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精选8篇)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篇1】一、保卫科要落实每日三级防火检查制度,巡逻班每班次检查1次以上,检查时要仔细负责,确保不留发生火情的隐患。
二、保卫科每月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每月的消防安全检查报告要呈报院领导。
三、对火险隐患,做到准时发觉,登记立案,抓紧整改;限期未整改者,进行相应惩罚和上报院领导;对因客观缘由不能准时整改的,应实行应急措施确保安全。
四、检查消防重点区域和重点用电设备,执行定点、定人、定措施的制度。
五、检查防火档案、灭火预案、季度消防演习报告等,负责消防的安全员对相关的程序清晰了解,熟知在紧急状况下实行的措施。
六、检查消防工作定期总结、评比、奖惩状况,特殊是对事故信息的共享,宣扬教育培训工作是否定期、不间断在进行。
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篇2】一、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由防火负责人负责组织,利用放录像、板报、宣扬画、标语、授课等各种形式,依据不同季节、节假日的特点,结合各种火灾事故案例,乐观主动、深化长久地开展宣扬教育工作,使职工提高防火的警惕性,提高自防自救力量。
二、把消防培训纳入职工培训方案中,对新职工、重点岗位人员、特别工种人员,必需经过防火安全技术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并经考试取得操作合格证和体检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未经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或消防安全责任心不强的职工不得上岗。
三、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各部门职工可据工作状况分期分批参与,新职工上岗前应进行培训。
教育培训的内容:1.宣扬《消防法》和有关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
2.沟通和推广消防工作阅历。
3.普及消防学问,使广阔职工把握报警的方法和内容,明确各自岗位的消防工作职责、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防火安全要求、应急状况的处理方法。
4.宣扬本单位灭火预案的基本内容,使广阔职工把握灭火器材、设备的使用方法和自救、互救、人员疏散的技能。
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篇3】一、单位应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二、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堆放障碍物。
三、应按规范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在各楼层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应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五、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
六、严禁将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关闭、遮挡或掩盖。
七、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保证其正常使用。
八、需要常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完好有效。
九、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十、平常需要掌握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牢靠措施。
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篇4】一、消防安全责任人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消防工作方案,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供应经费和组织保障。
二、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医院年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方案,负责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学问、技能的宣扬教育和培训。
三、单位应当通过广播、闭路电视、板报、张贴图画、外请专家授课、观看影视资料、现场实地讲解等多种形式,也可协作本地区的消防安全活动,例如全国“119”消防宣扬日、消防宣扬周等开展常常性的消防安全宣扬教育,宣扬防火、灭火、疏散逃命等常识和有关消防法律、法规。
四、医院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宣扬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急性和防火措施;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命的学问和技能;5、组织、引导病人疏散的学问和技能。
医院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五、下列人员由单位方案支配,接受消防安全特地培训:1、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2、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3、消防掌握室的值班员、操作员;4、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特地培训的人员。
消防掌握室的值班员、操作员应当持证上岗。
六、医院应组织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力量。
七、培训必需制定培训方案,仔细组织、精密部署,要做好培训纪录。
记录应当记明培训的时间、参与人员、内容等。
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篇5】一、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协作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二、医院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抢救组;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5、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抢救的程序和措施。
三、单位应当根据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四、演练结束后应召开讲评会,填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记录应当记明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参与部门以及人员等。
五、医院发生火灾时,应当马上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准时报警,快速扑救火灾,准时疏散人员。
邻近单位应当赐予支援。
任何单位、人员都应当无偿为报火警供应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医院应当为公安消防机构抢救人员、扑救火灾供应便利和条件。
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爱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照实供应火灾事故的状况,帮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缘由,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篇6】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在距离火焰5米左右处使用。
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紧握压把和提把,用力下压,干粉即喷出。
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左右摇摆。
干粉灭火器在喷粉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室内消火栓的使用首先,打开消火栓箱,取出水带,将水带向火方向甩开,一头接消防栓,另一头接水枪。
接下来逆时针旋转消防栓手轮,出水灭火。
消防安全岗位操作规程1、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每月检查一次消火栓、消防泵、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确保全部消防器材安全有效。
2、每年6—7月份组织一次全院职工参与的消防演练,使全院职工了解相关消防学问,确保每位职工都能娴熟运用各种消防器具。
3、每周手动演练启动一次消火栓,并派专人常常查看出水口阀是否正常,消防水带有无破损。
4、消防水池中消防储备保证平常不被动用,水量不够准时补充,使用后的补给恢复时间不超过24小时。
5、灭火器按要求定期检查、充装,发觉破损无法使用准时补充,确保各种灭火器具安全有效。
易燃易爆库安全要求1、易燃易爆仓库(我院主要有氧气房、中心供氧室)应远离其它建筑物,通风要良好。
仓库装有大门。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
2、工作人员必需了解所管物品的安全学问。
严禁烟火,不准把火种、易燃物品等带入库内。
3、易燃易爆物品必需存放在专用仓库中,不得随便乱放。
4、库内不得同时存放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和其它物品,亦不得超过规定的储存数量。
5、仓库必需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6、严禁在仓库内住宿、开会。
收发物品要有严格的登记手续。
7、必需配备充分、完好、合用的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明显便利的地方。
8、运输各种易燃、易爆物品时,盖要拧紧,容器要竖直放稳。
运输人员禁止吸烟,沿途须距离火种5米以外。
9、各种压力气瓶的存放、使用和运输,必需遵守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篇7】一、消防水泵房应当落实专人管理、检查、保养和维护,保持室内清洁。
二、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每月启动水泵不少于一次,保持高位消防水位、消防水池等储水充分,水泵能正常运行。
三、保持系统出水管网及管道阀门常开,水泵类别、水流方向、阀门开启状态、配电柜开关状态等标识清楚,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状态。
四、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泵房和操作水泵房内设备,严禁擅自关停设备和阀门。
五、设备投入使用后应保证其处于正常运行工作状态,不得擅自断电,停运或长期带故障工作。
六、建立故障报告和故障清除登记档案。
发生故障,应当准时组织修理,因故障修理缘由,需要临时停用系统时,应当经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系统停用时间超过24小时时,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的同时,应当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并实行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单位消防管理规章制度【篇8】一、医院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准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二、医院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准时予以消退。
三、医院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1、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急物品场所的;2、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急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3、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4、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5、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6、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7、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8、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违反上述规定的状况以及改正状况应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四、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依据本院的管理分工,准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
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在火灾隐患未消退之前,医院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峻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急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五、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状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记录应当记明检查的`人员、时间、部位、内容、发觉的火灾隐患以及处理措施等。
六、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以及医院确无力量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医院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准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七、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