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山西古建筑与民风民俗

第十一章 山西古建筑与民风民俗

• (一)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陵墓 • 女娲陵 ,又称娲皇陵,位于 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始建年代 无考,据《平阳府志》载唐天宝六 年(747年)重修。唐以后历代屡有 修葺。女娲陵原规模宏大,建筑风 格极具皇家气派。宋代碑文载:―南 北百大,东西九筵”,原有建筑现 已不存。“五股穿心柏”
(二)
其他陵墓
霍州署与故宫博物院、河 北保定直隶总督署、河南内乡 县衙构成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 的四级古代官文化系列,具有 较高的研究、观赏与保护价值。
霍州署正堂
2、绛州大堂
• 绛州大堂始建于唐,今只存有唐代石 质覆盆式莲花柱础,现存大堂建筑为元代 重建遗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州大堂以面宽、跨度长为国内罕见。
1、娄睿墓
2、李克用墓
3、元好问墓
1、娄睿墓
• 1981年在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王郭 村西南发掘出来的,墓主人娄睿是北 齐武明皇太后的侄儿,官大将军等职。
娄睿墓壁画为北齐时壁画,保存 完好,是我国南北朝史上的瑰宝。

2.李克用墓
• 位于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墓室穹 窿顶高出地表,由封土覆盖,是一座典型的 唐末五代时期的墓葬。
第一节
古城遗址与古代祠庙
• 教学目标: • 了解山西地区宗教信仰的概况; • 熟悉主要宗教在山西的历史发展过程; • 掌握山西地区的主要宗教代表人物及其 历史影响。 • 教学重点: • 山西佛教发展历史中的著名高僧
• 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山西
• 山西现存古建总数18118 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3.7 万处,其中明清木结构建 筑8500多座,辽金以前的 多达106座,古民居2000多 处,古戏台3000多座、古 塔近600座,古长城3500多 公里,绵延9市40县,保留 关隘、城堡、所、卫、墩 台 1500多个,大小石 窟寺300余处。当之无愧于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 的美称。
(2)晋城玉皇庙
(3)浑源悬空寺
芮城广仁王庙
芮 城 的 永 乐 宫
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塑像
(三)山西的石窟 1、云冈石窟 三大特点:造像气魄雄伟、 内容丰富多彩、融中外艺术于 一体
2、龙山石窟
中国稀有的道教石窟,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天龙山石窟
第三节
衙署关隘与大院民居
• 教学目标: • 了解山西境内衙署、关隘与大院民居的概 况; • 熟悉山西境内关隘与大院民居的主要代表 性景区及其主要内容和特色。 • 教学重点: • 山西衙署 山西境内的关隘 民居类型 主要晋商大院
少 壮 几 时 兮 奈 老 何 ?
欢 乐 极 兮 哀 情 多 。
萧 鼓 鸣 兮 发 棹 歌 ,
横 中 流 兮 扬 素 波 。
泛 楼 船 兮 济 汾 河 ,
怀 佳 人 兮 不 能 忘 。
兰 有 秀 兮 菊 有 芳 ,
草 木 黄 落 兮 雁 南 归 。
秋 风 起 汉 秋 兮 武 风 白 帝 辞 云 飞 ,
洪 洞 广 胜 寺 壁 画
广 胜 寺 水 神 殿 壁 画
洪 洞 广 胜 寺 壁 画

洪 洞 广 胜 寺 壁 画
• 明代
山西新绛县东岳稷益庙壁画
稷 益 庙 壁 画
三、寺观与石窟
(一)山西的寺院
1、东汉:以塔为主体(如洪洞 广胜寺) 2、魏晋:普建佛寺(当时仅大 同寺就建有佛寺百所) 3、隋:形成云中、五台山、太 原、汾阳等寺院群落
山西宋代 建筑遗存:
6、北宋:本土化 (1)受伽蓝制度影响, 布局简洁规整,中轴 对称 (2)突出了佛殿的地 位
高平崇明
寺中佛殿、 太原晋祠 圣母殿、 晋城青莲
寺、陵川
南吉祥寺
7、辽代:继承唐风格,加入
民族特色
(1)善化寺大雄宝殿
(2)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3)应县木塔
(4)觉山寺塔
善化寺大雄宝殿
4、唐:最盛期
(1)庭院式布局出现,奠定中国佛 寺基本格局 (2)宫室型建筑基础上已定型化: 中轴线显著 (3) 塔的中心位置被阁、殿堂所 替代
南禅寺
佛光寺
• • • • •
山西四座唐代建筑: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平顺县王曲村天台庵正殿
5、五代: 平遥镇国寺 平顺龙门寺 平顺大云院
(二)晋商大院
1、常家庄园 榆次东阳镇车辋村
(1) “八可庄园” (可燕居、 可耕读、可修身、可养性、可赏观、 可游览、可遐思、可咏怀) 明末 清初
(2)充分展示了华夏民居瑰宝的魅 力
2、曹家大院
太 原 双 塔
(三)山西境内的古代壁画
• 南北朝时期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壁画
宋 、 元 、 金 时 期 芮 城 永 乐 宫 壁 画
永乐宫三清殿及壁画

