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中药物流园厂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某中药物流园厂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某厂区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背景篇1.1项目概况XX省XX中药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XX省XX市,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XX地产中药材年种植面积40万亩,药农近10万户,全国在XX经营中药材的药商近千户,年交易额20亿元。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经过充分的考察论证,在XX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XX省XX中药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XX省XX中药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科研、开发、展览、交易、仓储于一体的大型中药材营销企业。

该项目总投资9亿元,规划占地450亩,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建设23层科研大楼一座,电子交易大厅、展览馆、占地100亩中医药疗养会所一处,单体面积7000平方米温控气调库10座,物流配送中心一座,3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占地100亩大型停车场一个,占地50亩专业晒场1个,购置50台厢式货车,建设一处信息港物流系统,投资强度200万元/亩,于2010年8月动工建设,计划到2011年12月全部建成投产运行,截止目前,该项目已投资完成1.1亿元,10个温控气调库正在建设,科研大楼已动工。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存储50万吨中药材,交易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交易额达75亿元,能够直接安排3000人劳动就业。

未来将打造中国最大的中药材物流电子交易市场。

1.2用地现状项目位于XX市经济技术开发园区,西临规划XX路,北靠XX大道路,南挨XX大道。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达,为建设中药材物流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项目总用地为281456.74平方米,用地范围内现状用地地势平坦,地质条件良好,有利于工程建设。

(二)市场分析篇2.1中药材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 具备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的区位、政治、经济、资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但如何把这些优势转化为实在的效益和利润,需要进行全面重组与规划。

2. 目前中药材交易和物流业务以高速度超常规发展,促使传统仓储运输业向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但现状全区物流体系相对滞后,没有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

特别是仓储用地的分布没有统一规划,有重复建设和无序堆放现象。

3. 现状运输能力比较充足,但运营以个体运输和中介为主,药材市场秩序混乱。

2.2中药材物流发展趋势分析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瑰宝,中国是传统的天然中药材生产大国和中药出口国,中药出口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可带动药材加工业、运输业、仓储业、饮食业等相关产业群的发展。

1、中药得到高度重视,需求猛增,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国际限制条款逐步放开,中药的地位逐步合法化;3、我国国内需求迅猛增长,医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4、中、省、市产业政策大力提倡。

2.3产业发展的关键功能定位:如何实现从药材市场向药材物流园区发展?产业经济:如何使园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功能结构:如何有效的发挥现有交易市场的作用,并带动、整合其他用地的功能发展?流程设计:如何组织便捷、高效的流程设计,同时将各功能用地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用地规模:如何合理的确定各功能区的构成比例?交通体系:如何将用地产生的交通流合理的疏散到外部,并不对城市产生交通压力?形象品质:如何设计园区使其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与景观意象?2.4产业发展战略管理创新:通过园区规划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来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实现药材物流产业的可持续性经营发展。

尤其在战略规划、产业聚集、信息系统管理和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运作等视角来重组和优化资源,实现集约经营和分工细化。

产业拓展:形成专门的科研展销企业,实现规模效应,药材加工产业链延伸及其配送服务的潜在市场很大。

此外,充分调动园区的丰富资源、人气和基础设施,把其他有色药材的交易和物流配送一起做大做强。

电子交易:在营造新的药材市场之时,把应用和推广电子商务手段,作为主要经营手段。

同时还应具备报关和保税的功能,为今后提供国际药材物流服务打好基础。

2.5中药材物流产业发展目标打造成为地区最大的钢材集散基地,辐射至全省,链接国内重要药材市场,以中药材物流为主和其他药材物流为辅的高起点、规范化、网络化的专业型物流园区。

通过集成和优化区域供应链,引进和应用国际物流管理最佳实践,吸引国际国内钢铁物流投资者,提供中药材交易展示,运输仓储,科研开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融资担保,进出口贸易等一体化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力争成为全国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物流枢纽。

(三)总体规划篇3.1规划设计依据本规划设计的主要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版)7.《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8.《办公建筑设计通则》JGJ 67-20069.《商店建筑设计通则》JGJ 48-8810.《酒店建筑规范》GB 50368-20051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1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15.国家、河南省、禹州市有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

3.2 规划设计总体框架3.1.1 规划原则1.客观分析原则对物流现状、未来发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2.适度超前原则综合考虑现实与长远需求,使规划具有一定前瞻性3.经济合理性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地点,确定最佳规模4.环境合理性原则减轻物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统一规划原则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3.1.2 总体布局切合园区定位,考虑现状,形成“三片区,小综合”的结构形式。

