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物化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系统温度恒定的变化中,系统与环境之间(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 )2、若规定系统吸热为正(Q>0),放热为负(Q<0),系统对环境做功为负(W<0),环境对系统做功为正(W>0),则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为:(A ) ΔU= Q -W (B ) ΔU= Q +W(C ) ΔU= W -Q (D ) ΔU=-Q -W ( )3、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ΔU =0 (B )W =0 (C ) Q =0 (D )ΔS =0 ( )4、1×10-3kg 水在373K 、101325Pa 的条件下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热力学函数变量为1U ∆、1H ∆和1G ∆;现在把1×10-3kg 水(温度、压力同上)放在恒温373K 的真空箱中,控制体积,使系统终态蒸气压也为101325Pa ,这时热力学函数变量为2U ∆、2H ∆和2G ∆。
这两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为:(A )1U ∆>2U ∆,1H ∆>2H ∆,1G ∆>2G ∆(B )1U ∆<2U ∆,1H ∆<2H ∆,1G ∆<2G ∆(C )1U ∆=2U ∆,1H ∆=2H ∆,1G ∆=2G ∆(D )1U ∆=2U ∆,1H ∆>2H ∆,1G ∆=2G ∆ ( )5、25.0g 乙醇在其正常沸点时蒸发为气体,乙醇的蒸发热为 857.72Jg -1,故该过程的ΔH 为:(A) 39.5 kJ (B) 21.4 KJ(C) 19.8 kJ (D) 4288.6 kJ ( )6、封闭系统中,若某过程的R W A =∆,应满足的条件是:(A )等温、可逆过程 (B )等容、可逆过程(C )等温等压、可逆过程 (D )等温等容、可逆过程 ( )7、 因为焓是状态函数,所以其值由状态决定。
当系统从状态Ⅰ(T 1, p 1,V 1)经过变化到状态Ⅱ(T 2, p 2,V 2)时,下述哪个结论正确?(A )0>-=∆I ∏H H H (B )0<-=∆I ∏H H H(C )0≠-=∆I ∏H H H (D )H ∆不一定为零 ( )8、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错误的?(A )热不能自动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而不留下任何变化。
(B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他变化。
(C )一切可能发生的宏观过程,均向着隔离系统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D )绝热过程中Q = 0, 所以ΔS = 0。
( )9、在下列热机中,不能用η=(T 2-T 1)/T 2来表示其热机效率的是:(A) 工作在两热源之间的可逆卡诺热机(B) 工作在两热源之间的任一可逆热机(C) 以水蒸气为工作物质的可逆卡诺热机(D) 所有实际工作的热机 ( )10、恒温下,将压力为p 的0.8mol 氮气和压力为p 的0.2mol 氧气混合为压力为p 的混合气。
若设氮气和氧气均为理想气体,则其熵变应为何值?(A )S ∆=0 (B )S ∆=0.4184 J·K -1(C )S ∆=0.8368 J·K -1 (D )S ∆=4.184 J·K -1 ( )11、某理想气体的40.1/==v P C C γ,则该气体为几原子气体分子?(A )单原子 (B )双原子(C )三原子 (D )四原子 ( )12、某理想气体的667.1/≈=v P C C γ,则该气体为几原子气体分子?(A )单原子 (B )双原子(C )三原子 (D )四原子 ( )13、单原子理想气体的m V m p nC nC ,,-应等于:(A ) n R (B ) R (C ) 3nR (D ) 5R ( )14、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盛满水,将一电炉丝浸于其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若W >0,Q = 0,ΔU >0,则选取的系统是:(A ) 电炉丝 (B ) 电炉丝和水(C ) 水 (D ) 电炉丝和电池 ( )15、在100℃、p 下,1mol 水蒸发为100℃、p 下的水蒸气,则该过程的G ∆为下述哪个结论?(A )大于零 (B )小于零(C )等于零 (D )不确定 ( )16、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系统的熵变sys S ∆及环境的熵变sur S ∆应为:(A )sys S ∆>0,sys S ∆=0 (B )sys S ∆<0,sys S ∆=0(C )sys S ∆>0,sys S ∆<0 (D )sys S ∆<0,sys S ∆>0 ( )17、 以下四组等式中,正确的是:(A )P T G )(∂∂=-S 、()T G V P ∂=∂ (B )P T G )(∂∂=S 、T VG )(∂∂=P (C )P T A )(∂∂=S 、 ()T A V P ∂=∂ (D )V T A )(∂∂=-S 、T V A )(∂∂=P ( )18、298K 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θm f H ∆(A )大于零 (B )小于零(C )等于零 (D )不能确定 ( )19、2 mol 理想气体 B 在300 K 时等温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则ΔS(J.K -1)等于(A) -5.76 (B) 3.31 (C) 5.76 (D) 11.52 ( )20、下列物理量①U m 、②C p 、③H 、④V 、⑤T 属于强度性质的是:(A )③ ⑤ (B ) ① ②(C )① ⑤ (D ) ② ④ ( )21、当以 5mol H 2气与 4mol Cl 2气混合,最后生成 2mol HCl 气。
