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流行性感冒--教案
一、病原学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正黏液科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二)传染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四)流行特征:突然发生,迅速传播。局部流行,可有世界性大流行,全年发病,秋冬为主。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经纤毛柱状上皮侵入人体,发生炎症反应,引发全身症状。病理特征为肺充血。
五、并发症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继发性细菌感染
(二)肺外并发症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瑞氏综合征)
六、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加。
2、病毒分离3、血清学检查4、免疫荧光检查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注意与其他病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鉴别。
3、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1、典型及流感病毒肺炎的特点与并发症有哪些?
2、流感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下次课
预习
内容
肾综合征出血热
实施
情况及
分析
良好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
2、教学难点: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流行性感冒:100分钟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多媒体
参考资料:
《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编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郝彩玲
2015年1月12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复习
流行性感冒
六、治疗 一般治疗为主,抗病毒治疗为辅
七、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1、疫苗接种 2、药物预防
小结
5分钟
共90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4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小结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2、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教案首页
第4次课授课时间:第3周
课程名称
传染病学
授课专业班级
11临本9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一、流行性感冒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熟悉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3、了解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和预防。
四、临床表现
(一)典型流感:全身中毒症状重,且先出现;呼吸道症状相对轻微,主要是上感表现。
(二)轻型流感: 中轻度发热,全身与呼吸道症状都轻.肺炎型流感咳嗽重,肺部啰音,炎症阴影胃肠型流感
(三)肺炎型流感: 初期类似典型流感,患者病情重,进展快,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及严重感染症状。
(四)其他类型: 胃肠型、心肌炎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