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风险和责任清单
紧急情况不能及时报警,保安人员不能熟练操作
在门卫处安装与公安机关110联网的“一键式”报警紧急按钮,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设备应当定期检测;保安公司定期对保安人员进行培训,必须熟练操作“一键式”报警装置
校舍及校内设施
教学楼
校园建筑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危房、危楼倒塌伤害师生
停止使用建筑结构安全鉴定为D级房屋
按照《启东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申请取得校车使用许可,领取标牌之后运营
校车驾驶员不具备驾驶资质
开展校车司机资质检查,及时更换不具备资质的校车驾驶员
日常管理
校车管理制度缺失
校车日常管理混乱,风险隐患增多
建立校车日常管理制度、驾驶人管理制度、跟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上下车管理制度、校车隐患排查及保养制度等
学校安全风险和责任清单
责任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潜在风险隐患
易发的校园 安全事故
应对措施
责任部门
责任人
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开展不正常或未建立
安全管理混乱,责任难以落实,且事故发生后难以有效处置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级与科室主任均参加的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校园安全形势
危化品流失,发生安全事故
严格执行双人、双锁管理要求,做好使用登记管理
实验器材、物品保管、使用不善
发生学生伤害事件
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操作要求
图书室
防火措施不到位,防潮措施不到位,书架锈蚀
发生火灾、书架倒塌事故
严禁使用明火,做好湿度检测,增加除湿等设备
财务室、保密室
防盗、监控设施缺失
失窃或泄密事件
依据国家标准安装防盗门、防盗窗、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系统
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制度、重点区域火灾防控制度、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巡查制度,定期排查整治,消除隐患
设施设备管理
灭火器等设施过期或不能使用
火灾处置不力,事故扩大
加强排查,测试水压,每月维护保养一次
消防栓水压不足,喷淋设施损坏
消防水带发霉破损,被挪作他用
定期开展排查、巡查,严格挪作他用;消防水带使用后应当晒干按照规定放置
宣传栏
设施锈蚀、老化,支撑不稳,玻璃易碎,关锁不紧
砸伤、刮伤师生
定期开展检查,着力做好防锈蚀工作,及时加固、更换支撑架等设施
旗杆
旗杆底座内部锈蚀,护栏安全不牢
厕所
屋顶漏水,天面损坏,地面缺少防滑措施、厕所卫生状况差
易造成师生伤害
定期检查、整修,及时清理,保持卫生
围墙
围墙低矮,未加装电子围栏或其他防护设备,或防护设备破损
校园日常管理
教职员工管理
教师违反师德要求
体罚伤害学生,引发学生心理危机
加强师德专题教育,严肃查处违反师德的行为
教师违法犯罪行为
暴力伤害、性侵、猥亵学生等恶性事件
加强教师遵纪守法专题教育,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报警由司法部门处置,同时严格按照教育系统有关规定追加处置
教师精神状态差,甚至患有精神疾病
伤害学生
家长安全意识淡薄
定期通过家访、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普及学生家长安全监管知识
安全宣传针对性较差
充分利用南通安全教育平台移动版,根据形势需要不定期发送安全预警
心理卫生健康
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开展少
数量不足、年龄偏大、政治体质条件不符合要求
不能胜任应急处置、保卫校园等职责
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备安保人员,其中在岗执勤专职保安不少于两人;建议年龄不超过60周岁,专职保安定期培训并取得《保安员证》
保安执勤着装不规范
应急处置能力弱
按要求穿着保安服饰,随身装备警棍、头盔、防刺背心等器械装备
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校园
建筑外墙、屋顶渗水,外墙裂缝、瓷砖脱落,墙面、地面破损,地面瓷砖雨天湿滑
易造成坠落、倒塌、摔倒、碰伤事件
定期做好排查,放置警示标识,及时修缮,消除隐患
电线外露,线路设置混乱,线路负荷不够
短路引发断电或电气火灾事故
按照规定安装电路,定期组织开展用电安全排查
楼梯不符合应急逃生要求
发生踩踏事故
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加强专题教育,在建筑外部安装逃生楼梯
应急处置
建筑物应急标识破损,应急逃生通道不畅通
火灾事故人员财产损失扩大
定期检查,确保应急逃生指示标识、应急灯完备且运作正常,应急疏散通道不堆放杂物,逃生门不上锁
应急逃生技能不强
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
校车安全
校车资质
校车未取得使用许可、校车标牌
校车非法上路运营,安全事故隐患增加
人员管理
患有不适合承担食堂工作的疾病
人为因素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
要求食堂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定期参加体检更新健康证
食堂管理人员监督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不遵守安全卫生工作流程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员制度要求,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落实安全、卫生操作制度上墙公示
食品、饮水安全
食品安全卫生操作流程不规范,食堂有积垢、污水及虫蝇
