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届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考高三最后一卷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2届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考高三最后一卷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真空中等边三角形OMN 的边长为L =2.0m ,在M 、N 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均为62.010C q -=+⨯的点电荷,已知静电力常量9229.010N m /C k =⨯⋅,则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的大小和O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A .339.010N,7.810N /C -⨯⨯B .339.010N,9.010N /C -⨯⨯ C .231.810N,7.810N /C -⨯⨯ D .231.810N,9.010N /C -⨯⨯ 2.如图所示,四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1L 、2L 、3L 、4L ,其横截面构成一角度为60︒的菱形,均通有相等的电流I ,菱形中心为O 。

1L 中电流方向与2L 中的相同,与3L 、4L 中的相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菱形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为零B .菱形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沿1OLC .1L 所受安培力与3L 所受安培力大小不相等D .1L 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与3L 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水平轨道的左边与墙壁对接,右边与一个足够高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平滑相连,木块A 、B 静置于光滑水平轨道上,A 、B 的质量分别为1.5kg 和0.5kg 。

现让A 以6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之后与墙壁碰撞,碰撞的时间为0.2s ,碰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m/s ,当A 与B 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运动,g 取10m/s 2,则( )A .A 与墙壁碰撞过程中,墙壁对A 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15N F =B .A 和B 碰撞过程中,A 对B 的作用力大于B 对A 的作用力C .A 、B 碰撞后的速度2m/s v =D .A 、B 滑上圆弧的最大高度0.45m h =4.关于原子、原子核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B .当氢原子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 =5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C .核反应2743013215Al+He P+X →方程中的X 是中子D .轻核聚变的过程质量增大,重核裂变的过程质量亏损5.如图所示,A 、B 、C 、D 、E 、F 、G 、H 是圆O 上的8个点,图中虚线均过圆心O 点,B 和H 关于直径AE 对称,且∠HOB = 90°,AE ⊥CG ,M 、N 关于O 点对称.现在M 、N 两点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下列各点中电势和电场强度均相同的是( )A .B 点和H 点B .B 点和F 点C .H 点和D 点 D .C 点和G 点6.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 .改用红光照射B .改用X 射线照射C .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 .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红蜡块R (R 视为质点)。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 轴重合,在R 从坐标原点以速度03cm /s v =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 轴正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合速度的方向与y 轴夹角为α。

则红蜡块R 的( )A.分位移y的平方与x成正比B.分位移y的平方与x成反比C.tan 与时间t成正比D.合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成正比8.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红蜡块R(R视为质点).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轴重合,在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0=3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合速度的方向与y轴夹角为α.则红蜡块R的()A.分位移y与x成正比B.分位移y的平方与x成正比C.合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成正比D.tanα与时间t成正比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B.晶体体积增大,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C.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D.人们可以利用某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状液晶来研究离子的渗透性,进而了解机体对药物的吸收等生理过程1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内壁粗糙的半圆弧槽,半径为2R,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距半圆弧槽D点正上方3R的A点自由下落,经过半圆弧槽后,滑块从半圆弧槽的左端冲出,刚好到达距半圆弧槽正上方2R 的B点。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A .滑块第一次到达半圆弧槽D 点的速度为6gRB .滑块第一次到达D 点时对半圆弧槽的压力为6mgC .滑块第一次通过半圆弧槽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RD .滑块从B 点返回后经C 再次到达D 点时的速度为2gR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图甲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

其步骤如下:A .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小车连接纸带。

合理调整木板倾角,让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

B .取下轻绳和易拉罐,测出易拉罐和细沙的质量m 1以及小车质量m 2。

C .撤去细绳和易拉罐后,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O 为打下的第一点。

己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 ,重力加速度为g 。

(1)步骤C 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___(2)为验证从O —C 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出B D 间的距离为1x ,OC 间距离为2x ,则C 点速度大小为___,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 (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12.(12分)某兴趣小组要精确测定额定电压为3V 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已知该灯正常工作时电阻约500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 .电流表A (量程:0~3mA ,内阻15R =ΩA )B .定值电阻11985R =ΩC .滑动变阻器R (0~10Ω )D .电压表V (量程:0~10V ,内阻1R =ΩV k )E.蓄电池E(电动势为12V,内阻r很小)F.开关S一个G.导线若干(1)要精确测定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采用下面电路图中的____(2)选择正确电路进行实验,若电压表的示数用U表示,电流表的示数用I表示,写出测量白炽灯电阻的表达式x R=___(用题目中给的相应字母表示),当电流表中的电流强度I=___mA时,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并代入表达式,其计算结果即为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一物体以v0=2 m/s的初速度从粗糙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用时t=1s。

已知斜面长度L=1.5 m,斜面的倾角θ=3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求:(1) 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 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3)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4.(16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质木板放在水平面上,左端用光滑的铰链固定,木板中央放着质量为m的小物块,物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力将木板右端抬起,直至物块刚好沿木板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1)若缓慢抬起木板,则木板与水平面间夹角θ的正切值为多大时物块开始下滑;(2)若将木板由静止开始迅速向上加速转动,短时间内角速度增大至ω后匀速转动,当木板转至与水平面间夹角为45°时,物块开始下滑,则ω应为多大;(3)在(2)的情况下,求木板转至45°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15.(12分)如图,两相互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距L =0.2m ,左侧轨道的倾角θ=30°,M 、P 是倾斜轨道与水平轨道连接点,水平轨道右端接有电阻R =1.5Ω,MP 、NQ 之间距离d =0.8m ,且在MP 、NQ 间有宽与导轨间距相等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质量m =0.01kg 、电阻r =0.5Ω的导体棒在t =0时刻从左侧轨道高H =0.2m 处静止释放,下滑后平滑进入水平轨道(转角处天机械能损失)。

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轨道的电阻和电感不计,g 取10m/s 2。

求:(1)导体棒从释放到刚进入磁场所用的时间t ;(3)导体棒在水平轨道上的滑行距离d ;(2)导体棒从释放到停止的过程中,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解析】根据库仑定律,M 、N 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22q F k L=,代入数据得 39.010N F -=⨯M 、N 两点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12q E k L=,M 、N 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O 点的合场强大小为12cos30E E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37.810N /C E ≈⨯A . 339.010N,7.810N /C -⨯⨯与分析相符,故A 正确;B . 339.010N,9.010N /C -⨯⨯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C . 231.810N,7.810N /C -⨯⨯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D . 231.810N,9.010N /C -⨯⨯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故选:A 。

2、A【解析】AB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L 1在菱形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OL 2方向,21在菱形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OL 3方向,L 3在菱形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OL 2方向,L 4在菱形中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OL 3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菱形中心O 处的合磁感应强度不为零,方向应在OL 3方向与OL 2方向之间,故A 正确,B 错误; C .L 1和L 3受力如图所示,由于四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相等且距离,所以每两根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由几可关系可知,1L 所受安培力与3L 所受安培力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CD 错误;故选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