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课件ppt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课件ppt

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形象解析
课前趣味时光
①这首词刻画了哪几种人物形象?② 八个“经量”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刻画了宰相、臣僚、太守三 种人物形象。②前两个“经量”,揭示了 宰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独断专横的性 格特征;三、四两个“经量”刻画了臣僚 看宰相眼色行事,争上奏章、附和捧场的 奴才相;五、六两个“经量”揭露了太守 趋炎附势的轻狂行为;末两个“经量”是 对宰相乃至皇帝的绝妙讽刺。
(1)什么形象——特征、身份 塑造了一个××(性格、情感、心境、身份)的形象
(2)简析形象 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简析,有时点出表达技巧
(3)形象的意义——情感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感情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 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总括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
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
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
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
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 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 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 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 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 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 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 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不是本诗表现的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 塑造的诗人形象。
【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 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 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概括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分析形象的 基本特征
诗歌描写了一个矢志报国却被闲置不用
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
马”来表现作者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
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
课堂演练(二)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这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 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悠然漫步于郊野, 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隐逸者的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 呈现的是一个倚杖在近郊漫步,在阵阵秋寒中带着 老之将至的怅愁的老者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 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 “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 且答非所问。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身份特征)
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
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具体分析)
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点明意义)
课堂演练(一)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4分)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 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 频倚阑干不自由。(注:“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
参考: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
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
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人物形象鉴赏题
如何规范作答?
解题步骤
答 案 构 成:
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 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内心充满“离恨”的思妇形象 。 ②她“眼底”充满了“离恨”,心中肝肠寸断,明知视线
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 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离恨之深、 相思之切 。
③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思妇的无限悲伤也表达 了作者对思妇的深切同情。
描①写知,人表论现世了他,的关高注洁背不景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 行②踪抓的抒叙情述主,侧人面公烘的托语了言陆、鸿神渐态的、潇动洒作疏、放心。理作者、通年过龄陆。 鸿③渐注这意一细形象节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④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08湖北卷】14、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
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
思想感情。
总结
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 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 歌 鉴 赏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
形象。前四句通如过对何陆分鸿渐析幽人僻物、高形雅象的?隐居之地的景物
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
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
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自己壮志未酬、报
国无门的感慨。
指出形象的意义
典题示例(一)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