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标准
为落实国家禁毒委、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禁毒委发[2002]13号)、安徽省禁毒委2004——2008禁毒工作规划有关精神,围绕教育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部厅[2003]7号),继续加强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禁毒教育,不断推动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全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标准。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领导机构;
(二)明确学校主要领导是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三)按照《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制定教学计划,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每年专题研究禁毒预防教育工作会议不少于两次;
(四)学校、家庭与社区联动,实现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结合。
二、基础设施
(一)毒品预防教育组织机构及毒品预防教育制度在全校范围内予以公示;
(二)配置供学生集中观看禁毒教育专题片的教学设备
及禁毒集会场所;
(三)学校内设有明显的禁毒宣传或教育标志;
(四)初中二年级学生禁毒教育读本人手一册,其他年级也配备有毒品预防教育教材;
(五)建立“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校开展禁毒预防教育活动的相关文字、图片及音像资料。
三、教学及师资队伍
(一)按教育部规定,小学5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每学期开设禁毒教育课2课时。
其中初中二年级每学期开设4课时并布置禁毒课作业,禁毒知识作为期末考核内容;
(二)按200名学生配备1名兼职老师的标准,配齐配足禁毒教育课教师;其中,毒品预防教育骨干教师不少于2名;
(三)禁毒教师受过专门的毒品预防教育培训,熟知禁毒教育业务;
(四)教学及其他活动形式多样化。
四、目标及效果
(一)学校师生员工接受毒品预防教育率达到100%;
(二)学校师生员工无涉毒违法和犯罪行为;
(三)积极参加“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政府禁毒和教育部门组织的其他集中禁毒预防宣传月教育活动,社会反响良好;
(四)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以禁毒教育为主题的校内或校外课外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五、申报考核
(一)对达到上述“示范标准”的学校,由学校向所在地教育、禁毒部门逐级申报,市教育局、禁毒办验收合格后,可给予“全市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命名授牌;成效特别显著的,可由所在市禁毒办、教育局报省禁毒办、教育厅审核,省禁毒办、教育厅验收合格后,给予“全省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命名授牌。
获得“全省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命名的学校,省禁毒办及有关部门将就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给予优先扶持和必要资助。
(二)命名授牌不搞终身制。
获得“全省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的,经检查发现工作滑坡达不到示范学校标准的,坚决予以摘牌,取消其“全省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