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针临床实战解析
麦粒肿两例
❖ 14、女 , 20 岁, 左下眼睑红肿 , 有一个小疙瘩 2天,有反复发作 史。治疗:巽离坤。三天红肿基本消失,六次痊愈。
❖ 15、女, 26 岁,左上眼睑红肿,多天,有反复发作及手术史,左右 有多处瘢痕疙瘩。治疗:水火既济加艮。用3天红肿及小疙瘩消 失 , 但瘢痕没有消失。治疗6天痊愈。
❖ 11、女, 61岁,眩晕恶心三周。西医诊断耳石症, 给药后缓解一些。一天前又因外出淋雨突发眩晕恶 心,身不能转侧,弯腰低头、翻身均出现严重眩晕。 有高血压病史,但一直用西药控制基本稳定。
❖ 诊断:眩晕,属外感风寒夹湿,内耳平衡紊乱。 ❖ 治疗:巽(反应点),乾(亥)风天小畜卦 ,离,
坎火水未济卦 。 ❖ 反应:先取巽位皱褶点,再取乾(亥),当针尖进
❖ 5、女,中年。头疼的厉害,连眼睛都不能睁 开,说话没有力气,躺在床上不想动弹。在 离位上冲着眉心的位置打枪,就一针,刚扎 下去她就睁开眼睛,说感觉到有股气上去, 马上就不疼了。15分钟取针,痊愈。
❖ 该患者可能是前头痛为主,不想睁眼,没有 力气,脾气虚,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离打枪 效果明显,同时扎离有补脾的作用。
❖ 1)、太阳穴为经外奇穴,胆经、胃经、小肠经均巡行所 过。
❖ 2)、左太阳穴痛,巽可以。离、坤都可以用。
❖ 3)、本例兼有失眠,用寅一针,如果寅时失眠是可以的。 寅居于艮,为止,止痛,胃经经过太阳穴。本病如果用 坎离,头痛、失眠可以同时解决。坎离皆通于胆,且水 火交济。
❖ 2、男,51岁。两侧的太阳穴常年痛,观脐无异常,扎一针 巽位 。过了10分钟,我问患者头还痛吗,患者说不痛了! 第二天患者说头一直没痛,于是,巩固治疗了两次。
❖ 13、女、48岁,住河凯小区。15年春节。大年初一上午,患者电话,自述 晨起后右眼视物感觉有黑点,如苍蝇挡着,挥之不去。上午既感觉满眼看 到都是红色树枝状。甚恐。随去医院眼科检查,诊为眼底出血,开滴眼液 与之。患者晚上来诊,视物满眼皆红,模糊一片。离位打枪,豁然开朗, 红光消散。稍顿,患者自揉目,红光复回,视物如初。离位再捻针,不效。 次日,患者赴北京就诊,一周治愈返回。
❖ 3)、偏头痛传统针灸颞三针、太阳透率谷都很有效。
❖ 4、女,30岁,经常偏头痛,刻下左眉上方剧痛,左眼睁眼困难。盖 着棉被还全身发冷,感觉腰部和颈项部向里灌风。分析:偏头痛点在 胆经上,落脏在巽。全身发冷,感觉腰部和颈项部向里冒风,为太阳 病应取朱雀三针。
❖ 治疗: 当时为午时,取巽、离、坤,让其盖红色棉被。刚扎完针,正 要离开时,病人就说:腰部、颈项部的灌风消失了。留针1小时后, 全身发冷消失,偏头痛减轻。了解病人长期便秘后,加乾位一针(乾 为首,乾为大肠)。又留针一小时后,偏头痛完全消失。一次治愈, 回访未犯。
开始不敢,后尝试坐起,自己感觉已不再眩晕,
无呕吐感,患者非常高兴,让其下床试试,患者
下床在客厅行走几遍,以无眩晕,恢复如初,只
是身子发软,可能和不吃饭,呕吐过多有关,留 针110分钟,昨天问候没有复发精神状况良好,早 晨又增加一次治疗,准备傍晚做四隅位调整治疗, 以增加体质。
❖ 10、女,50岁,眩晕,恶心,心悸,不能转头,躺下坐起, 翻身均眩晕不已。与上次耳源性眩晕症状相同,西医没有明 确诊断,同样让病人做猛烈躺下坐起的运动,以使患者适应 眩晕的征象。患者仅做了一次便天旋地转,无法继续。第一、 二次来我这治疗时,用离、子、申、辰治疗二次,好转,后 来仅剩下突然从躺位起来和旋转眼睛时发生轻度眩晕。
