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等教育研究所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
录 一、前言 (1)
1.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依据 (1)
2.研究目的 (2)
3. 研究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2)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2 课 题 名 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薪酬管理》课程理实一体
化开发与实践
立 项 时 间
2014年3月 课题主持人
高岩 承 担 单 位
工商管理学院 完 成 日 期 2014年11月
三、研究的实施步骤 (2)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2)
1.研究内容 (2)
2.研究结论 (2)
五、问题和讨论 (5)
六、参考文献 (5)
一、前言
1.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依据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其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该有别于传统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教学模式。
目前,一般本科院校《薪酬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方面的灌输,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因其动手操作能力的不足,难以满足实践中用人单位对薪酬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
当然,也有少数本科院校对《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但这种做法只是在传统《薪酬管理》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上课时量十分有限的实验课程来做补充,并未能真正实现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一体化的效果。
因此,《薪酬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势在必行。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之间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普遍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集教、学、做于一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是目前职教界公认的专业课教学最佳模式之一。
2、研究目的
调查分析当前国内外高校《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出一套适合我院办学特色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特点的《薪酬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尝试基于体验式教学《薪酬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3、研究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二、在体验式教学理念引导下,“薪酬管理”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力求体现主体性、亲历性、趣味性的特点,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更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奠定基础。
体验过程中,学生主动运用思维和情感去感受和体验,不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提升了自主学习、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等多项综合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