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政主体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地方行政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派出机关
行政公署
区公所
街道办事处
• • • •
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⑧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 ⑨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议事 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 • ⑩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
经过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构,就获得 行政主体资格
• 我国派出机构种类较多,如审计署驻各地办事处、 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财政所等。 • 经过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构,就获得了行政 主体资格,在授权范围内成为行政主体。 • 派出机构除行使所受职权外,也可行使所在机关 的职权。但行使所在机关的职权时,不能以自己 的名义行使,而应以所在机关的名义行使。代表 所在机关行使职权,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
• 在行政管理中,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很多,具体有以 下几类: • (1)行政性公司。 • (2)经授权的事业单位。 • (3)经授权的企业单位。 • (4)经授权的社会团体、群众性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
各类机关、机构、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
中央机关与机构 地方机关与机构
①各级人民政府 ②县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直属机 构、特设机构 ③三种派出机关(行署、区公所、 街道办事处) ④中央机关或机构依法设立的分 支机构 ⑤经授权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 ⑥特定条件下的综合执法机构
(一)条件: 1、相应组织应与所授权行使的行政职能无利害关系。 2、相应组织应具备了解和掌握与所行使行政职能有关的法 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 3、相应组织应具备所授权行政职能行使所需要的基本设备 和条件; 4、对于某些特别行政职能,被授权组织还应具备某些特别 的条件。
(二范围
1、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 委员会 2、行业组织 3、工青妇等社会团体 4、事业单位 5、行业性行政公司 6、有关的技术检验、鉴定机构 7、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
• 2.能以自己的名义开展行政活动。 • 3.能独立承担法律后果或法律责任。
小结:行政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
• (1)“权”。行政主体必须是享有行政 权的组织; (2)“名”。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以自 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3)“责”。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 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 我国现行的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 • 一类是职权性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 • 一类是授权性行政主体,即法律法规授权 的组织
• 三、行政主体的资格及确认 • (一)行政主体的资格 • 行政主体的资格要件包括组织要件和法律要件两 类: • 1.组织要件。行政机关的组织要件一般应包括以 下内容:
• ①行政机关的设立有法律依据,属于国务院行政 组织序列。 • ②行政机关的成立经有权机关批准。 • ③行政机关已被正式对外公告其成立。 • ④行政机关已有法定编制和人员。 • ⑤行政机关已有独立的行政经费预算。 • ⑥行政机关已具备必要的办公条件。
第一节
行政主体
• 一、行政主体概述 •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职权、能代表国 家独立进行行政管理并独立参加行政诉讼的组织。 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 • • •
1.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 2.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国家行政职权的组织。 3.行政主体有权代表国家独立行使行政权力。 4.行政主体能够独立参加行政诉讼。
• 二、行政主体的范围和种类 • (一)行政主体的范围 • 在实践中,行政主体的范围十分广泛。具体地说, 行政主体包含以下十类: • ①国务院。 • ②国务院组成部门。 • ③国务院直属机构。 • ④经国务院授权的办事机构。 • ⑤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中央行政机关 国务院 国务院各部委 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务院办事机构
• 行政优益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 构成: A.行政优先权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 权时依法所享有的种种优惠条件。主要 包括: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和 推定有效权。 B.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行政主 体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 物质条件,行政主体具有享受这些条件 的资格和可选择性。
行政职权
派出机构与派出机关都属于行政机关的 派设性组织,但二者有严格区别。
• 第一,它们的设立机关不同。派出机关是由各级 人民政府设置的;派出机构则由各级人民政府的 职能部门设置。 • 第二,它们的职能范围不同。派出机关的职能是 多方面的或综合性的,相当于一级政府;派出机 构则只限于管理某项专门的行政事务。 • 第三,它们的主体资格不同。派出机关在法律上 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是职权行政主体, 且是地域性行政主体;派出机构则只能成为授权 行政主体,且只能是公务性行政主体。
第三章
行政主体
案例:
2002年8月21日,徐州市泉山区城市管理局执 法人员以陈某擅自占用道路经营冷饮并影响市容 为由,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的名义,扣押 了陈经营用的冰柜等物品。陈不服,认为城市管 理局和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政府扣押财产的行政强 制措施违法,于2003年1月6日向江苏省徐州市中 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本案的焦点之一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挥 部是否具有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泉山区人民政 府是否应该作为本案的被告?
