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企专题发言(精选3篇)_依法治企专题发言材料依法治企专题发言(精选3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依法治企专题发言材料依法治企专题发言材料所谓“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国*公司早在202X年就提出了“依法治企”的理念,近年来,更是把依法从严治企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特别是近几年公司系统在不同专业领域持续开展了“依法治企”自查自纠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下面结合“依法治企”专题研讨,谈一谈对“依法从严治企”的认识和体会。
一、依法治企的必要性(一)依法治企是现代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党中央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坚持依法从严治企,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
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借助于法律手段。
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包括企业和职工的关系都要靠法律来调整、来维护。
因此,只有依法治企才能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依法治企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全面分析供电企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依法从严治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
一是供电企业的特性和社会的特点,决定了依法治企的紧迫性。
作为国有公共服务型企业,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资源,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我国社会又正处变革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企业特性和社会特点,决定了供电企业一定会备受社会关注,如果发生违法违规事件,就有可能会被不断放大;二是近来来,国家各部委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
审计署、国资委、发改委、税务局、电监会等外部检查力度不断增大,外部监管手段不断丰富,外部监管给企业依法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要求越来越严格。
随着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的逐步调整,供电企业过往曾经广泛采取的一些做法和经营方式,过去或许是合规的,现在或许就是违纪;过去或许是违纪的,现在或许典性质就是违法;四是舆论监督日趋强烈。
随着*络等新兴媒体话语权的增加,舆论传播机制发生巨大改变,舆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越来越高,作为服务社会大众的供电企业,天然具有“过敏”体质,哪怕是管理中存在的个性、特例问题,解决不好也会被叠加、渲染、放大,甚至推动成为社会公共事件,给公司形象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五是国*公司、省公司高度重视依法从严治企工作,作为公司系统一分子,我们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依法治企的意义.一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依法治企是化解外部风险的重要手段。
只有规范经营,始终坚持依法治企,才能化解外部检查风险。
依法治企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措施。
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公司管理中各种“发热点”、“出血点”仍然存在,各种打擦边球和试探“红线”的情况还未完全杜绝,依法治企的形势依然艰巨。
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利益得失、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所担当、有所取舍,坚定依法从严治企的意志和信念,把握大方向,坚守大原则,自觉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自我约束,将依法治企形成一种管理惯性,促进公司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保护干部“政治安全”的重要措施。
对近年来电力行业腐败案件的分析,究其原因,表面看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实质上是个别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漠视国家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的自觉性,不能真正做到依法合规办事。
所以,要通过依法从严治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守法意识,进一步严格落实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业。
在增强队伍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依法治企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三是维护公司自我权益的必要手段。
依法治企对于改进企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与国有企业密切相关的《物权法》、《企业破产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继出台,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日趋严格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秩序和对外经营活动,需要我们从法律层面加强研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如何提升依法治企工作水平依法治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做好依法治企工作,自觉是前提,制度是基础,执行是关键,监督是保证。
(一)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性依法治企中的所谓“依”,就是依据,即指应当把法律作为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
企业管理千头万绪,但始终应当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以法律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依据,让依法治企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
否则,长官意志、我行我素,企业迟早都会陷入“人治”的沼泽,难以自拔。
企业能否始终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
要积极推行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干部员工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让依法治企、“按规则出牌”真正成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二) 坚持依法从严治企,依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安全带”和“助推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础,是企业实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公司应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的政策规定,来制定、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把国家法律和上级的管控要求,内化为企业的规定,让企业的各种行为都有明确的制度来加以规范。
通过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管理,堵塞经营漏洞,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三) 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强化法律规章的执行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那么即使企业有再好的发展战略,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豪言壮语,挂在口边的伟大口号,永远无法实现。
同样,企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如果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依法治企也就成了一句空谈。
(四) 坚持依法从严治企,加大监督力度在中国大众心里,怕的不是法律,而是执法者。
所以,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或科学的规章制度还不行,还要加强监督。
要通过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强化执行,才能提高依法治企工作水平。
这里的协同监督不仅是纪检监察和审计的监督,同时也包括各级组织的监督,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监督,包括群众的监督。
其中,把监督纳入各项业务工作,在各类管理中强化监督职能,开展各个层面的协同配合。
需要建立纵向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横向的监督协调机制。
公司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发挥“大监督”作用,在协同监督的总框架下,保证依法治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依法治企取得最终实效,还需要深刻把握和正确处理好以下五方面关系。
第一,要全员牢固树立依法经营意识。
明确开展依法治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免疫的能力,主动摒弃过去种种不规范的行事模式、习惯做法和陈旧过时的思维观念,消除风险的隐患和死角,把大家的思想凝聚到企业的整体安排和部署上。
第二,要全面完善内部控制建设。
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协调统一地稳步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长期开展。
第三,要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
实现管理流程制度化和标准化,严格关键点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整改,以当前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务实工作,做好工作监督。
第四,要加大依法治企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五,要将依法治企工作作为企业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第2篇:依法治企依法治企,创行业一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国家为营造良好、稳定、和谐的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为企业指明了“依法治企”的方向,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企业既是法律法规的重要实施者,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建设者,依法治企是推行依法治国的基础。
神华宁煤集团大武口洗煤厂是西北最大规模“主焦煤”加工基地,为了能够在新形势下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文化,强化企业管理,壮大企业规模,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处理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步入依法治企、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焦精煤洗选加工基地”做好扎实有效的工作。
作为一个大企业,做好依法治企,应该对“依法治企”有全新的认识。
首先,“依法治企”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企业要想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依法治企”,并且应该是企业自产生到消亡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依法”进行,违背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就应该受到严惩。
其次,“依法治企”是企业维护权益的根本保障。
企业只有在法律、规章规范的框架内从事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脱离法律的约束就不会得到保障。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如果其获得利润最大化不是在法律法规约定的范围内,如非法集资、贩卖毒品等取得,就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相反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三,“依法治企”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治企”,违背“依法治企”,如不正当竞争,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企业就很难发展下去。
“三鹿”集团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从奶业大王到破产,就是没有做好“依法治企”,对社会及公众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神宁大武口洗煤厂对“依法治企”有了全新的认识,组织全厂员工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让每位员工都懂法,知道依法治企的意义;“依法治企”在于人,只要将各项法律法规推广到每一位员工,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所以“依法治企”应做到以下各方面内容。
首先是“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企业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讲究法制化,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办事,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不能无视内部的规章制度。
领导在进行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必须在赋予的权限内进行决策,不能越权行事。
202X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在集团公司授权的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后,无视证监会及国务院有关规定,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由于错误估计,造成中航油巨亏。
该事件的发生就是领导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法制,越权行事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