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言语理解成语填空高频成语整理(一)
2020.01.10
(一)
“取而代之”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越俎代庖”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
“鸠占鹊巢”指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
(二)
“循序渐进”指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
“寻根究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
“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三)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一劳永逸”意思是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现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四)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口是心非”是指口中所言说的与心中所思想的不一致
(五)
“敷衍了事”是指对一件事情不认真,草草了事,强调的是做事的态度不好
“粗制滥造”指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六)
“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坚不可摧”一般用来形容精神、意志等坚固不可动摇
“根深蒂固”一般用来形容观念、思想等坚固不可动摇
(七)
“急功近利”是指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斤斤计较”是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急公好义”是指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患得患失”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八)
“心无旁骛”是指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心无二用”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心怀大局”指有大局观、大局意识
(九)
”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鄙视或厌恶的态度
“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
(十)
“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不言自明”指不用说话就能明白,指道理很浅显
”毋庸讳言”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
(十一)
“守望相助”指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也比喻利害相同(十二)
“上行下效”是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人云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十三)
“嗤之以鼻”,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冷嘲热讽”,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疾言厉色”则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口诛笔伐”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十四)
“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寡不敌众”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势单力薄”人少而力量不足
(十五)
“点铁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十六)
“如履平地”像走在平地上一样。
比喻从事某项活动或某些事情十分轻易
“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十七)
“因循守旧”意思是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刚愎自用”意思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十八)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
(十九)
“徒有其表”指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华而不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二十)
“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此起彼伏”形容事物发展变化不断
(二十一)
“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于事无补”指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捉襟见肘”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顾此失彼”意为顾了这个,失了那个
(二十二)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