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
发表时间:2011-06-29T14:53:42.167Z 来源:《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廖小明
[导读] 语音、语调。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其最本质的物质外壳是语音、语调。
江西会昌二中廖小明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前广大师生所关心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排除影响听力理解的障碍
1.语言障碍
(1)语音、语调。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其最本质的物质外壳是语音、语调。
学习语言,如果语音不准,又不能正确把握语调,就会失去一定的辨音能力,这势必影响整体的听力理解。
所以,语音问题在听力教学中不可忽视,尤其是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强化语音训练对提高听力水平更是尤其重要。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辨别相似音素之间的区别,过好音标关,同时,选择适当的录音材料进行模仿、跟读和听写等练习,培养学生对语流中的连读、同化、不完全爆破、弱读、重读、升调、降调等一些语音、语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语速的适应性。
教师还可以选用英美人士的对话录音材料,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技巧,培养语感,熟悉、模仿标准的英语对话和朗读;同时,分析说话者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态度、情感和隐含的内容。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对听力产生的困难体现在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方面。
许多人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
诚然,多听是提高听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听的次数多少,它还与听者的英语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词汇量是英语知识的基础,若没能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即使在听的过程中能模仿听到的声音,但却无法把它与所代表的词汇联系起来,便失去对词义的了解,以致影响整体听力理解的水平。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如英语复合句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而汉语通常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语序,在阅读时可以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但听音过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在瞬间内完成。
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规律性,从而提高正确理解句子和段落乃至语篇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心理障碍
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学生的心理因素对听力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听力的必要条件。
如果听音时积极主动,充满信心,不带任何心理负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者的正常水平。
急躁是影响听力的大敌。
开始时由于听懂的较少,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进而出现连锁反应:急躁——思想分散——自责、抱怨——导致听力失败。
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上对听力材料的难度作适当调整,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逐步完全,由单项听到综合听,使学生逐步适应。
同时应向学生指出,只有稳定情绪,持之以恒,经过大量多次地听,自然会产生效果,另外,还必须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应正确对待所碰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自控能力,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3.文化知识障碍
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一种对本民族背景文化的了解和自我认同。
因此,要提高听力,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尽可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影响听力的主要障碍。
语言、心理和文化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二、提高听力水平的训练策略
1.课堂教学中的听力实践
训练学生的听力要与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多得到听的机会,以弥补由于缺乏英语环境而造成的接触机会不足。
(1)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除了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外,如问候、指示、解释练习的步骤、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地解释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句型结构和语法现象等,高中教材中有不少简单易用的语法用语,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词汇、句子、句型和习惯表达法等进行英语组织教学,使学生易懂,注意力集中,以产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听力水平。
(2)用英语进行课文整体教学
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语言讲解和句子分析,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听说贯穿整个课文教学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又能营造课堂的英语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听老师讲解生词、介绍课文、做口头回答问题练习、听课文录音、复述段落或课文等。
这样就使以听为基础的听、说、读贯穿整个堂课。
(3)听写
3)听前预测,紧扣与试题有关的内容
目前,高考所采用的听力试题都是听录音后选项的形式,先阅读题干和选项,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及其重点之所在。
学生要充分利用各段对话之间的停顿时间,掠读一遍题干和全部选项,分析对比各选项的不同之处,先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选项是姓名、地名、数字、日期等,就要全力抓住这些容易混淆的部分,在听音时注意分辨并加以判断。
对于与选项无关的内容,只须听出大意就行,即使有些地方没能听懂也无关大局。
要解答这两道试题,只要了解整段对话的背景,以及与该两题关系较密切的内容。
主要是在对话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如关于taxi的颜色和付小费(tips)的事,都与答题无多大关系。
(4)边听边记录主要信息
较长的对话或独白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尤其一些关键词语往往较易混淆,即使听得清楚、听得准,但是由于材料信息量较大,该记的东西较多,过后便没能准确地回忆起来,如表示时间、日期、年龄、价格、距离的数字,或是地名、人名等。
这时可以用笔在试卷的空白处以阿拉伯数字或符号的形式记下,以便加深印象,有助于判断、选择正确答案。
(5)培养良好习惯,克服紧张情绪。
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听力非常重要。
在听音过程中,有相当
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汉语先经过“心译”的中间过程,这无形中增加了理解的中间环节,要跟上语流就会产生困难。
这种不良习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逐步克服。
平时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
在听音过程中,对听不懂的词句或不会做的题目暂时放过,不要耗费时间去苦思冥想,切忌因急躁而影响后面的内容和试题。
因此,保持轻松、沉着的心态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