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商局工作总结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1X〕11号),设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下面是整理的工商局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
工商局2018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工商局的关心支持下,XX市工商局坚持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理念,围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等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
1. 多证合一按期完成。
9月1日起,顺利完成了涉及24个部门、综合56个事项的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实行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的受理模式。
2. 简易注销改革全面实施。
3月1日起,全面实施简易注销改革,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办理环节由改革前的5个减为2个,提交材料由10项减少为4项,办
理时限由6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
3. 深化落实先照后证改革。
今年,根据省政府文件要求,将后置审批事项由194项削减为183项,核减率为9.4%,进一步扩大了先照后证范围;将涉及的后置审批事项列入双告知范围,推动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在工商部门与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间共享应用、互联互通。
4. 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
实施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全省第四个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市场主体办照手续缩短到3个工作日以内;11月15日,发放全市首张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实现一趟不用跑就可以领取执照。
5. 放宽住所登记条件。
在继续推进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的基础上,推出了允许集群注册、商务秘书登记等便利化新举措,其中,园区企业凭园区证明即可在工商窗口办理经营场所登记。
进一步放宽登记条件,优化登记流程,有效释放了住所资源。
二、事中事后监管取得新成效
1. 全面启动双随机一公开。
积极担当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重任,建立了全市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建成了涉及29个市直部门的一单两库一细则,完成了全市首次跨部门联合不定向抽查。
2. 201X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圆满完成。
全市内资企业年报率92.9%,位于全省第四位;外资企业年报率99.38%,位于全省第五位,各项指标均超过要求;对639户连续三个年度未年报的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3. 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健全。
双告知一承诺工作持续规范开展,主动公示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处罚等信息,及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政府信息共享平台。
今年向各部门推送告知超万份。
4. 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完善。
协助相关部门对违法失信企业和个人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
5. 查无工作进一步推进。
扎实履行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职责,与相关部门形成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监管合力。
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提升
1. 积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3月1日上线新版小微企业名录系统,把服务小微企业做优做细组织开展光彩之星评选,全市11位光彩之星及先进工作者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接见表彰;有效促进转企升级。
2. 积极构建信用社会体系。
全市99家企业被公示为201X-201X年度省级守重企业,增幅位居全省第五;132家企业被公示为201X-201X年度市级守重企业。
召开企业增信融资银企对接会,签约协议贷款资金11亿元。
3. 全力服务三农建设。
积极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支持鼓励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创办新型经营主体; 合同帮农工作突出,助力XX精致农业发展,工作得到国家工商总局的高度肯定并前来实地调研;扎实开展红盾护农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
4. 文明创建工作全力以赴。
发动全局干部职工齐参与全域环境整治、文明创建活动,开展集贸市场一日一督查、一日一反馈活动,协助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严格包社区、包道路环境整治责任落实,开展蓝丝带公益行动,推动环境整治、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四、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取得新认可
1. 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建立健全全市商标梯次培育库、规上企业和电商商标数据库,精准帮扶。
指导5家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有2件商标获驰名商标保护,已有驰名商标18件,居全省第四;新认定安徽省著名商标28件,累计达185件。
2. 地标商标工作稳步推进。
XX毛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全市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居全省第五; 太平猴魁被省工商局推介为安徽省十佳
地理标志商标,受邀参加第八届世界地标大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展(全省仅2件)。
3. 获准设立商标受理窗口。
我市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设立商标受理窗口,成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10月18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启用,商标品牌发展迎来新机遇。
4. 运用商标品牌助推经济发展。
扶持旅游、文化、科技等各种业态商标品牌+产品新模式,一大批驰著名商标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表现好;持续加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兴农富农力度,实现精准扶贫;全年办理商标质押贷款12件,实现区县办理全覆盖。
五、消费维权工作获得新亮点
1. 认真快速处理消费投诉。
保持12315热线电话24小时畅通,快速反应,迅速处理;节假日成立消费维权应急小分队,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维权现场。
全年受理12315热线、互联网投诉平台、市民连线平台转办各类投诉举报咨询超过4400件,全部办理完毕,办结率100%,帮助消费者挽回损失330余万元。
2. 完成全市12315维权网络布局。
将投诉举报座席电话向各区县延伸,12315热线并入12345统一呼叫中心,实现两线合一、统一受理;全市共建设一会两站499个,五进站点273个,开通五进企业绿色通道 23个,形成市县(区) 乡(镇) 村四级消费投诉维权网络全覆盖。
3. 强化消费宣传引导。
办好 3 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各项活动;在市广播电台播出 12315消费维权热线栏目52期,直播消费维权信息128条、消费提示119起;印发维权专刊13期,在市民生热线、XX广播电视报等媒体刊发消费案例48件、消费警示134起,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
4. 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力度。
抽检流通领域儿童玩具、插头插座、小家电等7种商品95组,对不合格商品移交相关办案机构依法查处。
六、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取得新进展
1. 成品油市场监管重拳出击。
9月开始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严打重治,疏堵并举。
开展联合检查77次,出动监管执法人员1221人次,消除全隐患43处,查封关闭非法加油站点1个,查封扣押非法留档加油车5辆,立案3起,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杜绝危害行为。
2. 旅游市场监管持续推进。
对定点旅游购物点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强制旅游消费行为;开展在旅游景区非法兜售土特产坑骗游客行为的专项整治;在XX 经济开发区全面推行 30天无理由退货服务做好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执法工作。
3. 网络市场监管卓有成效。
开展红盾网剑网络专项检查行动8次,约谈企业
13家,删除违法商品信息84条,责令整改网站42个,实地检查网站、网店325次,推进经营性网站亮证亮标。
4. 广告市场监管不断强化。
开展广告法律法规培训15场次;严厉查处非法集资等虚假违法广告,全市严重违法广告条数、条次、时长违法率均低于 1.5%,广告违法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
5. 合同监管工作突出。
制定《XX市自驾游(自由行)服务合同》范本,规范自驾游合同格式条款,开展霸王条款集中规范整治活动,规范合同管理行为。
6. 打击传销工作扎实有力。
开展皖剑 2018 专项整治,配备专兼职信息员2034名,全市729个行政社区(村),全部创建并命名无传销社区(村) ,创建率达100%,助力我市连续三年(201X 201X年)荣获安徽省无传销城市称号。
7. 扎实履行汽车市场等监管职责。
认真做好H7N9疫情防控、汽车市场专项整治、野生动物保护、文物流通市场监管等各项工作。
七、工商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
1.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强化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教育和专题警示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组领导作用,班子成员之间注重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