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PPT课件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PPT课件
17
4、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
特点:胞内都有丝/苏氨
(TGF-β)2
酸蛋白激酶(PSTK)区
ⅡⅠ
GS
ⅡⅠ
Smad2
Smad4
Smad2-P
Smad4 Smad2 -P
细胞膜
SARA
(—)Smad6,7
胞浆
P300
P300
Fast2
Smad4 Smad2 -P
P15、P21
Fast2
核膜
18
5、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家 族
靶蛋白 磷酸化
ERK
与配体结合后发生二聚化, 激活胞内酪氨酸蛋白激酶 区靶,基继因而结合含SH2区的蛋 白。转录
14
MAPK家族
15
3、酪氨酸激酶(PTK)结合受体
G H
JAK
STAT P
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 GH receptor干扰素(INF)及红细胞
生成素等的膜受体本身
JAK
并无蛋白激酶活性,其
Gq
PLCβ
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PIP2), 三磷酸肌醇(IP3), 二酰甘油(DAG) .
靶基因 转录
PIP2
IP3
DAG
Ca2+释放
PKC
靶蛋白 磷酸化
12
3.G蛋白-其他磷脂酶途径 激活PLA2,促进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白三烯和TXA2的生 成激活PLD,产生磷脂酸等。 4.激活MAPK家族成员
13
2、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 生长因子受体TPK
GDP Ras
GTP
Raf
MEK
Sos Grb2 P 50多种跨膜受体组成的超 家族,其共同特征是受体 胞内区含有TPK,包括胰岛 (reegx素生tu受长rlaa体因ctee( 子dllu受IkGlian体Fr-a(ssiRegE),nGa,FEl-R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 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 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STK) 死亡受体家族 离子通道型受体 黏附分子
4
真核细胞信号转导模式
5
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
1.物理刺激或信号:物理信号包括射线、紫外线、光信号、 电信号、机械信号(磨擦力、压力、牵张力以及血液在血 管中流动所产生的切应力等)以及与环境应激有关的信号 ,如热刺激、细胞容积和渗透压改变等。
2.化学信号又被称为配体(1igand),它们包括:①体液因子 ,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 以及局部化学介质如前列腺素等;②气味分子;③细胞的 代谢产物,如ATP、活性氧等;④进入体内的药物、包括 细菌毒素在内的毒物等。
3
跨膜信号转导 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
胞外信息分子与膜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至胞浆 或核内,调节靶细胞功能的过程。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Nuclear receptor-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信息分子与核受体结合启动靶基因转录的过程。 位于胞浆或核内的受体,激活后作为转录因子,在 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转录活性,从而诱发细胞特定的 应答反应。
1.腺苷酸环化酶 信号转导通路
受体
α2受体 M受体
Gs
Gi
+
-
腺苷酸环化酶
靶蛋白 磷酸化
cAMP
CREB: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PKA
磷酸化 CREB
靶基因 转录 CRE
11
2. 通过Gq蛋白,激 活磷脂酶Cβ (PLCβ)
α1受体 Ang II受体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与疾病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disease
1
信号转导系统的组成: 接受信号的特定受体 受体后信号转导通路 靶蛋白
信号转导系统的作用: 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代谢、适应、防御和凋亡等。 异常: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精神性疾病及多 种遗传性疾病有关。
7
1、以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为例
Gα
G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
Gi 抑制AC
Gq 激活PLC
G12 激活小G蛋白RhoGEF
G蛋白 (G protein)
8
非活化型: α、β、γ 三聚体结合GDP 活化型: α亚基结合GTP,与βγ 亚基分离
9
10
如α2与β肾上腺素受体,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mAchR)和视网膜视 紫红质(Rh)受体等
6、离子通道型受体
19
(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二)(N核uc受lea体r re介cep导tor的-me信dia号ted转sig导na通l 路
transduction pathway)
❖类固醇激素受体家族 ❖甲状腺素受体家族
20
HSP R Cortisol
R HSP
HSP
RR
RR Gene
信号转导是由非受体TPK
STAT
介导的。
P
STAT STAT
Targe
Growth hormone receptor signaling through the JAK/STAT pathway
16
例如INFγ与受体结合后发生二聚化后,可与胞浆内非受体 TPK——JAK激酶结合并发生磷酸化,进而与信号转导和 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相结合。STAT中的酪氨酸磷酸化, 二聚体转移入核,与DNA启动子的活化序列结合,诱导 靶基因的表达,促进多种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增强细胞抵 御病毒感染的能力。
Nuclear receptor-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HSP
类固醇激素受体位于胞浆,未 与配体结合前与热休克蛋白 (HSP)结合,处于非活化状 态。配体与受体的结合使HSP 与受体解离,暴露DNA结合 区。激活的受体二聚化并转移 入核,与DNA上的激素反应 元件(HRE)相结合或与其他 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增强或抑 制靶基因转录;
研究意义: 1、阐明疾病的机制 2、开发设计新药 3、发展新的治疗方法
2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信号转导 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 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 功能的过程 。
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