❖
2、少阳头痛---巽(子,离—心胆别通)
❖
3、厥阴头痛---震(坎震、乾坎震)
❖
4、太阳头痛---坎(申坎、申坎离)
与头痛相关卦位:
乾:为首 坎:为肾,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 离:洛书位9。为心,主神明,脑亦主神明。 随症加减: 震:肝,头顶痛。 巽:偏头痛。 辰:前头痛,胃经。 其他: 固定不移的多年头疼,太阳刺血,同侧小腿、足背刺血,后 头痛尾骶刺血。
肩胛内侧寻红点刺血,下眼睑属胃经,足三趾肚点刺出血,一般可一 次而愈。
❖ 视力丧失 ❖ 17、男,65岁,08年因脑出血遗有轻度运动功能
障碍,一周前自觉头部不适,视物不清,脑血管 造影显示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功能区,MIR显示 大面积脑梗,住院一周病情加重,后经朋友介绍 来我处就诊。该患来时左眼尚可模糊视物,右眼 已完全没有光感。脐针治疗,离位洛书打枪加震、 乾,针完后患者自觉视物改善,留针55分钟,起 针后患者左眼视物功能已明显改善,右眼已能看 清两米外的手指,可独立行走不需搀扶。
❖ 眩晕多为肝实脾虚,经云“诸风掉眩属于肝”、朱氏曰“无痰不作 眩”,,景岳云“无虚不作眩”。震离坤,可泻肝实补脾虚化痰浊。
❖ 余曾以内关、曲池、太冲、百会,治疗夏安园18号楼一八旬老太太几 十年年眩晕症,数次而愈,至今多年未犯。
❖ 震巽皆为肝胆,巽木旺火生土,震木生火,肝血济心血,效果持久。
❖ 8、女,4O岁,体胖,素有美尼尔氏病,二年来 以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治之,有效。4月初,病 又患,在中医院静点川芎嗪一周,症缓而未愈。 查:震、巽位皱褶明显。取震动巽风皆落于肝, 病位于首。雷风相搏十乾。针乾位时病友诉有一 热流直冲头顶。留针25分钟。起针后诉头晕明显 减轻。次日告知已愈。
❖ 苓桂术甘汤
❖ 风天小蓄可治疗眩晕。巽包含脾胃,与肝表里, 巽为风,眩晕之象。乾为首,乃病位;且与肝别 通。巽,可理肝胆,调脾胃,通气血;乾,理颈 脊,通督脉,升阳气。
❖ 9、男,77岁,患美尼尔多年,每月或每个季度, 不定期出现症状,呕吐浑身无力,眩晕,只能卧 床,滴水不进,痛苦异常,一般症状持续3-7天。 前天凌晨4点多患病,呕吐十几次。观一般,马上做雷风相薄加乾,针入后大约2分 钟问感觉,患者说感觉很好,让患者尝试坐起来,
❖ 3、女,27岁,偏头痛,也只扎一针:巽,一次搞定。*分析: 偏头痛是胆经所主,故扎巽位。
❖ 1)、如果把头面看作八卦,则巽坤对应两侧太阳穴。(左 太阳,右太阴)。无论左右,凡偏头痛都可以取巽。
❖ 2)、十二地支子时亦为胆经,且在坎位,在脏为肾,生髓主 脑。故坎(子时)治疗偏头疼;坎水可涵乙木,也可以治疗 顶头疼;坎纳膀胱府,后头痛也可以治疗。坎为四象之老阴, 可降在上之浊阴。
❖ 6、女,35岁。月经下不来引发头痛头晕,扎山 泽和水火既济,并在离位打枪马上见效,还有一 点头顶痛,打枪后马上好转。留针25分钟。次日 询问头不痛了,但例假还没下来。头痛头晕解决 了。病人很高兴,能工作了。
