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
1) 城市道路前期规划建设中未考虑设置公交专用 道的需求, 影响公交专用道使用效果。
2) 公交专用道标志标线不统一, 对非公交车辆的 约束不足。
3) 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段选择以及公交专用道型 式选择存在盲目性, 造成非公交专用道拥挤和相连的 道路交通混乱,部分公交专用道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 迫切需要依据各方面因素合理设置公交专
靠站。设置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保证乘客安全; 方便 乘客换乘、过街; 有利于公交车安全停靠、顺利驶离。
1) 停靠站形式的选择: 停靠站形式的选择要依据 路段饱和度和公交车高峰小时流量确定[ 3 ]。
( 1) 当公交车流量低于 60 pcu/h 时, 车头时距约为 60 s。此时公交车进入停靠站后, 跟随的公交车无需超 车, 不会对后方的公交车流产生影响。
公共交通专用道指在城市特定路段上设置道路 隔离设施, 将车道的一条或多条与其他车道分隔开, 仅供公交车在全天或某时段内行驶。实际上是对道路 交通资源的重新分配, 目的是保证公交车的优先通行 权。形成完整公交专用道网络后, 在道路资源有限的 情况下可提高公交运载和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了公交专用道, 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 但设置和使用中还存在不足:
摘要: 以常州市延陵西路公交专用道为设计实例, 阐明了设置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常州市道路结
构和交通特性, 具体介绍了公交专用道及公交停靠站的设计方案, 可供市政建设及交通管理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专用道; 停靠站; 公交优先
中图分类号: U491.223.1
文献标识码: A
( 2) 路中型公交专用道设置于道路中间, 如图 3 所 示。适用于直行公交车流量较多, 且路段上不设置公交 停靠站的情况。
( 3) 路外侧型公交专用道设置于道路外侧, 如图 4 所示。适用于右转、直行公交车流较多的路段; 机动车 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需要有物理分隔。
2) 延陵西路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 现状延陵西路— 和平路交叉口公交车走向及流量数据如表 1。数据显 示直行公交车高峰、平峰交通量为最高, 右转车次之, 左转车最少。
城市公交车车型以大型客车为主, 大型客车的长 度为 10 ̄13 m, 宽度约为 2.5 m。城市道路宽度为 3.25 ̄ 3.75 m, 从车辆正常行驶和安全的角度出发, 公交专用 道的宽度可取 3.50 ̄3.75 m。
1) 公交专用道基本设置型式及特点: 根据公交专 用道在道路上的位置, 将公交专用道划分为路内侧型、 路中型和路外侧型。
文章编号: 1004- 4655(2006)02- 0016- 03
1 研究背景 近 10 a 来, 我国大多数城市道路交通紧张状况日
趋严重, 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 水平。道路建设增长落后于交通需求增长的局面在相 当长时间内 难以 改 变 ; 而 自 行 车 、小 汽 车 等 载 量 有 限 的非公交车辆与公交车相比占用了较多的道路资源, 在中远距离的交通出行上存在着交通资源浪费。因 此, 从经济可行性、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等可 持续性角 度考虑 , 大 力 发 展 城 市 公 共 交 通 、实 行 公 共 交通优先成为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状况的必然选择 [ 1 ]。 实现公交优先的一种简单可行的途经就是设置公交 专用道。
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使用效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制 约, 除了车道、车站的设置, 调整发车间隔外, 还可以通 过多种措施优化公交专用道运行, 其中包括:
1) 在交叉口设置公交车专用信号相位, 实施交叉 口进口道处理, 避免交叉口公交车 2 次排队, 通过优先 控制提高公交车在交叉口通行能力[ 5 ]。
2) 根据实际情况, 分期、分段逐步建设和完善公交 专用道网络结构, 使其与轨道交通共同构成城市快速 客运体系。
在进行近期公交线路调整后, 延陵西路的公交车 流量还将有所增加, 因此, 满足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段 公交车流量条件。 2.4 道路设施现状
当道路单向机动车道数达到三条或三条以上, 对向 机动车道间、同向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有足够的物 理隔离时, 可以将某条机动车道设置为公交专用道。
常州市延陵西路为双向 6 机动车道主干路, 车行 道宽度约为 35 m, 其中机动车 道宽约 22.5 m, 可提 供 3.50 ̄3.75 m 宽度的车道设置公交专用道。该路段机动 车道设置有中央分隔栅栏,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 设置有宽 0.5 ̄1.0 m 的绿化隔离带, 拥有足够的物理 隔离。因此, 常州市延陵西路( 怀德路—和平路段) 的 道路状况满足设置公交专用道及停靠站的要求。 2.5 交通饱和度及评价