制度要求不落实
定期开展督查,并建立校车运营台帐
校车驾驶员酒驾、醉驾、疲劳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
行车过程中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和车内安全事故,造成师生受到伤害
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校管人员管理不严
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随车照管人员安全监管教育和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传播疾病或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做到荤素食品分类清洁、餐具清洗与原材料分开清洗、生熟食品分开操作并具备标识,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定期开展卫生检查
食品主材质量没有保障
因食品、饮水质量问题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食品主材实行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不购买散装且无证食材
食品未留样
安全事故责任不清晰
所有经过食堂加工的食品均应按照标准要求,留样不少于125g,48小时
治安秩序
校园周边存在闲杂人员、精神病人等高危人员,以及辍学、无业等涉黑涉恶人员
敲诈勒索、暴力伤害伤害师生
定期开展排查,掌握情况,及时报告市教育体育局和政法、公安等部门
校园周边存在流动无证食品摊贩
师生食品安全事故
加强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升学生防范意识;及时报告卫健委等部门开展整治
校园周边存在垃圾堆放站,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经营项目或其他建筑、消防等安全隐患
食品原材料存储不当
设有专门原材料存储仓库,仓库具有防潮防虫等设施,材料一律上架存储
饮用水水质不达标
学校可采取定期检测饮用水、采购正规桶装水、供应直饮水等方式解决
消防安全
基础建设
建筑消防安全不符合标准
火灾隐患突出
完善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建立消防微型站,及时向消防部门申报取得验收许可
消防制度
管理覆盖不全面
严密监测校内师生精神状态,注意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警惕安全事故发生,做好上报工作
学生缺课未及时报告学校,学校未追查学生去向
发生学生安全事故
加强家校联系,认真做好学生缺课追查工作
活动管理
活动组织不严密,秩序混乱,活动场地存在安全隐患,校外活动车辆不安全,校外活动应急处置不力
发生学生踩踏、受伤、交通等安全事故
学生或社会人员翻墙出入
加高围墙并及时安装维护电子围栏等防护设备
出现裂缝、松动、墙皮脱落、倾斜、下陷等问题
发生倒塌事故
经常检查,及时维修加固,问题严重的拆除重建
排水设施
窨井盖损坏或缺失
扭伤、碰伤、坠落等安全事故
定期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修
园林
树木过高、树冠过大容易被大风吹倒
断裂、倒伏伤害师生
台风多发季节定期排查树木是否牢固,过高过大的树木要加固或修剪
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涉校违法犯罪行为
在大门口、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主要出入口、走廊、食堂操作间、配餐间内和储藏室的出入口、危化品储藏室、操场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具备高清和红外功能,各部位的视频监控不间断进行图像采集,保存时间不低于30天;保安公司定期对保安人员进行培训,必须熟练操作视频监控系统
人员出入杂乱
制定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规定
微机室
电源没有及时检查
漏电伤及学生
微机室管理员定期检查
在建工程
外来施工人员进出校园杂乱
出现失窃等治安案件
施工区域实行全围蔽式管理,严格与教育教学区域、师生生活区域物理隔离;工地周边设立警示标识和警示语;加强学生专题安全教育;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人员和在建工地的安全管理
栏杆高度不符合要求
发生意外坠楼事故
加高栏杆至标准高度
风扇、灯具、电教设施、黑板等安装不牢固
坠落砸伤师生
定期检查,及时加固
宿舍
走廊、楼道、楼梯间堆放杂物、垃圾等
影响应急逃生
及时清理,保持畅通
教师宿舍楼内有电动车充电
引发电气火灾事故
经常性开展巡查、检查,及时制止危险行为
学生宿舍有电源插座或私拉电线、私用电器
制定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场地排查,选取有资质的运输企业,严格安全职责,及时向教育体育局报备,确保组织管理有序
安全教育
未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平台”运用和管理
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
平台管理员按照时间截点,督促师生落实好安全平台各项工作
教职工安全培训不到位
岗位安全履职不到位
组织安全责任人参加安全专题学习培训活动;开展针对《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的专题学习培训
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及时报告对应的职能部门和市教育体育局,协调做好综合治理工作
周边文化
200米内歌舞厅、游戏机房、桌球厅、网吧,不健康出版物、成人性用品销售点等
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引诱学生前往消费
加强学生专题教育,提升学生防范意识;及时报告文广、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开展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