• 在大多数情况下,行政主体为依法享有行政职权 的行政机关,比较容易确认。但在以下几种特殊 情况下,行政主体的确认较为复杂,有待明确。 • 1.行政授权中的行政主体。在实践中,行政授权 不够规范。有法律、法规授权,也有规章授权。 按照行政主体理论,行政机关外的组织经法律、 法规和规章授权后成为行政主体。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二)地方行政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派出机关
行政公署
区公所
街道办事处
(三)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 (四)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授权组织
一、概念
指依具体法律、法规、规章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 的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
二、被授权组织的条件和范围
与其他几个概念的区别: 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 2、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3、行政主体与行政机构
• (二)行政主体的资格条件
• 1.拥有行政权力。
• 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 (1)行政职权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 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权能。 行政职权分为固有职权和授予职权。 • (2)行政优益权 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 履行职责,赋予行政主体职务上或物质上的许 多优益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优益条件的资 格和可选择性便是行政优益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 •
第91条: 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 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 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 (三)行政主体的地位 • 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在行 政法上,行政主体的地位包括两部分: • 1.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组织中的地位。 • 2.行政主体在对外管理中的法律地位。行政主体 在对外管理中的法律地位是其权利义务的综合体 现。
派出所的法律地位
• 在我国行政序列中,派出所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即 公安部门的派出机构,是 市公安机关派出具体负责一地 治安管理工作的基层机构,行使公安机关的部分权力。 • 派出机构一般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只有法律、法规授 权时才能在授权范围内独立行使行政职权。《治安管理处 罚法》授予了派出所有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以警告、 500元以下罚款的权力。也就是说,它只对其在治安管理 领域内作出的警告、500元以下罚款行为独立承担责任, 它所作出的其他行为,由于没有法律的明确授权,仍应视 为其派出的公安机关的行为,由公安机关承担法律后果。 一旦引起争议,由公安机关应诉,作为被告。 • 本案中,原告先以派出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是不合乎法 律规定的,因此,人民法院依法告知其作出变更。
临时机构经行政法律、法规的授权,也可 成为行政主体
• 临时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设立的,协助其处理 某项临时性行政工作的组织。如国务院就曾设有 国家防汛救灾指挥部、经济鉴证类清理整顿领导 小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等临时机构。 • 临时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经行政法律、 法规的授权,也可成为行政主体。如中央职称改 革领导小组和省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职称改革领导 小组,就曾被授权为行政主体。
• 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成为行政主体的情形 有如下两种: • 1.法律、法规设立的专门性内部机构。 • 2.法律、法规授权的内部机构。
内部机构在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 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 如《商标法》授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内设的 商标局以行政主体资格,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 理工作;《专利法》授予国家专利局内设的专利 复审委员会以行政主体资格,主管全国的专利管 理工作。 • 此外,各级交通部门内设的航政机构和高速公路 管理机构; •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内设的交通警察大队和消防监 督机构等,都已被有关法律、法规授予行政主体 资格。
三、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
(一)被授权组织在行使法律、法规、规章所授行 政职能时,是行政主体,具有与行政机关基本相 同的法律地位; (二)被授权组织以自己名义行使法律、法规、规 章所授职能,并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职能的行为 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三)被授权组织在非行使行政职能的场合,不享 有行政权,不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①地方政府办公机构、办事机构 ②未经授权的内设机构、派出机 构 ③未经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
非政府组织与个人
①被授权的企业组织 (如公用事业单位) ②被授权的事业单位 (如高等院校) ③被授权的社会团体 (如某些行业协会) ④被授权的基层群众 性自治组织(如村居 委会)
是主体
①国务院 ②国务院组成部门 ③国务院直属单位和特设 机构 ④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 机构 ⑤经授权的内设机构 ⑥经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