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介绍一下高钙危象以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一、高血钙危象的处理当血清总钙浓度>3.75mmol/时,可发生高血钙危象,此时即使病人症状不明显,也应按高血钙危象处理。
当高血钙危象症状明显时,应采取能迅速降血钙的措施:(1)输生理盐水(2 L/d-4L/d)补充血容量、促进尿路排钙;(2)呋塞米40mg~100mg静脉注射;(3)静脉点滴帕米膦酸钠;(4)病危时也可用EDTA钠盐1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点滴4小时~6小时,或采用无钙透析液行血液透析。
当高血钙危象症状不明显时,可采用效果较温和的降血钙措施:①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50 IU/次~100IU/次,每天1次或隔天1次;②泼尼松20mg短期口服(1周内),每天3次。
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围手术期处理一旦确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首选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一)术前准备1、检查与评估(1)病变甲状旁腺的位置、数目甲状旁腺肿瘤尤其是增生可以涉及多个腺体,也可以发生在迷走甲状旁腺上,因此,术前确定病变组织的数目与位置十分重要。
(2)手术耐受性的确定除了检查出凝血时间等指标外,需要常规实施心肺功能、心电图、血电解质等检查。
2、适应证的选择无症状而仅有轻度高钙血症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例需随访观察,如有以下情况则需手术治疗:(1)骨吸收病变的X线表现;(2)肾功能减退;(3)活动性尿路结石;(4)血钙水平≥3mmol/L;(5)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较正常增高2倍以上;(6)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病、溃疡病、胰腺炎和高血压等。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2002年共识,有以下情况之一须手术治疗:(1)典型的骨、肾、胃肠或神经肌肉症状,威胁生命的高血钙;(2)血Ca 高出正常上限1 mg/dl ;(3)尿钙>400mg/24小时;(4)Ccr 比年龄性别相应的对照组降低30%以上;(5)任何部位BMD的T 值≤-2.5SD;(6)年龄≤50岁;(7)病人主动要求。
3、药物治疗与准备一般的高钙血症不必采取激进的治疗措施。
但是,假如患者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危象,则应积极行术前准备,然后,急诊手术。
一方面,按100ml-300ml/h 静脉补充生理盐水以增加细胞外液,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静脉注速尿20mg-100mg/次,每2小时-6小时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000mg)。
有条件者尚可肌注降钙素,如鲑鱼降钙素200IU/次,4小时-6小时1次。
与此同时,积极行定位诊断,并做好其他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
(二)术中处理采取的治疗方式可以是针对腺瘤采用腺瘤摘除术;对增生腺体可切除3个半,或全部腺体,留部分组织进行自体移植,其余组织储于液氮罐备用。
1、切除病变组织在切除病变组织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术中探查其他甲状旁腺,了解是否同时合并增生或肿瘤。
2、切除组织的保存与移植可以在切除甲状旁腺后立即行甲状旁腺移植术,或者先取下部分组织,冷冻保存,留作日后适时移植。
(三)术后处理术后可能会发生低钙血症,一般持续时间短暂(大多1个月~2个月),如有顽固低钙血症,应疑有低镁血症合并存在。
甲状旁腺手术并发症约1%,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0.5%,死亡率极低。
1、常规护理与观察2、低钙血症的处理甲状旁腺术后可出现低钙血症,轻者手、足、唇和面部发麻,重者则手足抽搐。
一般术前碱性磷酸酶很高,又有纤维性骨炎者则术后会有严重的低钙血症,常降至1.75mmol/L(7mg/dL)左右,甚至1.0mmol/L(4mg/dL)。
低钙血症的症状可开始于术后24小时内,血钙最低值出现在手术后4天-20天。
大部分病人在1月-2月以内血钙可恢复至2mmol/L(8mg/dL)以上。
低钙血症症状出现时,宜立即口服乳酸钙或葡糖酸钙(1g-3g)。
手足抽搐明显者可以静脉推注10%葡糖酸钙10ml-20ml,缓慢推入。
难治顽固性低钙血症可以静脉点滴葡糖酸钙于5%或10%葡萄糖液内,常可缓解症状和体征。
补充钙量是否足够,应视神经应激性和血钙值两方面加以衡量。
同时,宜补充维生素D2或D3,开始剂量3×103 IU -5×103IU/d,以后酌情减少用量。
活性维生素D(如罗钙全)可在24-96小时内使血钙水平上升,3天-6天血钙升达正常,当合并有肾功能损害时,应优先采用此类药物。
如有持续而顽固性的低钙血症,应想到同时存在低镁血症(血清镁<0.5mmol/L)的可能。
可以供给镁40mmol/L-60mmol/L静脉点滴8小时-12小时,或20%硫酸镁,分次肌肉注射。
如低钙血症由于低镁血症所致,当补充镁后,通常在24小时~48小时以内血钙恢复正常。
当PTH恢复正常分泌率,激素的周围效应亦转正常。
3、随访术后1周~2周,患者骨痛开始减轻,6周~12月明显改善。
但骨结构明显修复需2年~4年或更久。
如术前活动受限者,大多于术后1年~2年恢复正常活动与工作。
手术切除肿瘤或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后,高钙血症和高PTH血症被纠正,不再形成新的泌尿系结石,但已形成的泌尿系结石不会消失,已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也不易恢复。
高血钙危象血钙浓度高于或等于2.75mmol/L(11.0mg/dl,5.5mEq/L)为高钙血症。
当血钙高于或等于3.75mmol/L(15.0mg/dl,7.5mEq/L)时称为高钙危象(也有认为高于14mg/dl或高于16mg/dl者),系内科急症,需紧急抢救。
Fisren等在62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于32月内发现有644例病人血钙高于2.7mmol/L,以后前瞻性研究又在12个月内发现159例高钙血症,在803例中24例病人血钙高于4.0mmol/L(16mg/dl占2.99%)。
