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和趋势

我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和趋势

我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和趋势1.概述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各种电子商务技术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已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其带来的巨大的市场和潜在的商机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毫无疑问,电子商务已成为了全球商业和贸易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国电子商务起步于1997年,当时以IBM为首的一些IT企业率先把电子商务的概念引入中国,激发了一批创业者的兴趣,他们注册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站,成为了第一批电子商务服务商。

之后的几年里,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国电子商务曾一度进入了冰冻时期,只到2003年,“非典”的发生掀起了一股网络购物的热潮,中国电子商务才出现了新的转折,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开始走向了盈利的道路,之后网络支付安全技术的逐步完善更是把这一热潮推向了新的制高点。

根据艾瑞《2009年中国互联网市场年度总结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2483.5 亿元,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更是有望突破1 亿,电子商务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743 亿。

而在2010年,仅仅第一季度其市场整体交易额规模就达到了10152.7亿元,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单季交易额突破千亿元,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创造的市场价值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

2.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2.1 中国各省市信息化水平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点,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今天,无疑也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导致了中国各城市城市经济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发展都不一样,特别是东部和西部、远海和内陆都有着明显的差距。

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又极度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水平,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城市电子商务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别。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发布的《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可以把我国28个省区划分4个区域带,如下表:表1.1 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2.2 各地区主要城市电子商务水平(1)信息化水平第一类地区信息化水平第一类地区,即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拥有着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其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些地方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和长期的国家政策的支持,信息建设一直走在中国的前列。

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为北京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80%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都集中在北京,仅2007 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就已超过1610 亿元;B2B 采购额达到465 亿元,电子商务正逐步将北京推向了世界城市的行列。

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城市的上海,其电子商务发展较快,聚集程度也较高。

,在2007年,约1/3 以上的企业就已经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企业间商贸活动,电子商务交易量大约占总体商业规模的12%左右,电子商务交易额2407.3 亿元,B2B 交易额突破2000 亿元,上海市是国内最活跃的电子商务城市,其也是全国网络购物最为普及的城市。

(2)信息化水平第二类地区信息化水平第二类地区,即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互联网普及率也较高。

该地区大部分的省份都是沿海省份,这些省份有着较好的地理优势和国家政策的优先支持,其便利的交通环境和广阔的对外市场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温床。

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港和工业城市,还是首都的门户,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是首批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确定的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早在2000年,天津就启动了“11511”工程。

2009年10月天津开办了首家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客来宝”网,目前已吸纳各类商业企业加盟会员70余家,网上展销商品共计18大类10万余种,网站高峰期日点击率超过8000次。

截至2009年1 1月底,“客来宝”的各个网上商店已累计实现销售额4 08亿元。

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授予杭州市唯一的“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称号,充分说明杭州电子商务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据2008年数据显示,杭州的电子商务企业近200家,拥有阿里巴巴和网盛生意宝两个全国最早的电子商务上市公司。

电子商务服务年收入达到40.02亿元,2009年1-5月,电子商务服务收入16.91亿元。

(3)信息化水平第三类地区信息化水平第三类地区,即信息化水平中等的地区,该地区大部分的省市都是出于中部地区,这些地区一般都是老工业城市,行业结构陈旧,融资渠道窄,这几年由于国家大力重视下状况才有所改善,其电子商务目前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或缓慢发展阶段。

成都,是西部的中心城市,无论是经济实体、基础设施还是应用环境、科技实力都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据2009年统计,全市约15%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网站,企业网站总数约为34000个。

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纷纷进入成都,约14%的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B2B网上贸易。

此外,本地化行业B2B网站逐渐辐射全国,九正建材网全国注册会员38万,铁合金在线全国注册会员24万,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的交易平台。

2012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有望突破3000亿元,电子商务综合竞争力位居西部第一,走在全国前列。

(4)信息化水平第四类地区信息化水平第四类地区,即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该地区一般都属于西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信息化水平一只较低,电子商务发展也较为缓慢,目前只有少量的省会城市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3.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1).城市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城市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数字鸿沟。

针对各城市的电子商务水平,互联网周刊2009年曾开展了“2009年网商城市竞争力排行TOP100”评选,针对国内625个城市,分别从电子商务交易量指数、电子商务渗透指数、创新指数、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和产业环境优势指数5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评价。

