来看,很多大学生虽然牺牲了自己的睡眠时间,但并没有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而是在进行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等事情,因学习而熬夜的人很少;虽然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熬夜对第2天的精神状态没有影响,但我认为没有在合理的时间入睡,还是会对第二天有一定的影响,而鉴于放假在家的学习任务和负担相对较轻,大学生的时间很灵活,这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二)来源渠道分析根据表格和饼状图可知,问卷调查结果的来源渠道,主要是手机提交,占总数的53.57%,其次是微信,占总数的46.43%(三)地区分析根据柱状图可知,受调查的大学生主要来自河北,占总人数的53.57%,其次来自山东,占总人数的28.57%,还有来自广东,国外,重庆,广西,四川,浙江,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等地的同学参与调查,人数较少。
三、大学生熬夜原因分析1. 作息时间相对自由相对于高中生活来说非常自由。
大学是一个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多自由的地方,然而尚未成熟、仍然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利用这自由,反而利用大学的自由来放纵自己的生活,从而出现了熬夜这一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假期中更为明显。
因为自由的作息时间,通宵熬夜甚至日夜颠倒的现象普遍存在。
2. 拖延症较普遍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可见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一个很常见的歪曲的生活习惯了。
早上的任务会拖到下午做,而到了下午又会想着晚上还有时间做。
可是往往到了晚上前半夜在同学们眼里仍然是时间充足的一段时间,到了后半夜才意识到时间的紧迫。
而后半夜时同学的效率会大大降低,感到身心疲惫,精神状态不佳。
不知不觉中,又一个熬夜现象产生了。
而这一切都是拖延症在作怪,但拖延症恰恰是大学生的“通病”,因此熬夜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现象的原因不能解释。
3. 沉迷于网络游戏、影视作品在此次调查问卷中,也进行了熬夜原因的调查。
前面提到过大学生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在假期中空余时间更多。
大学生的课程作业任务相对较轻,玩游戏或追剧则成为了消遣时间的好途径,然而这也是一个陷进去就拔不出来的泥沼。
不少同学会因为打网游或者追看电视剧而通宵达旦。
沉迷网络游戏和影视作品也成了大学生熬夜的一个主要原因。
4. 社团活动大学里有很多社团,这是丰富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同学会选择参与社团活动或者竞选社团干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然而社团活动在丰富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会使同学们的生活“过分”忙碌起来。
写策划书,拉赞助,画海报,邀请嘉宾,举办晚会,编辑公众号等,有时会迫使同学们熬夜来完成这些工作。
当然有些同学也会因拖延症而深夜挑灯。
5.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在学校中,这个原因虽不是普遍原因,但是切实存在的原因。
有些同学本人并不少熬夜,可是每个舍友都在熬夜,或读书或看剧或打网游,这些客观的外在条件迫使一个不想熬夜的人熬夜。
或许他是被舍友嘈杂的声音骚扰到无法入睡,又或许他被熬夜的氛围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加入熬夜的行列,但不管是哪个原因,最后的结果仍是熬夜了。
6. 学习压力大在大学里,虽然学习压力没有高中时期那么大,但学习压力还是存在的。
因为学习压力而熬夜的现象,一般会集中出现在期末的考试周。
每个人都忙着备考,担心某一科会挂科,因此都会心甘情愿地“临时抱佛脚”,熬夜看书是同学备考的常态。
四、熬夜造成的影响熬夜对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不只是大学生,社会人士也一样,影响就反映时间来说有短期影响(熬夜对第2天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和长期影响(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熬夜对第2天的影响的题目,但由于是在放假期间,选项中认为第2天无明显影响的比重相对较大。
