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NDW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云南电网公司发布前言为提高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质量,使各级人员编写、审核规程有据可依,规程的编写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
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
该导则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导则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导则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导则主编人:本导则主要起草人:本导则主要审核人:本导则审定人:本导则批准人:本导则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目次前言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 术语和定义 (1)5 概述 (1)6 规程编写要素 (1)7 内容格式编辑要求 (2)8 规程制作形式及要求 (3)9 规程的报送、审批 (3)10 章节分类及条文编写的基本要求 (3)附录A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格式标准实例 (10)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导则1 目的为提高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编写质量,使各级人员编写、审核规程有据可依,规程的编写符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特制定本导则。
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所属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编写、审核、批准工作。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导则的条文。
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DL/T600-1996 《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4 术语和定义本导则采用GB/T19001—2000、GB/T24001—1996、GB/28001—2001标准的定义。
现场运行规程:是指导运行人员进行正常操作,设备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故障判断、排除的基本依据。
5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的编排顺序5.1 封面(样式见附录A)(南网标识)采用A4纸,字体为黑体字、字号详见附录封面式样。
×××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单位5.2 审批签名(样式见附录A)×××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版本号批准人签名、审核人签名、编写人签名(规程不需手签名,发文中批准签名,临时补充增加的内容采用手签名)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单位5.3 前言(样式见附录A)5.4 目次(样式见附录A)目录的级次一般分一级,最多不超过二级,每级应后缀相应页码。
5.5 正文(正文样式见附录A)按照导则要求进行编排。
6 规程编写要素6.1 规程的一般要素6.1.1 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名称电压等级+变电站名称+“现场运行规程”。
例如:220kV沾益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电子版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文件名:×××kV×××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版本号] 颁发日期)例如:220kV沾益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1.0版] 2002.1.1)6.1.2 引用规定及支持性文件——引用规定或有关支持性文件时必须采用有效版本。
——现场运行规程与被引用的规定或有关支持性文件的技术要求应一致,不能互相矛盾;引用规定的部分内容时必须保持其完整性,不能任意取舍。
——引用规定的特定章、条,必须采取注日期引用规定的方式。
标注发布日期(年号)或版次,同时将有关条文直接写入规程对规定进行引用。
——规程内容未引用过某标准的内容时,不能随意在引用标准中填写某标准名称。
6.1.3 参照规定对现场运行管理的一般要求,某些通用性管理规程或管理规定中已有的,可写明参照某某规定执行,如对设备的一般巡视检查项目要求等,现场运行规程中可不详列。
6.2 规程的技术要素6.2.1 运用规范的设备名称和设备状态以及操作动词术语。
现场运行规程中对设备名称的称呼应与现场设备上的名称标牌、标签上的标识应一致。
6.2.2 规程中的运行管理规定要有确切的依据。
可操作性要强,对设备的监视要求、操作要求、异常处理等要求要具体化。
6.2.3 各章节的内容应按积木式结构编写,即对设备章节的编写按照设备类型来编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简介说明;2)设备的运行监视要求;3)运行操作要求;4)运行注意事项;5)异常情况处理要求。
6.2.4 规程内容主要是规定现场运行监视、运行操作、事故及异常情况处理的要求,对一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操作方法只需简要说明,不必写得过于详细,不要类似于设备使用说明书,但对影响设备操作正确性的关键操作步骤要求应写明。
6.2.5 规程正文的内容只针对于本站现有的设备类型进行编写,未涉及的设备不必编写。
6.3 修订记录为便于查阅现场运行规程的历史修订情况,在规程最后建立修订记录(样式见附录A附录部分)。
7 内容格式编辑要求7.1 层次的名称层次分章、节、条、段和附录。
“条”可继续细分。
7.2 层次的种类7.2.1 章、节章、节在标准正文层次中是基本组成部分。
章、节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左起顶格书写。
