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的中草药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原发性糖尿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但真正病因尚未明了。
临床主要牲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以及血糖过高和出现糖尿等。
本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一般认为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
主要病机为肾亏、气虚、肺燥、胃热以及血瘀等,而阴虚与燥热往往又互为因果。
中医治疗多从补气阴,清燥热着手,还常常配合解郁、活血等法。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糖代谢系乱以消除病症状,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胰岛功能的部分恢复和改善人体自稳调节功能。
古今临床实践和控实验研究发现,下列药物和食物对糖尿病防治有一定作用。
1.人参用人参治疗消渴病是中医的传统经验。
如《本草纲目》介绍,研人参为末,以鸡蛋清调服,治疗消渴引饮有效。
现代临床亦有报道,谓人参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降低,中型患者服人参后,虽然降低血糖作用不明显,但渴感或虚弱症状能改善,某些患者服人参后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实验研究则表明,人参能降低注射肾上腺素等引起的兔高血糖,对小鼠的四氧嘧啶糖尿病亦有效果。
人参提取物还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2.黄芪黄芪是补气要药。
《日华子本草》明确记载它能治疗消渴。
《备急千金要方》中专治消渴的“黄芪汤”(黄芪、茯神、栝萎、甘草、麦冬、地黄)也以黄芪为主药。
现代也有黄芪能降低家兔血糖的报告。
另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注射液具有双向性调节血糖的作用,即可保护低血糖,又能对抗实验性高血糖。
3.地黄地黄一味,功能养阴清热生津,切合糖尿病阴虚燥热的病机,所以古今医家在治疗消渴病时,几无舍其不用者。
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者较多,因此临床常以地黄配伍知母、人参、黄芪等同用。
益气养阴法着眼于调整患者阴阳、气血的失衡,故能收到较好疗效,又无引起低血糖、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临床应用地黄为主的药的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也有肯定的疗效。
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地黄在动物体内确有降血糖作用。
4.知母知母味苦兼甘,质润不燥,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
《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消渴热中”。
控应用常与天花粉、五味子、黄芪等同用。
如名医张锡纯的治消渴方——玉液汤,即如此配伍。
现代有报告,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兔的血糖水平,对四氧密啶糖尿病兔作用更明显。
5.枸杞子本品通过滋补肝肾之阴和生津止渴的作用,治疗内热伤津之消渴。
《本草正》有枸杞“尤治消渴”的记载。
民间治消渴单用本品蒸熟嚼食,每次10克,每日2—3次,或每日15—30克煎汤代茶服,均有效难。
当代药理研究亦证明,宁夏枸杞提取物可引起大鼠血糖显著而持久的降低。
6.山药山药益气养阴,性平而不燥,为治消渴之佳品。
用山药治疗消渴已有悠久历史,不少治疗消渴的著名方剂,大多配有山药,如六味地黄丸、玉液汤、滋碎饮等。
控也有人报道,单用大量山药为主食,水煮连汤服用,治疗糖尿病有效,说明传统经验确有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