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神题1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神题1

鱼类增养殖复习题一、解释题(共5题,3分一题)能流渠道(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个生物体的方式。

池塘物质循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动,首先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合成植物有机体,进入食物链,转到其他食植物的动物体,最后被分解为各种营养元素回到环境,这些被释放到环境中的物质,再被绿色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这种物质传递的过程,称为物质循环。

肥水下塘: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一周左右注水50~60厘米,并立即向池中施放有机肥料以繁殖适量的天然饵料,鱼苗下池后便可吃到足够的适口食物绝对怀卵量:亲鱼卵巢中的怀卵数,称为绝对怀卵量。

成熟系数:性腺重占鱼体重的百分比卵细胞的大生长期:卵细胞中卵黄大量累积,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大量蓄积,卵黄充满细胞质的时期卵细胞的生理成熟与生长成熟:初级卵母细胞经大生长期结束后其体积不再增大,卵核发生成熟变化。

起主要特征为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处于这种状态的Ⅳ期末的卵母细胞,称为生长成熟。

即亲鱼性腺已发育到第Ⅳ期能够进行催产。

而发育到生长成熟的卵细胞,在内源或外源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进行二次成熟分裂,即减速分裂和均等分裂。

在次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放出第一极体,紧接着成熟卵母细胞又开始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分裂,并停留在分裂中期,等待受精,称为生理成熟。

性周期:鱼类的性腺成熟随季节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周期变化的现象。

相对怀卵量:绝对怀卵数比上体重。

亲鱼游塘:亲鱼达到性成熟后,为了寻找鱼巢,在养殖水体中,成群地沿池塘边缘游动的现象叫做“亲鱼游塘”鱼类发情:成熟亲鱼在催情剂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出现雌雄鱼相互追逐的兴奋现象。

理论耗氧值:在溶氧充分供应时有机物的耗氧值。

出苗率:下塘鱼苗数占受精卵数的百分比,是判断孵化的指标。

受精率:受精卵数占总卵数的百分比,是判断催产效果的指标。

氧债:是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五级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耗氧量。

效应时间:指亲鱼最后一次注射催产剂到开始发情高潮的时间。

下塘水花:卵黄消失;能正常的艇游,能垂直运动;腰点出现。

绝对生长:是鱼类在单位时间内长度和体重的增长量。

表示鱼类一年、月、日的生长速度。

分期注水:鱼苗下塘时,鱼体小,池塘的水深保持在50-60厘米,以后每隔3-5d注水一次,每次10-20厘米,共加水3-4次,最后达到最高水位的养殖方法。

捕大补小:分批捕出成鱼后,同时补防鱼种或夏花。

四定投饵:定质:饲料必须新鲜,不腐败变质。

草类须鲜嫩、无根、无泥、鱼喜食。

饵料的大小应与鱼的口裂一致,以加强饵料的适口性。

定量:使鱼类吃食均匀,提高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吸收率,减少疾病,有利于生长。

每天的投饵量应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等灵活掌握。

定时:投饵必须定时进行,以养成鱼类按时吃食的习惯,提高饵料利用率。

定位:就是投饵要有固定的地点,使养成到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

流水养鱼:是在水体不断流动的鱼池中,高密度放养鱼类进行人工强度投饵,使鱼类快速生长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养鱼方式。

轮捕轮放:即分期捕捞鱼适当补放鱼种,也就是在密养的水域中,即根据鱼类的生长情况,分期捕出达商品规格的鱼和适当的补放鱼种,以提高养殖水域的经济效益和单位面积鱼产量,概括为“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去大补小”。

稻田养鱼:以稻为主,稻鱼兼作,充分挖掘稻田的生产潜力,以鱼促稻,稻鱼双丰收的技术。

二思考题1、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

答:1)保持池面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2)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以增大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3)施用无机肥料,特别是施用磷肥,以改善池水氮磷比,促进浮游植物生长4)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和补偿深度5)合理施用增氧机,特别是应抓住每一个晴天,在中午将上层过饱和氧气输送至下层,以保持绒氧平衡。

减少耗养因子:1、减少池底淤泥厚度(过多的淤泥会增加氧债形成的可能)2、控制施肥量(少量多次)3、降低放氧密度 4、使用腐熟有机肥(以减少中间产物的存积和氧债形成)2、“肥、活、嫩、爽”的生物学意义。