洪洞广胜寺壁画原有两处,下寺 后殿中的壁画在1828年被盗卖,现陈 列在美国的一座艺术馆里;另一处即 闻名全国的水神庙明应王殿元代壁画。 南墙东侧一幅描绘舞台演戏情景的壁 画是研究古代戏剧音乐的珍贵参考资 料。

山西四座唐代建筑:五台山南禅寺
大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芮城广
仁王庙正殿、平顺县王曲村天台庵正
殿
• 山西三座五代建筑:平顺县龙门寺
西配殿、平顺大云院正殿、平遥镇国
寺万佛殿

山西现存古长城时间跨度
最大的地区,其中东魏、北齐、
隋、宋四朝长城为山西所独有。

太原晋祠的汉白玉质鱼沼
飞梁,是全国仅存的一例采用
• 教学目标: • 了解山西境内墓葬、楼塔、寺观与石窟的 历史演变和现存概况; • 熟悉山西境内墓葬、楼塔、寺观与石窟的 主要代表性景观及其主要内容和特色。
• 教学重点: • 古代墓葬 山西名楼 山西名塔 古代 壁画 • 山西境内现存各个朝代的著名佛教建筑 • 著名的道教建筑 • 龙山石窟
一、山西古代墓葬
华严寺

应 县 木 塔
山 西 灵 丘 的 觉 山 寺 塔
• 8、金:南北两种风格
• 山西北部,佛寺建筑沿袭着辽代 雄浑古朴的风格,寺院殿堂规模宏 大。
中南部的寺院则显著的受到宋朝 的影响,建筑规模较小,但结构精 巧、装饰华丽

(二)山西的道观
1、唐代
芮城广仁王庙
2、宋----明清
(1)芮城的飞云楼 • 位于万荣县解店镇东岳庙内,也称 “解店楼”。楼的始建年代不祥,现存 建筑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重建的 形制,是我国现存古代楼阁建筑中的珍 品,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
• 万荣有个飞云楼,半截插到天里头
飞 云 楼
• 3、绛州三楼 • 三楼位于新绛县城西的高垣 上,依次排列有钟楼、乐楼、鼓 楼,钟楼在前,鼓楼在后,乐楼 居其中。2001年06月25日,绛州 三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名单 。
侯马晋国遗址
古魏城遗址
• 位于芮城县城北2.5公里,南 北城墙在地面可见。古城东起柴涧 村、铁家庄,西至后龙泉村、城南 沟村,北至永乐宫北0.5公里,南 至永乐宫门前,呈方形,周长4500 米。残留于地面之上的城墙高出地 面l–7米,城址宽度一般在13–15米 之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平城遗址

鼓楼位于城内西北的高垣上, 临近州府的围墙,是城内最高的 建筑。据记载,鼓楼为元至正年 间(1341。1368年)建造,明清两 代相继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的 遗迹 。整体造型美观大方,是 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物
鼓 楼
(二)山西境内的名塔
• 1.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 广胜寺在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 霍山南麓,分上、下两寺,飞虹 塔位于山颠的上寺,是我国现存 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宝塔。飞虹 塔身全部用砖砌成,平面呈八角 形,共有十三级,高约47米,外 形由下至上逐级收缩,形成一个 锥体形状,是我国砖塔建筑中少 见的形式 。
•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 “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二)宁武关

位于宁武县城,为内长城重要关隘,南依云中 山,北靠管涔山,东北接恒山,西南连芦芽山,
地形险要,素有“铁宁武”之称。
(三)偏头关
• 位于偏关县城中部偏西的关河北岸,平原隔河相望。 • 素有“铜偏关”之称 • “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壮雄关。黄河曲曲涛 南下,紫塞隆隆障北环”
• 2.地窨院:平陆、芮城 • 建造方法: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 下挖一个长宽三、四十米,深约十多米天 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 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为一明两暗式结 构,再在院角开挖一条长长的上下斜向的 门洞,院门就在门洞的最上端。
• 其他生活设施:水窖、旱井、打谷 场、烟囱。 •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 炊烟,忽闻鸡犬声。 • 3.穿心院:大同
• 平城遗址在今大同城北、大同 火车站以西到陈庄一带,北依方山, 外靠长城。今大同城北上皇庄之东 和白马城村北的板筑城基,当即郭 城的北墙遗迹。平城遗址为国家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代祠庙
• 较为典型的代表即为太原的晋 祠、万荣后土祠、临汾尧庙、解 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晋城玉 皇庙。
第二节 墓葬、楼塔、寺观与石窟
• 钟楼 • 钟楼位于城垣的最南 端,是绛州三楼中的第 一楼,始建于北宋乾德 元(963年),元、明、清 三代陆续重修,现存实 物为明代的遗迹,局部 建筑仍存元代的风格。 • 楼内巨钟是三楼中最古 老的文物,为金天德二 年(1150年)九月重阳铸 造。
乐楼

乐楼是城内酬神演戏的舞台, 是节日娱乐活动的中心,位于城 内西南隅,始建年代不祥,现存 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 修。
3.元好问墓
• 省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位 于忻州市5公里 的韩岩村西北, 墓园坐北向南, 分墓地和“野 史亭”两部分。
特殊的墓葬形式:山西宁武的悬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