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4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要求,制定有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计划包括:对《课 程标准》和《省实施方案》的理解、对学校教学现状、课程 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校情分析、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分析、 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实施策略与计划、各水平 和年级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体育成绩考核评
笔记、 查教师 教学论 文、查 会议记
进入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要对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总
结束 结,内容有:对本次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
部分 学练情况进行点评;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简
(3 分) 要介绍下次课内容;布置适量的思考性和锻炼性的课外作业
(1 分)
体育课结束前,师生进行礼节性的道别。教师带领学生
课
一起清点器材,并收回体育器材室摆放整齐。(1 分)
分)
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教学情境,教学组织形式新 查 看 教
教学
教
颖,处理好全班活动与小组活动、集体学习和个别指导的关 案 、 现
组织
学
系,能通过合作教学、自主教学等形式,使体育教学因材施 场 听
(2 分)
效
教、区别对待,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 分) 课 、 与
果
教学
合理选用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明确的激励、引导 师 生 座
(1 分) 70-75%左右;结束时间约占总时间的 10%左右(1 分)
课前 准备 (1 分)
课前,做好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工作,严格进行安全检 查,教师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在集队地点迎候学生(1 分)
开始上课,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并报告老师,
准备 教师端庄进入讲解位置,师生问好,教师做出勤检查,对见
实
(2 分)
施
教学
学校教学管理机构,每学期做到开学前、期中、期末对
40%
检查 全体体育教师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教案及其
(2 分) 执行情况进行查验(2 分)
教学 总结 (1 分)
体育教师每次课后有小结或反思,每学期能定期向学生 征求意见,每学期有书面教学总结(1 分)
专题
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听体育课不少于 4 次(1 分);学校
部分 习生安排见习任务或适当的教学辅助工作(1 分)
(4 分)
开课,教师要向学生扼要进行课前讲解,包括本课的教学
内容、主要教学任务、重要教学要求和安全行为规范等(1
分)
准备活动,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组织准备活 现 场 看
教
动,准备活动中既要有一般的热身性练习,又要有专门的针 课 、 看
学
对性练习(2 分)
教案、
规
基本
课中,教师要坚持教学主导作用,学习 分);学生练习中,教师要坚持 座 谈 、
13 分 (4 分) 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评价与教育(2 分)
查器材
临近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要逐渐减小运动强度,必要 借 还 记 时还要做放松性练习,以便让学生的身心趋于平静(1 分) 载等
以上,复习内容达到 85%以上(2 分)
随机抽
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测试项目参照《省实 查 十 名
施方案》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按照全面性原 学 生 检
体能
课
则,并根据学校实际将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素 测 , 课
测试
程
质进行统筹安排、合理搭配,每学期的测试项目不少于 2 项, 堂 观 察
(2 分)
教 体能
学生可有一定的选择测试项目的权利,体能达标率 90%以上 查 看 考
学 发展
(2 分)
核评价
质 7 分 体能
教师 待遇 (2 分)
器材 设施 (3 分)
体育教师在职称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工作量计 与教师
算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落实体育教师服装费等 座 谈 、
待遇(1 分);将体育教师组织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运动 实 地 考
会、运动队训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纳入教学工作量(1 分)
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
27 分 评价 和启发,指导练习与纠正错误动作有效、得法,保护帮助和 谈等
(2 分) 安全措施合理、到位(2 分)
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与规范,能
情感 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及时、敏锐地抓住课堂生成的教育
教育 情景,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文明行为、集体意识和良好心
(2 分) 理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具有较强的课堂掌制能力和教学执行
附件 3:
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试 行)
检查学校:
检查时间:
得分:
等级:
项 目 与 权 重
一级 指标
