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模拟试题

教育学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1. 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的特征包括()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C.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D.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E.教育民主化2. 在教育内容上,孔子教授的基本科目包括:()A.《诗》B.《书》C.《礼》、《乐》D.《射》E.《易》、《春秋》3.()是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 C 杜威 D.柏拉图 E.卢梭4. 杜威教育的本质概括为()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生长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D.教育遵循自然E.产婆术5.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B.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C.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D.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E. 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6. 学校物质文化的表达方式有:()A.规章制度B.环境文化C.角色规范D.设施文化E.组织形态7. 学校文化的功能有()A.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传播功能D.规范功能E.发展功能8.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E.个别差异性9. 下列任务中属于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 施太伦 B.高尔登 C.花生 D.吴伟士 E.霍尔10.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包括()A.未来的概念B.身体状态的剧变C.内心世界的发现D.自我意识的觉醒E.独立精神的加强11.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包括:()A.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D.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E.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2. 在全面发展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的是()A.美育B.智育C.德育D.劳动技术教育E.体育13.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包括()A.传道、授业、解惑者B.朋友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教学的研究者E.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14.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管努力包括()A.善于学习B.上公开课C.恒于研究 E.勤于思考D.用于实践15. 学生的合法权利包括()A.受教育权B.身心健康权C.人身自由权D.人格尊严权E.名誉权16. 按课程的制定者来分,课程可分为:()A.学科课程 B国家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E.学校课程17. 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包括()A.学科中心课程理论B.活动中心课程理论C.学生中心课程理论D.社会改造课程理论E.教师中心课程理论18. 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哪几个层面()A.课程实施B.课程计划C.教材D.课程评价E.学科课程标准19. 下列属于课程资源的是()A.教师B.教学过程C.教师D.互联网E.教材20.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A.目标评价模式 B.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D.CIPP评价模式 E.CSE评价模式21. 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A.引发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E.检查知识22. 下列话语中属于《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是()A.有教无类B. 教学相长C.启发诱导D.藏息相辅E.长善救失23.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要求有()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B.重视运用言语直观C.重视组织各种复习D.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E.书本知识的教学要联系实际24. 在教育史上出现的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E.集体授课制25. 下列属于德育范畴的是()A.道德教育B.政治教育C.思想教育D.法制教育E.心里健康教育26. 德育的构成要素包括()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途径E.德育方法27.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什么原则()A.疏导原则B.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导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E.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28. 在进行德育时,可用来最为示范榜样的有()A.家长和教师B.同学C.英雄人物D.革命领袖E.文艺形象29. 班级管理过程的环节包括()A.班级建设B.制定计划C.组织实施D.评价总结E.评定操行30. 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A.调查报告 B.研究方案 C.学术论文 D.实验报告 E.选题报告二.填空题。

(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31. 西周学校教育的典型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2. __________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33. __________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34.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36.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7.我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__________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9.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___。

40.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

41.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形式。

4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3. _____________是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

44._____________是指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检索行文献,如文摘、索引、题录等。

45. __________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

)46. 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4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48.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制系统。

49.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50.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

)5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52.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53.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54.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

)55.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56.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 2. ABCE 3. B 4.ABC 5. ABE 6. BD 7. ABD 8. ABCDE 9. BE 10. BCDE 11. ABD 12. C 13. CDE 14. ACDE 15. ABCDE 16. BDE 17. ACD 18. BCE 19. ABCDE 20. ACDE 21. ABCDE 22. BCDE 23. ACD 24. ABCD 25. ABCDE 26. ABCE 27. E 28. ABCDE 29. BCD 30. ACD二.填空题。

31.学在官府政教合一32.创新教育33.培养目标3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5.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6.讲解讲演37.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38.课程标准39.行40.平等相互促进41.直线式螺旋式42.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43.教育科学研究44.二次文献45.上课三.辨析题46.答:错。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47.答:错。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只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

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升学率,因为素质教育强调科学地学习、刻苦地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有助于升学率的提高。

48.答:对。

学制建立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是学制建立的一个依据,我国呈现多层次、多类别、多系列的开放的学校系统。

49.答:对。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需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题干中所提五育,格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实践中是一个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

50.答:错。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遗传的作用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四.简答题51.答:(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52.答:上课的总体要求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适当运用教学方法。

此外,上好一堂课还要注意一下具体要求: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有效;5.体验积极53.答:首先,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其次,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再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第四,积极改进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和形式;第五,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第六,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54.答: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3.形成良好的班风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五.论述题55.答: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的训练,以形成专业思想和职业精神,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

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道德素养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1)依法执教,严谨治教;(2)爱岗敬业,廉洁从教2.热爱学生(1)全面关心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严格要求学生(4)理解和宽容学生(5)解放和放飞学生3.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1)善于与同事合作(2)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加强修炼(2)言行一致(二)专业素养1.专业知识素养(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精深的学科知识(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2.专业能力素养(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三)个性素养育人工作是最精细、最复杂的事业,由此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便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