每一章(节)应有一个标题,标题在编号之后空一个字书写,单独成一行,与后面的正文分开。
每章应另起一页。
7.2.2 附录(样式见附录A附录部分)附录应该用英文大写字母从A开始给予标注,只有单独一个附录应标为“附录A”,每个附录应另起一页书写。
附录中的章、条、表、图编号应在前面加上表示该附录的字母,每一个附录中均应重新开始编号,7.3 编号1)版本号的编号原则:小数点前为年度修订次数编号(如第一次制定或修订版则编为1.0,如第二年又修订则为2.0)小数点后为年度内修改次数的编号(如1.1、1.2)。
2)章、节、条文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号,如:1. 1.1 1.1.12. 2.1 2.1.1 最多不超过3个数字,┇┇┇┇若不够,可在后面加1) 2) 3)……,还不够则可再分为 a) b) c)……。
章标题段落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7.4 字体,字号正文用五号宋体,表格、图文内文字用小五号宋体。
其中标题用五号黑体,行距为单倍行距。
正文中的“注”使用小五号宋体。
7.5 幅面规格版面规格为A4(210mm×297mm)幅面。
页面设置为:左边距为25mm,右边距为20mm,上边距为25mm,下边距为20mm,页眉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5mm。
7.6 页眉从前言开始在每页书眉位置录入现场运行规程编号“Q/××××××××-××××”,单数页排在书眉右侧,双数页排在书眉左侧。
7.7 页脚页脚只需要编号,编号从规程的正文开始,页码设置为靠“外侧”,按流水号编号。
8 规程制作形式及要求8.1 纸面印刷版采用纸面印刷的,应采用活页印刷方法装订,以便规程修改后的装订。
补充插入的规程内容,应在补充的页面左侧标上规程修改(或补充)的日期、编写、审核、批准人的有关信息。
8.2 电子版考虑到现场规程的修改较频繁,而现场规程的需求量不是太大,可将现场运行规程采用电子版的形式颁发,但电子版本的规程也需有审核、批准的程序,为保证电子版规程的严肃性,防止未经授权随意修改,审批过的规程电子版采用成PDF文件格式,以方便阅读和打印。
9 规程的报送、审批9.1 送审规程必须清晰、整洁,必要时须将有关的图纸、资料同时附上。
9.2 新变电站投运前,现场必须具备经审批的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设备发生变更后必须及时修编。
9.3 规程的送审采用书面打印和电子版本送审,有关审批人员必须逐级在规程上签名。
审批后的原稿应保存在变电站现场直至下次重新修订。
9.4 规程报审过程1)变电站现场运行人员按规定进行规程编写;2)编写完毕后报送变电运行主管部门进行初审;3)变电运行主管部门初审通过后,报送局归口管理部门进行复审;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审核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还应组织检修、保护、调度等专业人员进行会审;4)审核通过后,由归口管理部门报局分管领导批准执行;10 编写要求(以下要求为编写时应包含的主要内容)10.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的变电站及人员。
10.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编写本规程时所引用的已正式发布的各种标准(国家、电力行业以及其它行业或本企业标准)。
10.3 支持性文件列出编写本规程时所引用的标准以外的参照文件及说明书等。
10.4 总则变电站简介、调度管辖范围的划分、正常运行方式(包括主变中性点运行方式)及对本规程的有关说明。
10.5 一次设备10.5.1 主变压器1)简述主变压器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主变压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主变压器允许过负荷曲线或表格。
4)主变压器冷却装置正常运行方式及投退操作要求,冷却装置定期切换及试验周期要求。
5)主变压器冷却装置异常时的处理要求,如强油循环的变压器,其主变压器冷却装置全停后,冷却装置故障跳主变压器保护的处理要求。
6)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及在线滤油装置运行要求及操作方法、异常情况处理等。
10.5.2 组合电器1)简述组合电器的型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2)组合电器设备巡视检查内容。
3)组合电器设备异常情况处理。
10.5.3 断路器(柜)1)简述断路器(柜)及操作机构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断路器(柜)的巡视检查内容。
3)断路器(柜)的允许故障跳闸次数及操作机构允许操作次数。
4)断路器(柜)及其操作机构事故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10.5.4 隔离开关1)简述隔离开关及操作机构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隔离开关的巡视检查内容。
3)隔离开关事故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10.5.5 母线1)简述母线的型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2)母线巡视检查内容。
3)母线异常情况处理。
10.5.6 电压互感器1)简述互感器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互感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互感器事故及异常的处理。
10.5.7 电流互感器1)简述互感器的型式,主要技术参数。
2)互感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互感器事故及异常的处理。
10.5.8 油浸式电抗器1)简述电抗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2)电抗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电抗器冷却装置正常运行方式及投退操作要求,冷却装置定期切换及试验周期要求。
4)电抗器异常情况处理。
10.5.9 干式电抗器1)简述电抗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2)电抗器的巡视检查内容。
3)电抗器的操作要求(投退、检修)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