若反应式写成:H 2(g) + Cl 2(g) = 2HCl(g)则反应进度ξ为:(A ) 1 mol (B ) 2 mol (C ) 4 mol (D ) 5 mol ( )22、在 100℃ 和 25℃ 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A) 100 % (B) 75 %(C) 25 % (D) 20 % ( )23、下列各量何者是偏摩尔量?(A ))(,,)(B C C n V S B n U ≠∂∂ (B ))(,,)(B C C n p S Bn H ≠∂∂ (C ))(,,)(B C C n V T B n A ≠∂∂ (D ))(,,)(B C C n p T B n G ≠∂∂ ( ) 24、由纯液体物质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该过程中系统的:(A ) ΔS(混合)=0 (B ) ΔG(混合)=0(C ) ΔH(混合)=0 (D ) ΔA(混合)=0 ( )25、298K 、标准压力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dm 3(溶有0.5mol 萘),第二瓶为1dm 3(溶有0.25mol 萘),若以1μ和2μ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A )1μ=102μ (B )1μ=22μ(C )1μ=2/12μ (D )1μ=2μ ( )26、在298K 、标准压力θp =100kPa 下,纯水与少量乙醇构成稀溶液,水的摩尔分数98.02=O H x ,此时溶液中溶剂水和纯水的化学势之差*22O H O H μμμ-=∆为:(A ) -50.05J ⋅mol -1 (B ) 50.05J ⋅mol -1(C ) -9692.3J ⋅mol -1 (D ) 9692.3J ⋅mol -1 ( )27、 各种气体在标准状态时,具有:(A) 相同的温度 (B) 相同的压力(C) 相同的摩尔自由能 (D) 相同的化学势 ( )28、饱和溶液中溶质B 的化学势B μ与纯溶质B 的化学势*B μ的关系式为:(A )B μ=*B μ (B )B μ>*B μ (C )B μ<*B μ (D )不能确定 ( )29、糖可以顺利溶解在水中,这说明固体糖的化学势与糖水中糖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A )高 (B )低(C )相等 (D )不可比较 ( )30、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都未满)。
经过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 )A 杯高于B 杯 (B )A 杯等于B 杯(C )A 杯低于B 杯 (D )视温度而定 ( )31、298K 、标准压力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dm 3,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1μ;第二份溶液体积为1dm 3,苯的摩尔分数为0.5,苯的化学势为2μ;则:(A )1μ>2μ (B )1μ<2μ(C )1μ=2μ (D )不能确定1μ与2μ的大小关系 ( )32、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1)C B A 2=+ )1(θm r G ∆,)1(θK (2)C B A =+2121 )2(θm r G ∆,)2(θK 则对应于(1)、(2)两式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及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A ))1(θm r G ∆=2)2(θm r G ∆,)1(θK =)2(θK (B ))1(θm r G ∆=2)2(θm r G ∆,)1(θK =2)]2([θK (C ))1(θm r G ∆=)2(θm r G ∆,)1(θK =2)]2([θK (D ))1(θm r G ∆=)2(θm r G ∆,)1(θK =)2(θK ( ) 33、反应)(2)()(222g NO g O g NO =+的m r H ∆为负值,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采取下述哪个措施?(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C ) 降温升压 (D ) 降温降压 ( )34、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 A(g) + B(g) =C(g),若保持温度、压力不变,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 ( )35、某温度时,NH 4Cl(s)按式)()()(34g HCl g NH s Cl NH +→分解,分解压力等于P ,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θp K 为:(A) 1 (B) 1/2 (C) 1/4 (D) 1/8 ( )36、对于任一化学反应,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 θK RT G m r ln -=∆ (B ) θθK RT G m r ln -=∆(C ) θθK RT G r ln -=∆ (D ) θK RT G r ln -=∆ ( )37、在450℃下,HI 气体按式2HI(g)==H 2(g)+I 2(g) 分解达平衡,则系统的自由度等于:(A )1 (B )2 (C )3 (D ) 4 ( )38、)(4s HS NH 和任意量的)(3g NH 及)(2g S H 达平衡时,有:(A )C =2,P =2,f =2 (B )C =1,P =2,f =1(C )C =2,P =3,f =2 (D )C =3,P =2,f =3 ( )39、压力升高,单组分系统的沸点将如何变化?(A )升高 (B )降低(C )不变 (D )变化趋势不确定 ( )40、当Clausius -Clapeyron 方程应用于单组分的液态转变为蒸气时,可以表示为2ln RTH dT p d m vap ∆=,则: (A ) p 必随T 之升高而降低 (B )p 必不随T 而变化(C ) p 必随T 之升高而升高 (D )p 随T 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 )41、相图与相律之间是什么关系?