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曲同工中汲取名家书法艺术精髓-解读蔚雅古典大叶黄花梨霸王枨方桌、交椅、小叶紫檀福寿纹扶手椅

异曲同工中汲取名家书法艺术精髓-解读蔚雅古典大叶黄花梨霸王枨方桌、交椅、小叶紫檀福寿纹扶手椅

异曲同工中汲取名家书法艺术精髓——解读蔚雅古典大叶黄花梨霸王枨方桌、交椅、小叶紫檀福寿纹扶手椅
中国红木家具形制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奇平
《颜勤礼碑》(部分)
大叶黄花梨霸王枨方桌
□□邓华
18世纪英国著名家具学者齐宾代尔在《家具指南》中描述,在世界范围内,能以“式”相称的家具类型仅有三类,即明式家具、哥特式家具和洛可可式(路易十五式)家具。

其中,中国的明式家具位居首位。

明式家具为何能够被列入世界文化之宝库,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如此珍爱?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燕生说,这与它的儒雅之风、文人气质分不开。

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古典家具爱好者坦言,他十分钟情自己书房与客厅中的大叶黄花梨、小叶紫檀、老挝红酸枝明式家具,每每见到它们总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蔚雅古典家具的独出心裁不仅表现在对传统的继承,更是体现在对创新的发扬。

中国红木家具形制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蒋奇平认为,被誉为“中华之瑰宝”的明式家具汲取了众多名家书法的艺术精髓,有许多零部件的造型同书法艺术的笔画线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说明式家具就是由线条组成的艺术品。

顿笔提钩与内翻马蹄足
明式家具的腿部做法无外乎是直接落地与内翻或外翻马蹄两种做法。

从一些明式家具实物中,不难发现有的明式家具腿部线条形式与中国书法中“悬针竖”如出一辙,只不过家具受木材和使用的影响,不能将腿部下端做得极细。

但仍可以看出明式家具腿部的书法韵味。

以形制简约著称的大叶黄花梨无束腰霸王枨方桌,是蒋奇平品读古谱经典款型推敲斟酌精制而成。

此桌将传统束腰、牙头等予以删减,采取创新之无束腰榫接方法建构造型,面下直承牙条,腿肩制为弧形与霸王枨呼应,腿足内翻马蹄。

霸王枨是指座面下连接桌腿与桌底面的弯曲枨子,起到一个强化桌子结构的作用,其名源自霸王举鼎的故事,称谓十分形象。

方桌腿部内翻马蹄足与《颜勤礼碑》中的顿笔提钩颇具相似之处。

《颜勤礼碑》是书法大家颜真卿晚年作品,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篇幅中“钩”笔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有的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含蓄深沉。

比较中,我们发现大叶黄花梨无束腰霸王枨方桌的内翻马蹄足同颜真卿的顿笔提钩不仅是形同,而且更是神似。

虚实相生与形制结构
书法创作中注重虚与实关系,即字体大小、疏密、藏露等。

“虚”是笔画字里行间的空间,即白;“实”是笔画形象的实体,叫“黑”。

书圣王羲之创作《兰亭序》,将良辰佳景及所有触悟倾注于笔端,给每个字赋予生命,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形态各异,同字异构,字字意别,虚实之间自然天成,创造了高华圆融、风神潇洒、物我两忘的审美情境。

处理虚与实(白与黑)的方法被称为“计白当黑”。

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说:“字面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汲取名家书法艺术精髓,蔚雅古典在大叶黄花梨、小叶紫檀、老挝红酸枝家具形制中注重实与虚的对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成功地创造了各类优秀的家具形式。

如开光墩、矮琴几、夹头榫双人凳、交椅等,给人以空而不虚,实而不滞的艺术感受。

位于方庄桥西大叶黄花梨家居体验馆二层摆放着一把交椅,它最早来源于古代的马扎,被誉为“第一把交椅”。

此物高103厘米,最宽处75厘米,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俗称“月牙扶手”,制作工艺考究,由五节榫接而成,其扶手两端饰以外撇云纹如意头,端庄凝重。

后背椅板上方施以浮雕开光,透射出清灵之气,两侧“鹅头枨”亭亭玉立,典雅而大气。

座面以麻索衔接木条所制,前足底部安置脚踏板,装饰实用两相宜。

在扶手、靠背、腿足间,配制雕刻牙子,在交接之处用铜装饰件包裹镶嵌,不仅起到了坚固作用,更具有点缀美化的功能。

2010年12月12日,在南京正大举办的秋季拍卖会上,此种款式的宫廷御制明代黄花梨交椅,经过近10轮“角逐”拍出6150万元,加上12%的佣金总金额近7000万元。

蔚雅古典精制的这把大叶黄花梨交椅,其背板上的透雕造成了虚实相生的效果。

通体线条流畅,曲直相应。

其踏脚不是与托泥紧贴在一起的,而是似接若离,这一微妙的细部处理赋予这把椅子活的灵魂。

试想,如果将踏脚与托泥做成一体,那么整把椅子将即刻变得呆滞刻板而毫无生机了。

就像中国书法的结字要求的那样:“一字结构中,几笔画交际之处,实处也,宜实中见虚。


折笔与家具连接处
“折笔”是书法创作时书写着纸的锥面发生了突然的改变,通常是由一面转为相对的另一面;锥面变换时笔杆一般不上提,动作由手腕控制,迅速、利索,不能停顿。

“折笔”强调的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联系,以及气势上的连贯
性。

这种书法创作理念反映在明式家具造型上是寻求零部件的联系或是一木连作。

蔚雅古典最近出品的一款小叶紫檀福寿纹扶手椅,其做工考究,雕工细致,体量宽大。

在这款家具制作中,蔚雅古典雕刻师把由蝙蝠、鹿、松鹤或蟠桃组成的“福禄寿纹”纹饰图案雕刻在家具上,寓意五福临门、高官厚禄、长命百岁,带着浓厚的文人气息,堪称家具中的精品。

在业内有种说法即为判定一幅书法作品的含金量有多少?只看作者的折笔即可。

观苏轼的《寒食帖》中折笔处,无论是上挑、还是翻笔而下,丝毫无松懈、胡乱扭过,每一笔都写得那么苍劲有力、水到渠成。

书法大家们用心地修炼强化“折笔”与蔚雅古典匠人们精细地制作家具衔接套铆,均体现了一种敬业,有志于创造精品乃至极品的认真态度。

此小叶紫檀福寿纹扶手椅,家具部件之间连接处有近百个,蔚雅古典家具制作者对其结合部位——扶手、椅子的腿部等地方实行一木连作,或者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家具零件用一块材料来做成,但在视觉效果上却还是两个零件。

这样的处理方法使得整个家具造型美观,既结实牢固又有韵味。

以上属于明式家具造型与书法相关联最简单的例子,除此之外,明式家具如罗锅枨条桌,其正面侧面类似书法“开”字;对开门圆角柜类似一个变型的繁体书法“门”字;平头案类似书法“兀”字;繁杂的明式靠背椅的靠背加扶手犹如一个重叠的立体书法“山”字。

受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举,欲进一步了解中国书法艺术与明式家具的相同与相通之处,请关注后续报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