与 分值
二级 指标
与 分值
评价内容
检查 办法
得分
学校主要领导重视体育工作,确定一名校领导分管体育
管理 与健康教学工作,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管理职能和规章制度健
组
机构 全(1 分)
听汇
织 (2 分)
查看教
技能
对学生已学单元所涉及的体育基本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 学 文 件
6 分 知识 抽查,学生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和运动技能的达成率达到 85% 和 考 核
技能 以上(2 分)
记载,
达成度
对教师现场课堂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抽查和观 以 班 级
(4 分) 测,新授课内容基本知识知晓率和运动技能达成率达到 75% 为 单 位
达成性(2 分)
教学
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符合体育学科性质和特点,教学
内容 内容的呈现科学、有序,有利于体育知识、运动技能、锻炼
(2 分) 方法的学习及体能增强(2 分)
教材处理能遵循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突出
教材 重点,分解难点,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基础、生活经验、身
处理 体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准确、恰当地
察、查 继续教 育证、 查器材
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及《中小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添 置 记
的规定,必配类体育器材配备率达到国家或省体育器材配备 载 等 资
标准(2 分);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有专(兼)职体育器材 料
保管员,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损耗有记载(1
分)
经费 保障 (2 分)
学校每年度安排有体育工作的专项经费用于体育(教学) 工作,体育经费每年在公用经费中有体现,并逐年增加(1 分);定期对损耗的器材设施进行添置和维修,确保教学需要 (1 分)
开 设
大课间 (2 分)
方案、 规定,每天开展 25 至 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有方案、 查 活 动
课 程
7分
上课表、有记载(2 分)
记载、
课外体
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 与 师 生 座谈等
育活动 规定,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集体开展 1 课时的
开
(2 分) 课外体育活动,并有方案、上课表、有记载(2 分)
教
管理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制度包括: 查看各
学
制度 体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体育教师、体育器材管理员岗位 种规章
管 (2 分) 职责、体育教学常规、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管理与维修制 制度、
理
度、体育课学生管理与安全防范制度、体育档案资料管理制 查体质
19 分
度等(2 分)
测试资
理论 研究 (1 分)
体育教师要通过教材研究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和教学能力,每个教师须订阅一本有关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期 刊或教学参考用书,每年要撰写一篇有关教学的研究论文(1 分)
课堂
课堂教学结构有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基本阶段。准备
结构 部分约占总时间的 15-20%左右;基本部分约占总时间的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设有负责体育与健康教学 报 、
机
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1 分)
查资料
构 教研机构
学校有体育与健康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教研机构(1 实地考
4 分 (1 分) 分)
察等
医务机构
学校设有医务室,配备有专(兼)职校医或保健教师对
(1 分) 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医务监督(1 分)
力(2 分)
场地 器材 (2 分)
教学场地的布置安全、合理,利于教学,便于管理;器 材、教具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创新和运用恰当(2 分)
教学 过程 (2 分)
教学过程有序,准备活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和 简便性;基本部分教材的搭配和处理合理,重视课课练的安 排与设计;结束部分有益于学生调节呼吸、平复心情、拉伸 和放松大肌肉群;课的各部分环环相扣、连贯流畅(2 分)
价内容、方法和标准等(2 分)
录、实
体育教研组在开学 2 周前,按照《课程标准》、《省课程 地查看
单元 实施方案》及《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制 体质测
计划 订好本学年、本学期各个教学单元的计划(包括健康教育教 试仪
(2 分) 学计划),单元计划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进度 器、与
落实国家关于体育与健康课时开设的规定(小学 1 至 2
体育与
年级每周开设 4 课时,小学 3 年级至初中 3 年级每周开设 3
健康课
看课
课
(3 分) 课时,高中每周开设 2 课时),不挤占、挪用体育与健康课, 表 、 看 遇雨雪天开展健康教育课教学,课程安排上课表(3 分) 活 动 、
程
落实国家、省关于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 查 活 动
(2 分) 分析、理解、把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预期合理,内
在逻辑性强(2 分)
合理运用讲解、示范教学,加强学法指导,教学方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