在位居前十的上榜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广州、北京、深圳、厦门、重庆、青岛、大连、南京,显然这些城市70%的城市有都属于沿海城市。

如果进一步对上榜所有城市其所属省份进行统计,我们则可以发现仅仅浙江、江苏、广东、上东、福建5省的上榜城市就占据了本次评选结果的65%。

而云南、四川、陕西、山西、辽宁、江西等中部省(自治区)基本上只有省会城市上榜,而更偏远的青海、甘肃、宁夏、西藏、贵州等省(自治区)则无上榜城市。

(2).全国城市电子商务总体发展较为缓慢,大部分地区都面临发展“瓶颈”。

近年来,中国城市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成就基本仅限于沿海少数地区,而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而言处于信息化总体水平依旧处于较低阶段,电子商务发展发展受到了多因素的限制,我国城市整体的电子商务建设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①电子商务基础和配套设施都不完善。

对于我过大多数城市而言,由于受经济发展程度和信息化程度的影响,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就互联网普及率一项来看,2009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品均值为28.9%,而其中就有21个省低于这个水平,普及率最低的贵州省仅为15.1%。

此外,缺乏有效的城市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对内陆城市来说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站的一个因素。

电子商务要发展,就必须有好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如果电子商务是一匹腾飞的骏马,那么基础设施建设就好比道路,如果路没修好,马再好也跑不起来。

②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不健全,网络支的安全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电子商务的安全和信用一直都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绝大部分不愿意接受网上交易的人,都是担心在交易过程中上当受骗,而绝大部分不愿意接受在线支付的人,则是害怕在支付过程中个人银行信息被泄露。

仅仅由于这两个原因电子商务失去了很大一批客户,因此,加快制定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的相关政策法规,尽快确定相关的技术标准,是当前城市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首要任务。

③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较少。

首先,内陆地区由于其地理区位的原因,人们传统观念极强,对新事物的接纳速度要明显比沿海地区慢,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的购物理念,对人们的消费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在内陆地区,由于网络普及率较低,网络的应用程度也不高,人们应用电脑的领域一般局限于娱乐和工作,对电子商务一直都没有清晰的认识。

(3).经济城市群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的基点。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经济为纽带的形成了很多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渤海湾城市群等等。

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一直保持着较为领先的地位,其原因在于,首先,这一地区有着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其次,它们已经构建了自己超便捷和低廉的物流体系,长三角城市群内的超低的物流成本为电子商务的实现提供了高效的载体;再次,也由于其开展电子商务历史较长,一定品牌效应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近年来,珠三角城市群也力图将自己打造为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环渤海完城市群也加快了信息群与合作。

城市群将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的基点。

4.中国城市电子商务的趋势(1).沿海地区将继续保持发展的领先优势。

由于沿海地区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开放的经济环境,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必会推动着电子商务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次,沿海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优秀的人才资源,是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提高提供,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最后,由于沿海电子商务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长期的实践,对于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并且在历史的发展中,其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由此看来,在一定的时期内,沿海地区的电子商务依旧会保持较快的发展。

(2).内陆地区的电子商务将也将会逐步得到的发展。

近几年,由于国家重视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很多关于投资中西部的优惠政策,大力促进了中西部内陆地区市场的开放,同时也为内陆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用电子商务开发中西部已被纳入国家计划。

2009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四川省商务厅和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了第三届网货交易会,标志着2300亿网货内销市场与中西部对接的管道被打通,中国的电子商务正逐步从发达城市逐渐延伸到中西部发展地区。

此外,中国的中西部内陆地区有着丰富的各种资源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利用城市优势发展有特色的电子商务,走与自身的主导产业、资源状况、消费水平等相适应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将会成为众多内陆城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首选。

在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电子商务,也将会更适合内陆城市自身的发展。

(3).城市群电子商务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动力。

电子商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进行贸易,因而它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促进大量城市的集群化和一体化,而这些当这些城市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原来所具有的一些发展优势(如:地理、资源和经济基础)往往会成倍的增加,而其一些发展成本(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成本)将会相对减半,其电子商务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范围将会扩宽,以城市群来发展电子商务将会加速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提高其影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