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cardica arrhythmia)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临床上根据发作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1护理评估
1.1病史及相关因素评估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及主要症状,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药物中毒等,有无电解质紊乱及低氧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等。
1.2评估身体状况患者有无胸闷、心悸、头晕、黑曚、晕厥等情况,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全身营养状况。
1.3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承受程度。
1.4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血脂、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以及心电图、食道内电生理检查等
2主要护理诊断
2.1活动无耐力
2.2潜在并发症:猝死
2.3有受伤的危险
2.4焦虑
3护理措施
3.1体位与休息,告诉患者当心律失常发作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合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它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为左侧卧位时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使不适感加重;
3.2半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时,给予氧气吸入;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率、心律、血压、神志,必要时给予多功能监护,监测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变,注意有无血流动力学改变,若有异常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配合医师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3.4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速度,严
格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用药前、用药中及用药后心率、心律、PR间期、QT 间期等的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4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
3.5作好急救准备(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复律、临时起搏等),建立静脉通道,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器械等;
3.6作好各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
4健康教育
4.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以及防治知识。
协助患者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介绍药物作用、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4.2避免诱因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如烟、酒、咖啡、浓茶等);
4.3饮食指导嘱病人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心动过缓的患者避免排便时屏气,以免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病情;
4.4家庭指导教会患者自测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检测病情,严重者要教会家属心肺复苏术。
有晕厥史的患者应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工作,有头晕、黑蒙时立即平卧,以免摔伤;
5护理评价
5.1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能长期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了解服药注意事项。
5.2患者能很好避免能引起心率失常的各项原因,调节自我饮食习惯。
5.3患者能定期复诊,能保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情绪稳定。
5.4患者家属已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当患者发生严重心率失常危及生命时进行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