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化压裂施工规范

酸化压裂施工规范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企业标准Q/XB KF02—20072007-03-01发布 2007-03-01实施QB酸化压裂施工规范前言酸化压裂施工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中的一项重要增产工艺,为了改善西北分公司酸化压裂作业施工条件与环境,保护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健康,保证储层改造作业成功,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开发处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陈朝刚张烨米强波耿宇迪焦克波本标准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代替2004版酸压/酸化施工规范标准(Q/XB KF02-2004)。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目次1 范围 (1)2 施工准备 (1)3 现场施工 (3)4 施工后返排 (3)5 施工资料录取及提交 (4)6 施工质量评价 (4)7 QHSE要求 (5)附录A(提示的附录) 酸压施工公报格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井酸化、酸压和压裂施工作业的一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西北分公司油田酸化、酸压和压裂施工作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的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Y/T5225-2005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SY/T 5127-2002 石油井口装置额定工作压力与公称通径系列SY/T 5323-2004压裂管汇与节流管汇SY/T 6137-2005含硫气井安全生产技术规定SY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人身防护安全管理规定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压裂利用各种方式产生高压,作用于储层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裂缝,可使井达到增产(注)目的的工艺措施。

3.2酸压由高压泵注入一定粘度液体(酸)致裂缝扩展,依靠酸液与压开的碳酸岩裂缝面作用产生凸凹不平的层面,由此保持裂缝,达到压裂的目的。

3.3酸化将配制好的酸液以高出吸收压力且又低于破裂压力的压力注入地层,借酸的溶蚀作用提高近井地带油气层渗透率的工艺措施。

4 施工准备4.1 施工井场及道路施工前对通往井场的道路进行勘察,确保道路畅通,保证施工设备顺利运往井场;施工井场应满足施工设备的摆放要求(井口一侧有50m×40m的平整井场)。

3.2施工井筒3.2.1固井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3.2.2根据井筒具体情况进行通井、刮削、洗井作业等,确保井筒畅通,洗井液干净。

3.3 施工管柱3.3.1 按设计要求准备施工管柱,其规格和钢级承压部件的额定工作压力大于施工作业最高压力,以满足施工要求。

3.3.2 下井工具入井前进行严格检查,使用封隔器时,套管平衡压力低于套管抗风压强度,同时应使封隔器所承压差低于封隔器的额定压力。

3.3.3 酸压施工管柱必须用标准的油管规过规,不合格者严禁入井;施工管柱丝扣必须按规范上扣,密封良好。

3.3.4 下封隔器酸压井在配液前必须进行验封。

3.4 井口及高压管汇3.4.1 井口按规范要求安装,按SY/T 5127-2002要求试压合格,阀门开关灵活,控制有效,并按工作流程开启或关闭。

3.4.2 高压管汇额定无裂纹、无变形、无腐蚀,壁厚符合要求。

探伤、测厚按SY/T 5225-2005 中规定执行。

3.4.3 高压管汇额定工作压力大于设计施工的最高压力,安装好后按SY/T 5323-2004整体试压,合格后方能使用。

3.4.4 井口装置应按设计要求用钢丝绷绳、四方采用地锚固定。

3.5工作液容器3.5.1 酸液必须用防酸容器配制、储放。

3.5.2 工作液容器不得有渗漏现象,出口闸门开关灵活,容器必须保持清洁。

3.5.3 工作液容器标明所盛液体名称。

3.6 施工设备3.6.1 施工设备配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6.2 高低压管汇系统密封性好。

3.6.3 数据采集系统能保证施工资料录取齐全准确。

3.6.4 数据采集系统必须1年校验一次,以保证其灵敏、准确。

3.6.5 施工设备应做好全面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6.6 应保证压裂机组发动机紧急熄火装置性能良好。

3.7 工作液配制要求3.7.1 工作液必须按设计配方配制。

3.7.2 工作液质量必须检测合格。

3.8 工作液运输运酸罐不得有渗漏现象,出口闸门开关灵活,装酸前必须清洗干净。

4 现场施工4.1 施工设备安装4.1.1 低压管汇安装每个工作液罐至少保证有一个出口与管汇连接,低压管线必须耐压不低于0.5MPa.每种液体上水管线数量必须满足施工排量要求。