收稿日期: 2005- 11- 18
16
用道。本文以常州市延陵西路( 怀德路—和平路段) 为 对象, 分析公 交 专 用 道 设 置 的 必 要 性 、可 行 性 并 选 择 合适的设置方案。 2 常州市延陵西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必要性及可行性
分析 2.1 道路现状
延陵西路位于常 州市市中心, 为双向 6 机动车道主干路。 图 1 所示路段( 怀德 路—和平路段) 长约 1 500 m, 相连 接的主 干路有晋陵路、和平 路、怀德路。 2.2 路段公交客流量
2) 停靠站设计方案: 现状延陵西路机非分隔带宽 约 1 m, 交通流以直行与右转为主, 机动车饱和度约为 0.68, 高峰交通量约为 115 pcu/h, 车头时 距约为 32 s。 取乘客上下车时间为 25 s, 则停靠站应有足够长度同 时停靠 2 ̄3 辆公交车, 因此采用停车区长度约 30 m, 利用机非分隔带设置的路侧型港湾式停靠站。原则上, 不能因停车港湾的设置而占用非公交车道的宽度。
中国市政工程
叶欣, 陈学武, 李文勇: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
2006 年第 2 期
根 据《常 州 市 公 共 交 通 总 公 司 运 营 线 路 表 》中 高 峰和平峰时途经延陵西路各公交线路的发车时间间 隔, 推算路段公交车平峰平均流量约为 80 pcu/h, 高峰 平均流量约为 115 pcu/h。
第 2 期( 总第 120 期) 2006 年 4 月
中国市政工程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No. 2 ( Serial No. 120) Apr. 2006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
叶 欣, 陈 学 武, 李 文 勇
(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6)
17
中国市政工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叶欣, 陈学武, 李文勇: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
2006 年第 2 期
于非公交车辆尺寸普遍小于公交车, 而车速高于公交 车, 为方便非公交车辆从内侧车道超车, 设置其余车道 宽度由内向外分别为 3.75 m、3.50 m。具体方案如图 5 所示。
3.2 公交专用道停靠站设计 公交停靠站按形式可分为普通停靠站和港湾式停
及评价 路段客流量是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基本依据之一。 通过调查公交车的额定载客量和专用道的通行能力 表明, 路段单向平均总的客流量达到 5 000 人次/h 时, 有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必要。 延陵西路现开通公交线路共 12 条, 全天客流量 约为 37 153 人/d, 调查估算得到单向平均总的客流量 约为 6 200 ̄6 500 人/h, 因此存在设置公交专用道的 必要性。 2.3 路段公交车流量及评价 由于交叉口信号灯对公交车的影响及公交车运 行的不均衡性, 为保证公交站点的停车秩序和公交 车流的畅通, 当平峰小时断面单向公交车流量大于 50 pcu/h 或 高 峰 小 时 断 面 单 向 公 交 车 流 量 大 于 150 pcu/h 时, 有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必要。
饱和度为服务交通量与饱和流量之比。设置公交 专用道既要降低公交车与非公交车间相互干扰, 也要 保证设置公交专用道后, 不会导致其他车道过度拥挤。 因此当路段饱和度值在 0.5 ̄0.8 之间时, 存在设置公交 专用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
现状延陵西路车辆饱和度约为 0.68, 满足设置公 交专用道的基本条件。 3 公交专用道及停靠站设计实例 3.1 公交专用道设计
延陵西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后, 公交车的通行能力 主要由交叉口的绿信比决定, 路边停车及非公交车对 公交车流的影响将有所降低。该路段公交近期调整后 将增加 1 条公交线路, 预计公交车高峰流量将增加为 125 pcu/h, 平峰交通量将增加为 85 pcu/h; 按每辆公交 车载客 70 人[ 4 ], 预计高峰客流约为 8 600 人/h, 全天客 流 约 50 000 人/d, 高峰客 运量提 高 约 40%, 全 天 客 运 量提高 35%, 可充分满足公共交通需求。通过设置公交 专用道, 公交车速也会有较大提高, 延陵西路上的公交 车速可由目前的 10 ̄13 km/h 提升至 15 ̄18 km/h, 提高 约 35%, 乘客人均乘车时间可缩短约 30%。 5 结语
( 2) 当同向非公交专用道上的车流饱和度低于 0.6 时, 公交车可利用非公交专用道超车。
满足上述两条件中任意一条, 即可设置普通停靠 站, 如图 6 所示; 如不满足以上两条件, 则需要设置港 湾式公交停靠站, 可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二者间较 宽者缩窄以建设港湾式停靠站, 如图 7 所示。
该方案除了具有传统港湾式停靠站的优点外, 较 好解决了公交车停靠时, 其余公交车无需变换车道而 产生的交织问题, 减小了停靠对公交车流的影响。 4 方案评价
表 1 现状延陵西路—和平路交叉口公交车走向及流量
延陵西路 进口流向
公交线路条数
高峰小时交通量/ 平峰小时交通量/
pcu·h- 1
pcu·h- 1
直行
6
60
38
右转
4
41
30
左转
2
14
12
合计
12
115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