药材物流流程设计合理,并考虑规划的分期建设策略。

仓储区与综合服务区之间,用道路加以适当分离,互不干扰。

在园区功能设计上,XX中药材物流园区集药材的研发、仓储、配送、展销和配套服务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材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由此,园区分为五个功能分区。

●综合商务区根据规划,此区内以研发中心和交易中心为主,辅以商务会所,为药材供、需双方提供了交易平台和商务会晤的场所,同时促进新药材的研发制造,从而促进药材供应市场的市场化配置。

●仓储配送区仓储配送区占地面积最大,是整个物流园区的核心,道路成网,交通便利。

仓库布局合理,满足药材存储要求。

道路四通八达,有便捷的通道通向东环路和阳翟大道,拥有交通辐射的优势优势,为大宗货物进出提供条件。

●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设在园区沿XX路一侧,主要功能是作为处理物流区日常的行政工作的长沙和办公人员的办公地点。

●物流交易区物流交易区,设置在XX路和XX大道交叉口处,主要进行中药材的展销和现场交易。

●生活区园区建成后,将带动大量就业人员,生活区主要是解决务工人员的住宿、生活和娱乐等方面的问题,所以,生活区将成为中药材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对外交通与出入口整个园区通过方格网道路组织交通,与城市主要干道连接,不同功能区出入口不同,综合商务区主要出入口位于XX大道;而仓储配送区和行政办公区主要出入口位于XX路;物流交易区则是开放式的,体现其交易中心的特征;生活区由于主要是对内服务的,只在阳翟大道设置人行入口,车行入口开向园区内,只可由园区进入。

整个物流园的主入口设置在东环路。

2、交通系统规划(1)、超级建筑体量+方格网道路仓储配送区——超常巨大尺度的仓储物流建筑体量,整齐的格网道路,实现快速集疏运的同时塑造整齐连续的城市肌理和界面。

(2)、大中型建筑体量+方格网道路交易和国际展销区——大型广场和大厅式展览建筑,大中型体量的粗犷肌理,整齐快速的格网道路,着重围合建筑群体的内庭空间和塑造整齐连续的城市肌理及界面。

(3)、中等尺度办公体量+方格网道路产业配套和增值研发区——中等尺度的办公体量,整齐的快速格网道路体系,着重塑造整齐连续的肌理和界面,处理群组单元的内部公共绿化空间。

(4)、小尺度居住建筑体量+自由式道路生活区——居住区小体量的建筑与自由式的道路走向延续和传承着城厢古镇细致的肌理,新城旧城中心通过向心发散的绿楔和道路系统相互咬合,注意住区组团绿地和中心绿地私密与公共性,开敞与围合感的营造。

3.1.4 绿地系统规划生态环境是本次规划关注的主题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提升园区形象、创造园区投资软环境和维持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被环境成为建设生态园区的基础。

规划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充分考虑禹州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适应高标准的生态要求,结合园区内用地实际,拓展城市绿地,提高环境质量,高标准建设园区公共绿地系统。

利用园区的自然环境特色,园区走廊、中心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化带等,构成多样化园区绿地和开敞空间系统,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效益,创造优美的园区生态环境。

注重绿地与公共活动空间的结合,为园区居住者、就业者提供就近的室外活动场所,按标准建设绿化用地,优化生活、工作环境。

结合园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规划城市绿地采用点状绿地、线状绿地、带状绿地的布局方法,以点状绿地和带状绿地为核心绿带,结合中心绿地、道路绿化、居住小区绿化等,形成完整、丰富、合理又富有城市特色的园区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主要由城市公共绿地、生态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化等组成。

(1)、城市绿带规划沿XX大道、XX路和XX大道设置绿带,种植树阵,以丰富景观。

提供一定量的开放空间,为厂区员工和居民的公共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场所。

(2)、道路绿化道路绿化应与道路建设工作同步进行,规划的道路绿化按国家及禹州市标准控制,即主干道绿化面积不低于25%,次干道绿化面积不低于20%。

另外,规划沿主要道路设置了不小于15米的绿化带。

(3)、居住区绿化居住区绿化建设应实行多样化。

根据相关规定,新建居住(含商住混合)用地的绿地率不小于30%。

3.1.5公共与市政配套设施XX中药材物流园区其用地以物流功能为主导,存在部分居住功能,因此园区的配套设施不仅要考虑满足为生产功能服务所需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还要考虑满足生活居住所需的各项生活配套设施。

由于产业人口相比居住人口而言,对生活配套,如幼托、学校等设施的需求较低,因此规划中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主要以满足园区内居住人口为主。

为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主要设置于物流功能区内,其它公共设施如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等设施分散设置于各个功能用地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