❖ 此病是冲脉血海有余,血热循经上扰而至。只要 月经顺畅而下,头痛即愈。高树中在《一针疗法》 中有举例,刺头维而愈。传统针灸取公孙一穴即 可,盖公孙八会穴之一,通冲脉也。此病例水火 即可,也可以坤坎两针。因坤坎皆主任脉,冲脉 伴肾经上行,冲任共主阴血。
❖ 中医辨证:1、肝阳上亢2、痰蒙清窍3、气血亏 虚、4、瘀血阻络5、肝肾阴虚
❖ 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 所见,懈怠安卧。---肾精亏虚
❖ 诸病源候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肝 风内动
❖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脾湿痰浊
❖ 张景岳:无虚不作眩---脾虚运化失职,肾虚不能 上充于脑
❖ 震为肝,开窍于目;离为目;乾为天,主光明。
❖ 18、男,74岁,:右眼红肿流泪、眼珠外凸 不能转动、复视。今年2月17发病,19日住 院,治疗半月无果,确诊中风压迫视神经, 治疗用激素后病情加重,专家建议改中医治 疗。来我店之前做23次针灸,服用32包中药 未效,反而加重。经人介绍来我店治疗,针 灸水火既济,回家艾灸,第二天,眼睛红肿 退下一大半,一疗程结束已好转80%。今天 第二疗程结束,症状已完全消失。
❖ 编者:恶寒:外寒。感受寒邪,恶寒发热并见,得衣加被不缓解;
❖
畏寒:内寒。自身阳气不足,怕冷,无发热,得衣加被缓解。
❖ 此病诊断为太阳病,取朱雀三针---巽离坤,加乾治疗便秘,甚好。
❖ 此病应因风寒而得,巽、坎两针,巽主风,坎主寒,生阳驱风去寒, 应该有效。
❖ 若用离乾两卦,可能也可以。因为离乾皆主头,皆为阳,离为火为日, 乾为天为老阳,且主大小肠,所以可以治疗头疼、身冷、便秘。
❖脐针临床案例 分析
头痛
❖ 一、外感头痛1、风寒---朱雀三针
❖
2、风湿---巽离坤
❖
3、风热---巽坎
❖ 二、内伤头痛
❖
1、肝阳上亢---坎震、乾坎震
❖
2、血虚头痛---健脾三针
❖
3、肾虚头痛----补肾三针
❖
4、瘀血头痛---艮兑、坎离
❖
5、痰浊头痛---健脾三针
❖ 三、经络辨证
❖
1、阳明头痛---艮(辰、乾—戌)
❖ 无论内经“诸风掉眩属于肝”、丹溪“无痰不作 眩”,,景岳 “无虚不作眩”,痰为脾所生,虚 言脾运失职,不能上荣头目。所言皆指肝脾。
❖ 病在上者取之下,水火即济,坎离交通。颈源性 眩晕可以加坎离。耳源性眩晕常有巳亥。发病迅 猛者乃雷风相薄之象。
眼病
❖ 12、男,54岁,一月前右眼突然视力消失,眼睛睁眼闭眼看到的都是血块, 无视力。经朋友介绍来治疗,在离位上18*13针进针,反复提插后病人蒙住 左眼已经模糊能看见,血块变小变淡,5分钟后再提插已能看清我的轮廓, 30分钟取针,视力又清晰许多。
❖ 昨日来诊,治疗:脐针:巽、乾(风天小畜卦),离、坎 (火水未济卦),针后令病人转动眼球,马上感觉不再眩晕。
❖ 体会:本例病人以前使用离+水局虽然有效,但不断根,改 用风天小畜卦配合火水未济卦,效果显著,在由颈椎病引起 的眩晕方面,乾位不必定在亥位,而是寻找反应点比较好。 通过这个病例证明风天小畜卦是治疗眩晕的主要卦象,配合 火水未济卦来治疗,则平衡作用更好。
❖ 麦粒肿就是眼睑上长的化脓性炎症, 是火, 是疮 ,是凸起 , 诸痛 痒疮属于心,离为心、为目, 故扎离。扎艮或坤,是实则泻其子,扎 砍是水克火,凡得麦粒肿的病人 ,心情好暴躁,故扎震或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