如果是在学校中,短期影响会相对明显,上课无精打采,影响听课效率;上课迟到或者旷课;为了不迟到而不吃早餐经常性的饿肚子等长期的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更不容小觑。
除了身体抵抗力下降易生病,皮肤易损易衰老,记忆力下降等,熬夜对我们的身体造成的影响,还有精神萎靡,学习跟不上,记忆力下降性情暴躁等等。
我们必须减少一些情况,注重身体健康。
熬夜对于身体的影响有很多: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对于神经系统会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还会造成一定的神经官能症,熬夜时就会出现,如脱发、失眠深睡眠时相缩短且睡眠时相延长,记忆力减退或者出现焦虑等情况,都属于熬夜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2、会对循环系统造成伤害,例如出现胸闷、气短、心悸、活动后劳累或者在运动后明显自觉呼吸困难等情况。
3、在熬夜时还会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例如消化和吸收功能失调,如出现腹胀、恶心、腹泻、便秘,都属于熬夜对身体的影响。
五、减少熬夜的方法熬夜的原因很多,减少熬夜的方法也很多。
对于如何减少熬夜现象,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方式:1、改善熬夜的措施(客观条件):(1)学校建立熄灯制度,到固定时间断网、断电,提醒同学们上床休息;(2)校方多开设一些养生课程,增加同学们的养生知识和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3)校内相关社团多搞一些“我要早睡,拒绝熬夜”的活动让广大同学参与,拒绝熬夜从意识开始;(4)宿舍形成早睡的氛围,此次调查表明,若舍友均早睡,会对熬夜的同学造成一定的心理触动,进而也会早一些上床睡觉,舍友间互相影响,潜移默化,是比较实际可行的改善熬夜习惯的方法。
2、认清自身实际,订立合理目标(主观原因)(1)对于我们自己,无论是自身的爱好、理想还是自身习惯和能力,我们都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订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定目标和计划时,我们应该注意两点:(a)从自身爱好、兴趣、理想方面,我们应该去追求自己感兴趣且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盲从社会大流,做好真正的自己;(b)从自身能力方面,应该努力克服自身贪多务得的心态,做到理性、客观地为自己立下目标,并设置相应的弹性范围,保证自身积极性以及休息时间。
(2)培养自觉意识,改掉拖延陋习。
大学生应当养成“做在当下”的习惯,积极主动地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而不要赶在截止日期前拼命地熬夜奋战,要自觉监督自己,做到不熬夜。
以下还有几项具体措施建议:(1)晚上吃饭,不要吃得太晚。
如果饭吃得晚,休息的时间也会后拖,以此类推,时间就会越来越晚。
(2)晚饭尽量不要过饱肠胃消化需要时间,而且太饱了的话,对于肠胃不是很好的人,晚上就会因为肠胃不舒服,睡得不踏实。
(3)安排好自己的计划,比如你计划晚上要做什么,提前计划一下心中有数,大致按照计划好的,去安排事情。
(4)给自己树立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比如写上纸条或者是备忘录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告知自己不要熬夜,也可以让家人帮忙监督。
(5)决定上床睡觉的时候就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很多人熬夜的原因是不停的刷手机,刷完朋友圈刷微博,没完没了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6)平时不要养成拉脱的习惯,想到的事情就赶紧去做,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也包括晚上不熬夜的习惯。
六、熬夜致死关联案例1、2012年6月,烟台某高校20岁女生欢欢猝死,她因为考研跟找工作的压力,猝死前两个月长期熬夜。
(人人)2、2012年11月,成都大学学生张炳强参加校园活动时猝死,生前他曾在网上留言:“10天4个半通宵顺利完成作业。
”(人人)3、2014年11月3日上午,大学城某高校学生宿舍内,一名大二男学生在床上失去意识。
同宿舍的同学发现异常后,迅速叫来了120将该男生送院治疗,但该男生最终不治身亡。
据死者同学介绍,该男子由于忙于制图,熬了一个通宵后不幸猝死。
而校方称,将会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信息时报(广州))4、2015年9月25日,同济大学,一名大一男生打篮球时突感不适,马上停止了运动,过一会他头朝前栽倒在地。
而后将该男生送往医院,经医院历时4个小时的全力抢救,男生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