目录词语解释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高钙血症的治疗原则和措施如下词语解释血钙浓度高于或等于2.75mmol/L(11.0mg/dl,5.5mEq/L)为高钙血症。
当血钙高于或等于3.75mmol/L(15.0mg/dl,7.5mEq/L)时称为高钙危象(也有认为高于14mg/dl或高于16mg/dl者),系内科急症,需紧急抢救。
Fisren等在62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于32月内发现有644例病人血钙高于2.7mmol/L,以后前瞻性研究又在12个月内发现159例高钙血症,在803例中24例病人血钙高于4.0mmol/L(16mg/dl占2.99%)。
病因和发病机理约90%的高钙血症是由于恶性肿瘤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表59 -1)。
恶性肿瘤:约10%~20%的肿瘤病人有高钙血症。
异源性PTH综合征又称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支气管肺癌、胰腺癌、肾癌和卵巢癌等分泌甲状旁腺素(PTH)或PTH样的多肽物质而致高钙血症。
已证实肺、前列腺和肾癌等分泌过多的前列腺素E而使骨吸收增加。
恶性肿瘤未伴骨转移者,如肾癌、胰腺癌、头颈部肿瘤、食管鳞状上皮癌、肺癌和子宫颈癌等能分泌溶骨因子,促使骨吸收,致血钙增高。
恶性肿瘤伴溶骨性转移,多见于乳腺癌、肾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溶骨性转移,大量骨质破坏,其释放出的钙超过肾和肠清除钙的能力。
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分泌破骨细胞刺激因子(osteoclast activatin g factor),促使骨溶解,引起血钙增高。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由于甲状旁腺肿瘤(约80%为腺瘤,3%为腺癌)和增生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素,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动员骨钙释放入血,近端肾小管对钙的回吸收增加,并间接促进肠钙吸收而形成高钙血症。
也见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I型和Ⅱ型)的。
原发性甲旁亢病人中约1.6%~6.8%血钙升达3.75mmol/L(15mg/dl)或以上,称甲旁亢危象。
表59-1 高钙血症的病因和发生机理(1)骨吸收增加恶性肿瘤(异源性PTH综合征、肿瘤未伴骨转移、肿瘤伴骨转移、淋巴系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甲亢、制动(2)肠钙吸收增加结节病、乳碱综合征(3)尿钙排出减少噻嗪类利尿剂(4)骨吸收和肠钙吸收均增加维生素D过量(5)骨吸收、肠钙吸收均增加、尿钙排出减少甲旁亢(6)其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特发性婴儿高钙血症、粘液性水肿、肢端肥大症临床表现不同疾病所致的高钙血症有各自原发病的临床表现,高钙血症的征象决定于血钙增高的程度和速度,主要有①消化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最常见,伴有体重减轻,便秘、腹胀、腹痛。
高钙血症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均增加。
②泌尿系:高钙血症时,肾浓缩能力降低同时有溶质性利尿,病人有多尿、烦渴、多饮。
长期高尿钙可致肾钙盐沉着而发生肾结石,钙化性肾功能不全,进而发展为尿毒症。
脱水是常见的,由于摄入不足、严重呕吐和多尿等困素所致。
③神经系:可损害神经传导,轻者情绪低沉。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和表情淡漠等。
重者有嗜睡、恍惚、幻觉、妄想、低张力、低反射、深腱反射消失、僵呆,甚至昏迷。
Wilkins提出每例原因不明的昏迷病人都应急测血钙,排除高钙危象的可能。
④心血管系:高钙血症可增强心脏收缩,影响心脏传导,有心动过速或心动徐缓,心律紊乱,传导阻滞,心电图示Q-T间期缩短,T波增宽,血压轻度增高,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⑤钙沉着于组织器官:眼的钙沉着多见于前房、球结膜和角膜,为白色的微细结晶沉着,急速发生时球结膜充血、角膜混浊。
钙也可沉着于肾、血管、肺、心肌、关节和皮肤软组织等。
总之当血钙高于或等于3.7 5mmol/L时,多数病人病情迅速恶化,十分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死于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
治疗一般治疗为限制钙的摄入,补充足量水分,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治疗肾功能衰竭等。
通常采用0.9%生理盐水静脉点滴,它可补充血容量纠正脱水,又能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钙,随着尿钠排出增加,尿钙的排出亦增加。
针对病因治疗原发性疾病,恶性肿瘤引起的严重高钙血症可静脉或口服磷制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维生素D过量者停用之,必要时加服激素;结节病、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用激素治疗。
高钙血症的治疗原则和措施如下(一)预防钙的吸收减少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停用维生素D和钙剂。
如已用大量维生素D者可服强的松。
(二)增加尿钙的排出尿钠和尿钙一起排出,轻者增加口服液体量和含氯化钠的饮食。
重症大量补充NaCI 200ml/h静脉点滴。
速尿20~100mg,每2~6 h一次静脉注入(最大量1000mg/d),它可作用于肾小管抑制钠和钙的再吸收。
禁用噻嗪类利尿剂。
谨防液体过量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应监测血钾和血镁,注意低血钾和低血镁发生,必要时补充钾和镁。
(三)减少骨吸收和增加骨形成皮质激素对维生素D中毒、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淋巴瘤、白血病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均有效,强的松每日40~8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