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宣教

社区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宣教

社区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宣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越来越充裕,并且我们国家实现计划生育,大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儿童物质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问题已经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这个问题刻不容缓。

肥胖病(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积存过多所致疾病。

儿童肥胖病会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并成为成年后心脑血管等严重疾病的前趋基础,为更好地了解社区儿童肥胖病的发病状况并针对性地做好社区健康教育,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我们决定对社区儿童作了肥胖现状调查,并在调查结束后,针对患病率及原因进行健康宣教。

开展社区儿童保健护理。

具体方案如下。

1 调查资料
1.1 对象及方法
1.1.1 对象金花街社区逢源街社区的儿童
1.1.2 方法我们于2011年6月~8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两个社区进行调查每个儿童。

开始前,根据肥胖儿童标准,制订调查方案,再与各小区居委会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及方法。

调查进行时采取上门实地调查及测量体重,调查结果,按标准进行统计学处理。

1.2 调查内容
1.2.1 营养因素肥胖儿童是否爱食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家庭是否具有科学的膳食观念,儿童是否过多食用高糖,高热量食物,学龄儿童3餐/d 是否规则与营养过剩的关系。

在哪个年龄段中,儿童开始肥胖及导致肥胖
1.2.2 遗传因素父母肥胖者子女肥胖病发病率的概率,探索肥胖与遗传因素及家庭生活习惯有关。

1.2.3 社会因素家长对肥胖的观念:家长是否片面地认为孩子愈胖愈健康,而且相互之间攀比,是否存在社会上重男轻女传统旧观念,对男孩更易宠爱,尽量满足饮食欲望,缺乏科学育儿知识,男孩与女孩患肥胖病的比例等。

1.3 调查结果分析
1.3.1 肥胖程度诊断方法(体重测量法)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超过标准体重10%~2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可诊此为肥胖病,目前我国常用体重评价标准中肥胖分度按超出标准体重(年龄×2+8)划分:轻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20%~30%,中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30%~50%,重度肥胖为超出标准体重50%以上。

根据以上标准,统计出该区儿童的肥胖程度
2 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病,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针对肥胖病病因,对社区儿童及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1 宣教内容
2.1.1 儿童肥胖病的病因和预防对策。

2.1.2 儿童肥胖病潜伏的近期和远期危险肥胖儿童全身免疫力较正常儿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肥胖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造成社会交往能力障碍;肥胖儿童往往成为成年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前趋基础,从而提高其预防知识水平,积极防治小儿肥胖病。

2.2 预防对策预防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第1是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营养搭配,第2是加强体育锻炼。

2.2.1 肥胖儿童的饮食管理原则提供多样化食品,以蔬菜、水果、粮食为主,
选择瘦猪肉、牛肉、兔肉、鸭、鸡、海鲜、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食品,适当控制脂肪及糖类的摄入量,吃肉不要吃肥肉,吃鸡鸭不要吃皮,不要喝油汤,宜用清蒸、煮、凉拌的食物[2],饮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一日三餐的热能应按3:4:3比例供给,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并注意粗粮、细粮合理搭配,适当安排素食。

2.2.2 肥胖儿童必须强调体育锻炼早起,进行跑步,或父母陪着散步,做操,棋类等活动,并教育小孩适当做些扫地、搞卫生的劳动。

2.3 健康宣教形式
2.3.1 更好地配合社区护理开展健康宣教我们编发了一本《预防肥胖小常识》其内容有肥胖引起的原因及预防知识,在调查时分发给每位家长,以期达到预期的宣教效果。

2.3.2 建立肥胖儿童健康档案动态观察肥胖儿体重,发育营养状况,心肺功能,心理状态,饮食管理,每月1次上门家访,详细记录。

2.3.3 召开各种座谈会组织护士走出医院到各居委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儿童会、肥胖患儿会,进行预防小儿肥胖病知识座谈,专题讲座,社区现场解答,营养指导和体育锻炼的方法及好处等,同时根据肥胖儿童调查表中记录电话号码,经常打电话给其父母询问儿童肥胖情况。

父母也可随时打电话与我们联系,咨询有关问题。

2.4结果评估与调整:随访前后肥胖儿童的体重差异,评估调查情况及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效果,即使调整护理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