4.1.2 高压管汇安装高压管线采用规格为φ88.9mm耐压不低于100MPa的硬管线,所有高压管线由壬头均应清洗干净并紧固。

4.1.3 仪表车应远离障碍物、视野开阔的位置,便于观测到高压区状况。

4.1.4 设备摆放时,施工设备距井口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4.2 施工作业现场应设明显安全标志,严禁烟火,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4.3施工现场由施工方召开施工分工和技术交底会要求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确施工程序,各岗位必须按规程操作,关键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确保施工质量(关键岗位指供液、数据采集、井口、高压岗位等)与安全。

4.4 排空试压压裂泵车排空及地面高压管汇试压,要求泵车排空彻底保证上水良好,地面高压管汇试压按SY/T5323-2004要求执行。

4.5 按设计泵注程序完成酸压施工。

4.6 关井口、卸压、拆卸施工管线。

5 返排5.1 残液返排5.1.1 按设计要求及时排液,并记录返排相关数据。

5.1.2 排液方式:如能自喷排液则自喷排液,停喷后采用人工强排措施。

5.1.3 返排率要求大于100%。

5.1.4 残液取样及残液分析当返排出顶替液量的1.5倍时取第一个液样,以后每隔50m3取一个样,要求每个液样不少于500mL,并作相关分析:液性(含油含水率)、颜色、残酸浓度或pH值、固体杂质含量、测定粘度、密度等。

5.2 求产交井6施工资料录取及提交6.1录取6.1.1施工井的基础资料6.1.2 施工管柱数据6.1.3 泵注方式6.1.4 工作液名称、配方、数量、粘度、液量;添加剂名称、比例及用量6.1.5 现场实际施工泵注参数及曲线酸压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记录压力、排量、油压、套压等资料,形成文本文件、要求1点/S的采样间隔。

6.1.6 排液资料(排液时间、排液方式、液量、返排液的分析资料)6.2 资料提交6.2.1施工队1日内提交全部原始记录、及数据电子文档。

6.2.2酸压施工总结附电子文档及时提交到相关单位。

7 施工质量评价7.1 酸压工作液评价7.2 施工参数与设计参数的符合率评价7.3 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评价7.4 施工资料评价8 QHSE要求8.1 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执行QHSE标准,并满足QHSE要求。

8.2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要求8.2.1 现场施工负责人应召开所有施工人员参加的安全会,进行安全教育。

8.2.2 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作业现场应穿戴相应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8.2.3 压裂施工作业时,所有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注意力集中,高压作业区内不充许人员来往。

非施工人员应远离施工现场。

8.2.4 施工作业应有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急预案以及人员的救护和撤离措施。

应明确现场施工负责人以及消防人员、救护人员的责任。

8.2.5含硫化氢的油、气、水井的施工作业按照SY/T 6137-2005执行。

8.3 施工有专人负责整个过程中的安全,防止H2S气体中毒,防H2S安全要求:施工现场设备、设施的布局应符合SY6277-2005《含硫油气田人身防护安全管理规定》及《西北分公司(局)H2S气体人身防护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

8.4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劳保护具上岗。

8.5 配酸现场和施工现场必须备苏打水。

8.6 井口采油树螺丝必须上紧,用地锚加固(固定井口钢丝绳必须采用5/8in以上的钢丝绳)。

8.7 施工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对井口及高压管线试压。

8.8 施工中发生管线刺漏时,必须等停泵后,先放压后整改。

8.9 施工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非有关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高压区。

8.10 施工中保证通讯联络畅通。

8.11 施工中消防器材必须齐备,乳化酸酸压必须有2部以上消防车戒备。

8.12 施工结束时,应先关井口卸地面管线压力后,再进行管线拆卸工作。

8.13 施工井场不得吸烟和出现其他火源。

8.14施工作业结束后对井场(作业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剩余残酸残液按甲方指定方式、指定地方排液,不得随意排放,以免造成井场及周边环境的污染。

XB KF02-2006附录A(提示的附录)*****井酸压施工公报施工单位:***************施工日期:****年**月**日*****井酸压施工公报施工日期:****年**月**日XB KF02-2006 一、基础数据二、酸压管柱数据三、入井液体配置数据四、酸压泵注数据XB KF02-2006施工情况说明:五、施工曲线要求提供原始数据电子文件:EXCEL格式及泵注阶段标注。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