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成本管
理与控制
对成本的正常控制。
3、如果实际成本经常性在下限成本附近移动,有可能是前期的成本预测不准,或施工时期材料市场价比预测时期有大副下跌。
但这种情况比较少。
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成本上限,即实际成本超出责任成本,那么工程明摆着是要亏损。
所以,成本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适时对目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将成本控制置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各部门、各班组有权力有义务对各自工作范围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形成整个项目成本控制责任网络。
公司及项目部对成本控制好的部门、班组、人员进行奖励,差的要进行处罚。
只有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及工区的人员编制、机械设备配备情况及最新的材料市场信息,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包括工、料、机及项目部的管理费用等)进行预测,编制目标责任成本。
项目目标责任成本即按中标价扣除上交公司管理费及税金后的成本。
为了使控制成本有具体目标,把工程直接成本分解为人、材、机,特别是主材,如钢材、水泥、商品砼、砂、石、外加剂等,根据设计数量及消耗标准确定各种材料的应耗数量,把材料的应耗数量和中标单价提供给材料管理人员。
以便材料管理人员掌握信息,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个无形的尺度在控制材料成本。
同样,各工种人工工日数、机械费都应尽量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之内。
另外,项目部要成立成本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制定具体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明确各成本管理小组人员的职责分工及奖罚措施。
同时项目部要组织召开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会议。
会议主要目的在于强调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哪些成
本是由哪些部门、什么岗位负责控制的,即成本管理的“交圈”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全员、全方位成本管理。
三、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在施工中,项目部要保证每月底召开一次成本分析会。
各部门要对自己本月发生成本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将分析资料交至合约管理人员。
合约管理人员要做好成本原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正确计算当月工程成本,并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看两者是否基本吻合。
如有偏差,特别是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一定要引起项目部的重视,及时准确查明原因。
人工费亏了,是工费单价定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不够,还是施工组织不合理造成窝工;材料费亏了,是材料浪费、被挪用还是采购价格过高等等。
对一些特殊性亏损的子项,如赶工期、奖励班组奖金、多投入周转材料等,合约管理人员要帮助想办法弥补,是用盈利的子项弥补,还是以签证的手段来弥补,一定要及时填平亏损部分,纠正偏差,不能把潜在的亏损带到竣工后,以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前后成本不均衡,使整个项目成本失控。
另外,在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比较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实际成本往往由财务人员提供,责任成本是根据合约管理人员按完成的产值分劈计算而得,两者对比要建立在同一起跑线上。
工程量完成了,按其产值分劈的成本进了,实际成本财务也要及时入账,不要造成财务成本进了,责任成本没算或责任成本进了而财务成本没算。
在对比同时要注意未完的施工项目。
未完施工内容就是材料已进场,材料款已支付,但此材料未进入工程主体,没有发生产值,堆放在施工现场备用。
在对比时,实际成本要扣除此材料费用后再和责任成本比较,现场欠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应放入实际成本(预提),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项目成本盈亏大起大落。
四、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结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特别是完整性。
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包括索赔)形成最终结算额。
在编制决算时不能遗漏每笔签证单。
最终向业主提供决算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结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结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
发现问题较大,要相互查明原因,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
五、合同管理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合同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
从中标后与业主方签订的工程合同,到施工过程中与分包方签订的各种合同,从合同条款的拟定、签订、履行到缺陷期,都要加强管理。
合同是对双方在施工过程中责权利的约束,也是最终进行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
合同条款如果拟订的严密并对我方有利,将会给二次经营工作带来契机,对增加工程收入、降低成本有积极作用;相反,合同条款如果不周密或存在疏漏,有可能使我方在合同的履行中处于被动状态,被对方索赔,带来成本的意外加大,给整个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成本管理,最关键的是要把成本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项目全过程。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获取最大利润的保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