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PPT课件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PPT课件


.
19
卧位护理
• 3指导要点 • 3.1协助并指导患者按要求采用不同体位,
更换体位时保护各种管路的方法 • 3.2告知患者调整体位的意义和方法,注意
适时调整和更换体位,如局部感觉不适, 应及时通知义务人员
.
20
卧位护理
• 4注意事项 • 4.1注意各种体位承重处的皮肤情况,预防
压疮 • 4.2注意各种体位的舒适度,及时调整 • 4.3注意各种体位的安全,必要时使用床档
• 第十二章给药治疗与护理
• 第十三章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及放射治疗 的护理
• 第十四章孕产期护理
• 第十五章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
• 第十六章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操作
• 第十七章心理护理
.
3
第一章 清洁与舒适管理
• 一、病室环境管理 • 二、床单位管理 • 三、晨晚间护理 • 四、口腔护理 • 五、会阴护理 • 六、协助沐浴和床上擦浴 • 七、床上洗头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2011版)
.
.
1
目录
• 第一章清洁与舒适管理
• 第二章营养与排泄护理
• 第三章身体活动管理
• 第四章常见症状护理
• 第五章皮肤、伤口、造口护理
• 第六章气道护理
• 第七章引流护理
• 第八章围手术期护理
• 第九章常用监测技术.与身体评估
2
目录
• 第十章急救技术
• 第十一章常用标本采集
.
12
导尿
• 3指导要点 • 3.1告知患者导尿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 3.2告知患者防止尿管受压、脱出的注意事
项。 • 3.3告知患者离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
13
导尿
• 4注意事项
• 4.1导尿过程中,若尿管触及尿道口以外区 域,应重新更换尿管。
• 4.2膀胱过度膨胀且衰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 不宜超过1000ml。
• 2.1.4做好呕吐患者的护理,放置窒息,保
持舒适。
.
17
卧位护理
• 2.2仰卧中凹位 • 2.2.1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
20°~30° • 2.2.2保持呼吸道畅通,按休克患者观察要
点护理
.
18
卧位护理
• 2.3头低足高位 • 2.4侧卧位 • 2.5俯卧位 • 2.6半坐卧位 • 2.7端坐卧位 • 2.8屈膝仰卧位 • 2.9膝胸卧位 • 2.10截石位
或约束物
.
21
第四章常见症状护理
• 一、呼吸困难的护理 • 二、咳嗽、咳痰的护理 • 三、咯血的护理 • 四、恶心、呕吐的护理 • 五、呕血、便血的护理 • 六、腹胀的护理
.
22
第四章常见症状护理
• 七、心悸的护理 • 八、头晕的护理 • 九、抽搐的护理 • 十、疼痛的护理 • 十一、水肿的护理 • 十二、发热的护理
• 4.3男性患者包皮和冠状沟易藏污垢,导尿 前要彻底清洁,导尿管插入前建议使用润 滑止痛胶,插管遇阻力时切忌强行插入, 必要时请专科医师插管。
.
14
第三章身体活动管理
• 一、卧位护理 • 二、制动护理 • 三、体位转换 • 四、轮椅与平车使用
.
15
卧位护理
• 1评估和观察要点 • 1.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
遵医嘱处理口腔黏膜异常。
• 2.6操作前后认真清点棉球,温水漱口。 • 2.7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处理用物。
.
6
口腔护理
• 3指导要点 • 3.1告知患者口腔护理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 3.2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
• 4注意事项
• 4.1操作时避免弯钳触及牙龈或口腔黏膜。
• 4.2昏迷或意识模糊的患者棉球不能过湿,操作中 注意夹紧棉球,放置遗留在口腔内,禁止漱口。
• 4.3有活动义齿的患者应协助清洗义齿。
• 4.4使用开口器时从磨牙处放入。
.
7
第二章营养与排泄护理
• 一、协助进食和饮水 • 二、肠内营养支持 • 三、肠外营养支持 • 四、排尿异常的护理 • 五、排便异常的护理 • 六、导尿 • 七、灌肠 • 八、持续膀胱冲洗
.
8
导尿
• 1评估和观察要点 • 1.1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及耐受力。 • 1.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膀胱充盈度、会
.
4
口腔护理
• 1.评估和观察要点 • 1.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配合程度。 • 1.2观察口唇、口腔黏膜、牙龈有无异常;
口腔有无异味;牙齿有无松动,有无活动 性义齿。
.
5
口腔护理
• 2.操作要点 • 2.1核对患者,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配合
要点及注意事项,准备用物。
• 2.2选择口腔护理液,必要时遵医嘱准备药物。 • 2.3协助患者取舒适恰当的体位。 • 2.4颌下垫治疗巾,放置弯盘。 • 2.5擦洗牙齿表面、颊部、舌面、舌下及硬腭部,
• 2.9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 2.10记录置管日期,尿液的量、性质、颜色
等。
.
11
导尿
• 2.11留置导尿管期间,应该做到: • ①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
牵拉、堵塞等; • ②应每日给予会阴擦洗; • ③定期更换引流装置、更换尿管; • ④拔管前采用间歇式夹闭引流管; • ⑤拔管后注意观察小便自解情况。
.
23
发热的护理
• 1评估和观察要点 • 1.1评估患者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
随症状等。 • 1.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 • 1.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阴部皮肤黏膜状况,了解男性患者有无前 列腺疾病等引起尿路梗阻的情况。
.
9
导尿
• 2操作要点
• 2.1准备 阴及尿道口。
• 2.3戴无菌手套,铺孔巾。
• 2.4检查尿管气囊有无漏气,润滑尿管前端 至气囊后4~6cm(男患者至气囊后 20~22cm)。
• 2.5再次按无菌原则消毒尿道口。
.
10
导尿
• 2.6插入尿道内4~6cm(男性患者 20~22cm),见尿后再插入5~7cm。
• 2.7按照导尿管标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内缓 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有阻力后, 连接引流袋。
• 2.8固定引流管及尿袋,尿袋位置应低于膀 胱,尿管应有标识并注明置管日期。
合作程度 • 1.2了解诊断、治疗和护理要求,选择体位 • 1.3评估自主活动能力、卧位习惯
.
16
卧位护理
• 2操作要点
• 2.1去枕平卧位
• 2.1.1去枕、头偏向一侧
• 2.1.2患者腰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取此 卧位
• 2.1.3昏迷患者注意观察神志变化,谵妄、 全麻未清醒患者,应预防坠床,必要时使 用约束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