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老板的心态去打工

以老板的心态去打工

抱着老板的心态去打工一、我还在打着工!我还会打多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工真是害人不浅,长期的打工固化了人的思维,淡化了人的责任感,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没有成本概念,缺乏长远规划。

最为关键的是,打工打得越久,看问题的视角就越悲观,自己也就越自卑。

一群老板聚在一起,大家所交流的话题大多是商业环境,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生意等等。

向对方展示的也是自己光辉灿烂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

一群打工者聚集在一起,牢骚往往占了多数,骂老板刻薄,埋怨工作量大且与收入不对称等等,很少有打工者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满意的,向对方展示的也更多的是自己没有得到重用没有得到发挥的一面。

当然,有牢骚未必是不重视自己的工作,因为”嫌货的才是买货的”。

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人在跳槽前反而异常平静,而成天把跳槽挂嘴边的人一般是那些一直做下去的人。

为什么打工者会选择用语言而不是实干来获得心理平衡呢?这与打工者抱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在打工密不可分。

我从1994年出道,打了四年工,跳出来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因根基不稳,一年后破产,又出来打工,四年后,又跳出来开公司当老板。

在每次从打工者到老板,又由老板到打工者的转换过程中,都难免要经历一次耗时数月的心态调整和角色转换,逼着自己进行换位思考,每次的转换与脱一次皮也差不了多少。

生意后来做大了,打算让太太来帮我接管我原来的那家公司,我自己重开一家,可太太打了八年工,接管公司后却把公司搞得乱七八糟。

追查原因,原来太太还是按照打工的那一套在管理公司,我又足足花了两年时间来帮助太太实现由一个打工者向老板的转换。

由此想到,如今报纸杂志电视上招商广告到处飞,好像有点资本就可以当老板了,好像老板可以速成?其实这就是许多创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根据自己在老板与打工者角色之间不断转换的过程,我总结出以下老板与打工者心态的几点不同: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板,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要达到目标需要经过哪些过程,具备长远眼光,拥有战略意识。

而作为打工者,着眼点也就是当前这两三年,往往第一考虑的还是安全感,如何保住现有的饭碗,自然不会想得太远,也不会太高。

而且,很少有打工者能进行换位思考,站到老板的角度去看问题和考虑问题。

也就造成很多打工者很难与老板沟通。

解决问题与完成工作老板对一件工作的完成定义是指把某件事彻底被解决,今天能搞定的一定不拖到明天。

而打工者会习惯性地把工作按照天数来分解,每天只完成部分工作,下班时间一到心里就习惯性地想回家,剩下的工作明天再做,在公司里多待一分钟都不愿意。

单个环节与整个系统打工者接到一个指派工作任务后,进行处理或是分解后转交给其他同事,然后在他看来,这事就差不多算完了,反正他负责的这块已经做完了,至于转交出去的工作是否被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那就不是他要操心的范围了。

长此以往,许多打工者已经习惯只管自己的二亩三分地,严重缺少整体系统概念。

而老板常常看的是整个任务的完成。

推脱责任与承担失败在一个企业或是公司里,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在出现事故后,老板要追查责任人,大家异常统一、步调一致地互相推卸责任,极少有人会站出来承认自己工作的不足。

打工打久了,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回避,然后就是设法推给别人。

这样一来,打工者也就愈加不可能从失败和失利中学习、吸取教训。

其实,老板们的成长就是从一个个自己承担失败,并从中总结分析了问题原因所在、积累经验而来的。

个人意识与联合力量很多的打工者脑海中都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总希望在一些事情上表露一下,在老板面前表表功,为了不被其他同事抢了功劳,所以有时候就会冒一定的风险(当然是以公司的资源为成本的)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点什么出来,当然,要是出了娄子,最后还得由公司承担,很少有打工者们会从降低成本及风险、或是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去主动联合其他同事,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大手大脚与成本概念作为老板,公司的每一分钱的支出都会算作是成本,省下来的就是利润,所以,精打细算是许多老板的习惯性思维和行为。

而打工者们却是大方得很,反正公司的资产是老板的,只要自己工作方便顺手,浪费点又算什么,以至于许多打工者在自己做老板的时候,还改变不了在打工时养成的大手大脚的习惯。

办事一条线和思维多样化条条大路通罗马,完成工作不止一种方法,但打工者长期打工生涯下来,已经习惯了用单一思维去考虑问题,A事就用A类解决办法,B事就用B类解决办法,很少会去用超越性的思维来从多角度多方向来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工真是害人不浅,长期的打工固化了人的思维,淡化了人的责任感,扼杀了人的创新思维,没有成本概念,缺乏长远规划。

最为关键的是,打工打得越久,看问题的视角就越悲观,自己也就越自卑。

所以提醒各位,即使一时不能当老板,也要抱着老板的心态去打工。

很多人都是这样一种心态:自己是打工者,因而只做与自己职责相关,并与自己所得薪水相称的那些工作。

这样一种心理定位,使你只盯着自己分内的那些工作,而不想额外多干一点,甚至经常以老板苛刻为由,连自己分内的那些工作都不努力做,敷衍塞责,结果因态度不积极,连自己分内的那份工作和薪水也保不住。

如果你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那么,你就会以全局的角度来考虑你的工作,确认这份工作在整个工作链中处于什么位置,你就会从中找到做分内工作的最佳方法,会把工作做得更圆满,更出色。

以这种心态进行工作,你就不会拒绝上司派下的你有时间和精力来承担的工作。

你会认为这是表现自己工作能力、锻炼自己技能和毅力的一次机会。

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会因工作做得出色而使薪水得到提升,即使你没有得到提升,或你得到提升而不想做,你的领导能力也会得到培养、锻炼和提升,从而为你将来自己创业准备条件。