(A ) 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B )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C )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D ) 相图决定相律 ( )42、若 A 、B 二组分完全互溶双液系沸点-组成图具有最高恒沸点,则:(A ) A 和 B 所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B ) A 和 B 所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的负偏差(C ) A 和 B 所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D ) A 和 B 所形成的溶液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较大的正偏差 ( )43、若反应速率系数k的单位是dm 3.mol -1.s -1,则该反应是:(A ) 三级反应 (B ) 二级反应(C ) 一级反应 (D ) 零级反应 ( )44、反应A B →,当实验测得任意时刻反应物A 的浓度C A 与时间t 成线性关系时,则该反应为(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C )分数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 )45、某反应的速率系数的单位为:(浓度单位)-1•(时间单位)-1,则该反应为:(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零级 ( )46、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的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B )基元反应是“态-态”反应的统计平均结果(C )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D )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 )47、根据过渡态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的活化能a E 与活化焓θm r H ≠∆之间的关系是:(A) θm r a H E ≠∆= (B) RT H E m r a -∆=≠θ(C) RT H E m r a +∆=≠θ (D) RT H E m r a /θ≠∆= ( )48、表述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Arrhenius (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A )一切复杂反应 (B )一切气相中的复杂反应(C )基元反应 (D )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 ( )49、按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D C B A +→+2的速率方程可写为:(A ) ][][2B A k r = (B ) ]][[B A k r =(C ) 2]][[B A k r = (D ) ]][[D C k r = ( )50、在简单碰撞理论,有效碰撞的定义是:(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 c(B )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 c(C )互撞分子的相对平动能在连线上的分量超过E c(D )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 c ( )51、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反应级数是个宏观的概念,其值为:(A )只能是正整数(B )可正、可负、可为零,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C )只能是0,1,2,3,······(D )无法确定 ( )52、已知某复杂反应的反应机理为:11k k A B -−−→←−−,2k B D E +−−→,则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 B dt是: (A) 12[][][]k A k D B - (B) 112[][][][]k A k B k D B ---(C) 112[][][][]k A k B k D B --+ (D) 112[][][][]k A k B k D B --++ ( )53、反应2O 3=3O 2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21332[][][]d O k O O dt--=,或者:21232[][][]d O k O O dt-'=,则速率系数k 与k '的关系是 (A ) k =k ' (B ) 3k =2k ' (C ) 2k =3k ' (D ) 1123k k '-= ( ) 54、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1)223O NO O NO +→+ (2)22O NO O NO +→+ ,其中NO 起的作用是:(A ) 总反应的反应物 (B ) 催化剂(C ) 反应的中间物 (D ) 既是反应物又是产物 ( )5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 )原电池的负极也是阴极(C )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原电池的正极也是阳极 ( )56、0.001mol •kg -1])([63CN Fe K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6.0×10-3 (B )5.0×10-3(C )4.5×10-3 (D )6.0×10-5 ( )57.