只为了薪水而工作,这是典型的穷人心态。

抱着这样的心态打工,就永远只能是打工者,甚至连打工的机会也不会很多。

以老板的心态打工,既是为了得到那份薪水,也是为自己独立创业准备条件。

所以,作为一个人,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必太计较薪水的多少,而一定要注意工作本身给予你的报酬,如技能的培养、经验的积累、品格的提升等。

我曾经是一个打工者,在帮别人做事业,养活自己。

如果我自己创业,就是在给自己做事业,养活自己还有别人。

那么,应该什么时候创业呢?我把事业比作一棵树,找到一颗种子种下去就有了自己的事业,当树开花结果了,事业就成功了。

种子就是机遇,打工就是帮别人种树,同时学习种树的本领。

有很多人把种子种下去了,可是树没有结果就死了,因为他种树的本领还不够。

也有好多人换了几个公司,做了高管,但是到了退休也没有自己创业,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的种子。

我是打工仔,帮别人种树,我会很努力,把别人的树种好。

如果有一天我找到了自己的种子,我将种下自己的树,把它养大,吃到果子。

这叫以老板的心态去打工。

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积极主动。

因此,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不要拒绝他。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

更重要的是,你能心安理得地沉稳入眠,因为你清楚自己已全力以赴,已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像老板那样思考,像老板那样追求,像老板那样执著,像老板那样奉献,像老板那样行动,你尽管现在不是老板,但你已具备了老板的素质和能力,只要你想,你总有一天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的老板。

现在的我早已是一位公司负责人,我经常要陪客户应酬,推销我的产品及服务,每个月要张罗员工薪资,遇到员工身体有病痛或是心情不佳,我还得小心伺候,免得他一时之间突然离职,日常作业会陷入停顿,这一阵子实在是很不景气,客户的预算大幅缩水不说,连决行的时程都一再往后延,造成业务及生产单位极大的困扰。

然后一下子是下大雨,一下子淹水,搞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我的立场来说(我要特别强调这是我作为老板的立场),每放一天假我就损失多少钱,每泡掉一台计算机我就损失多钱,钱、钱、钱、钱、钱、钱、钱,通通都要钱,我常在想说万一不幸有一天我垮台了,有多少员工会替这家公司或这个事业来着想?当景气还不错的时候,我得用很多花招来吸引这些所谓的人才,其中股票选择权是我最反感的一件事情,我常想为什么我用我多年来辛苦存下来的钱创办一个事业,而这些员工却要轻易跟我分享我辛苦的成果?当景气变差的时候,就像是现在,有多少员工会念在当初曾经一起奋斗的情谊呢?不会,因为我永远叫老板,你永远叫员工,这是千古以来无法保持和谐的关系。

用比较感性的角度来看,与员工们朝夕相处共同奋斗,所以日久生情算,大家一份股份,这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刚面试就急着问说这家公司福利政策如何?薪资待遇如何?的这些人,通常我都会请他们自己创业比较好,因为这些问题永远没有办法找到平衡点。

如果用比较理性的角度来看,既然这个现实社会都是要用钱才能生存得下去,那么废话就不要说太多,直接了当说明工作内容为何,期限到了的时候该产出多少产品或是业绩,那这个样子的情况之下薪资及福利为何,我想如此还比较节省彼此双方的时间。

情?那就别闹了!这些话听起来很刺耳,几乎所有的求职者听完一定会破口大骂,但是我只能说这个就是绝大多数企业主的想法,这些基本上都是根据一个简单不过的逻辑:“我一样每个月要花这么多钱来聘请员工作事情,我为什么没有权利去选择那些已经有技巧、有经验,甚至于是有客户在手上的新人呢?如果有一天这位员工表现突出,那么我就酌予提拔或奖励,再过一阵子,当这位员工表现大不如前,或是突然出现了薪资待遇更便宜的高手来加入公司,那我实在没有理由还要留着这位坐领高薪及福利的前朝重臣,却拒绝掉一位这么价廉物美的新人。

这位前朝重臣的丰功伟业呢?别傻了,老板会回你一句话:我当初不是已经给了你相对的报酬吗?”我去了大陆这样子走马看花的逛了一下子,就觉得快活不下去了,各位的危机意识到底在哪里?大陆员工其实是相当糟糕的,几乎完全没有主动积极进取的精神,我看了这么多公司工厂,只让我看到一个人会自己动脑筋想解决方案,这个就是我们目前台湾员工的优势所在,但是能维持多久呢?侏罗纪公园中很清晰的一句话:生命自会寻找出路!只要我们脑袋里确实有料,其实企业老板是不太看学历的,有朝一日他必会回馈相当的报酬给你。

但如果你让老板觉得不放心你的时候,就算是需要作出违法的行为,他还是会毅然下决心请你走路的。

呆伯特这本书其实害了好多年轻人,这是我的真实感觉。

人类只是一种智商比较高级一点的动物,如果你常看Discovery或是国家地理频道的话,你就会发现老年的动物最可怜,因为又不能狩猎,又不能保卫家园,群体行动时还经常拖泥带水,影响整个行程进度,这是我们所谓的动物界。

其实我们人类也好不到哪里去,顶多批着一张道德的皮在身上,当我们走进浴室衣服一脱掉,哪有什么不一样,眼、耳、鼻、口、四肢、生殖器官...,差不多的啦!但是又为什么会出现圣人、先贤、总统呢?因为脑袋里的东西不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