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是:(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 ( )58、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D )简便易行 ( )59、在电解AgNO 3溶液的电解池中通过一定电流,电极就发生极化,那么:(A ) 阴极的电极电势减小 (B ) 阴极附近Ag +离子浓度增加(C ) 电解池电阻减小 (D ) 两极间电势差减小 ( )60、对于0.002mol •kg -1的24Na SO 溶液,其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b ±为:(A )3.175×10-3 (B )2.828×10-3(C )1.789×10-4 (D )4.0×10-3 ( )61、电池Pt p Cl a HCl p H Pt ),()()(,2212±的反应可写成(1))(2)()(2212±→+a HCl p Cl p H(2))()(21)(212212±→+a HCl p Cl p H ,则: (A )2,1,m r m r G G ∆=∆,21E E = (B )2,1,m r m r G G ∆≠∆,21E E =(C )2,1,m r m r G G ∆=∆,21E E ≠ (D )2,1,m r m r G G ∆≠∆,21E E ≠ ( )62、0.1mol •kg -12CaCl 水溶液,其平均活度因子219.0=±γ,则离子平均活度±a 为:(A )3.476×10-4 (B )3.476×10-2(C )6.964×10-2 (D )1.385×10-2 ( )63、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 )64、64、Kohlrausch (科尔劳乌施)经验定律)1(c m m β-Λ=Λ∞适用于:(A )弱电解质 (B )强电解质(C )无限稀溶液 (D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 )65、用铜电极电解 CuCl 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的现象为:(A ) 析出氧气 (B ) 析出氯气(C ) 析出铜 (D ) 铜电极溶解 ( )66、在298K 时,已知:3232,()0.771Fe e Fe E Fe Fe V θ+-++++==则反应:333,()Fe e Fe E Fe Fe θ+-++=是(A )-0.0363V (B )-0.331V(C )0.550V (D )0.0363V ( )67、电解时,在阴极上首先发生反应的是:(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 )68、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做电功时的热效应Q R 等于:(A )ΔH (B )(/)p zFT E T ∂∂ (C )(/)p zFE E T ∂∂ (D ) nEF ( )69、测定溶液的pH 值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它是(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 (D )氢离子选择性电极 ( )70、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 ( )A 1、4B 1、3C 2、3D 2、471、天空中的水滴大小不等,在运动中,这些水滴的变化趋势为:(A )大水滴分散成小水滴,半径趋于相等(B )大水滴变大,小水滴缩小(C )大小水滴的变化没有规律(D )不会产生变化 ( )72、通常所说的表面活性剂就是指当其加入液体后:(A )能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B )能增大液体的表面张力(C )不影响液体的表面张力 (D )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 )73、把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后,则有:(A) (/)T c γ∂∂<0,正吸附 (B) (/)T c γ∂∂=0,负吸附(C) (/)T c γ∂∂>0,正吸附 (D) (/)T c γ∂∂<0,负吸附 ( )7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B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 )75、对临界胶束浓度(CMC )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MC 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 )在CMC 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都有显著变化(C )在CMC 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 )达到CMC 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 ( )7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增溶作用特点的是:(A) 增溶作用与真正的溶解作用不相同(B) 增溶作用可降低体系的能量(C) 增溶作用使体系的稳定性降低(D) 当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达到“CMC ”后才会产生增溶作用 ( )77、朗格缪尔 (Langmuir)气~固吸附理论假设中错误的是:(A) 吸附速率与被吸附气体压力成正比(B) 吸附是多层吸附(C) 固体表面均匀光滑(D) 在一定条件下,吸附和脱附之间可以达成平衡 ( )78、对于化学吸附,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吸附是单分子层(B) 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C) 吸附热接近反应热(D) 吸附速度较快,升高温度能降低吸附速度 ( )79、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当在水中加入少许肥皂,则苯的溶解度:(A) 增加 (B) 减少(C) 不变 (D) 无法确定 ( )80、同温下,内径相同的两支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水和稀食盐水中,它们水柱高度的大小关系是:(A )h (H 2O)=h (NaCl); (B )h (H 2O)>h (NaCl);(C )h (H 2O)<h (NaCl); (D )不能确定 ( )81、同一固体,大块颗粒和粉状颗粒,其同一温度下溶解度哪个大?(A )大块颗粒大 (B )粉状颗粒大(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 )82、分别在两块玻璃和两块石蜡板间加入一定量的水,已知水对玻璃润湿,对石蜡不润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