答: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有机物与营养盐类丰富活:表示水色经常在变化,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交替出现,特别是鱼类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数量多,质量好,且出现频率高嫩:表示池水透明度适中(25—40cm),水中溶氧条件好。

爽:表示池水呈琉璃色,红褐色,表明浮游生物组成好。

3、池塘淤泥的功能。

池塘如何消毒?答:淤泥的功能:1、淤泥是水域有机物的“贮存库”;2、淤泥是一个“生物加工厂”;3、淤泥的含水量大,通气情况差,其理论耗氧值极大,氧债高;4、淤泥中的无机盐类根据淤泥中的氧气条件而不断调整;5、淤泥是一种胶体物质。

如何消毒:①生石灰遇水就会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上升到11 以上,因此可杀灭野杂鱼,蝌蚪,水生昆虫等及部分水生植物。

(60-75kg/亩全池泼洒)②茶柏含皂角苷7%-8%,它是一种溶血性毒素,可是动物的红细胞分解。

茶柏能杀死野杂鱼,娃卵等水生昆虫,但对细菌没有杀灭作用。

但杀灭鱼类的浓度不能杀灭池中的虾蟹。

(将其敲碎,用水浸泡。

每亩池塘水深20cm用量为26kg,水深1m35-46kg)③漂白粉一般含有有效氯30%左右,遇水分解次氯酸。

次氯酸立即释放出新生态氧,它有强烈的杀菌和杀死敌害生物的作用。

(20mg/L溶解后全池泼洒)④氨水呈强碱性。

高浓度的氨水能毒死鱼类和水生昆虫。

(干塘泥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4、影响家鱼性腺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亲鱼培育?答:环境因素:(一)营养条件,如果营养不足,或不能按不同发育阶段的需要提供适合的营养,性腺发育必将受到影响。

二)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决定鱼体内的酶活力和新陈代谢的强度一般情况下,在适温范围内,亲鱼的生长发育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三)水流的影响水流对溯河性和产半浮性卵的鱼类的性腺发育和产卵十分重要。

这些鱼类,在溯河过程中经水流刺激,才能有高水平的能量代谢,使其性腺达到完全成熟并产卵。

(四)光照的影响光照的强度和时间刺激鱼类的视觉器官,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影响性腺发育。

亲鱼培育:①亲鱼的选择:种质选择;性成熟年龄和体重,性成熟年龄并不受体重的影响,而受年龄的制约;体质选择:体质优良,行动活泼,无病无伤。

在已达性成熟年龄的前提下,体重越重越好;雌雄鉴别:雌性,胸鳍末端圆而短,尾柄部短,腹部膨大。

雄性,胸鳍末端尖而长,尾柄部长,压腹部,有精液流出。

雌雄比为1:1.5②亲鱼培育池的条件:a.位置:靠近产卵设施b.面积:2-3亩c.水深:2.5m左右(冬),1.2-1.5m左右(春) d.底质:15-20cm的淤泥厚度e.培育池的清整。

③亲鱼培育的一般要点:适宜的亲鱼放养密度,一般250kg/亩,催产后及时整理亲鱼塘,搭配好品种数量,亲鱼池中不得混有或套养鱼种;要专人喂养管理;防止浮头泛塘,全年的培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投饵,施肥,管理措施,抓好产后,秋冬,春季和产前每个分阶段的培育。

具体方法如下:a.产后,亲鱼先放入清水中暂养,给予充足、良好的营养,迅速恢复体质;b.秋季加强投饵,施肥和管理,以保证亲鱼入冬前体质肥壮,性腺发育良好;c.入冬后,晴暖天气要适量投饵和少量补充施肥,保持亲鱼不丢膘;d.开春后,草、青鱼以投喂青料、螺舰为主,鲢鳙鱼以施肥为主,并要加强冲水,刺激性腺发育;临产前要适当少投饵,少施肥至不施肥,但要着重冲水,以保证性腺发育成熟,产卵顺利。

5、鱼类催产剂的使用剂量是由什么决定?答:剂量要依催产剂和亲鱼的种类以及催产季节、水温、亲鱼成熟度的不同,灵活掌握。

催产早期或晚期、水温低、亲鱼成熟度差、个体小的情况下,剂量可以稍微偏高;反之,则应低些。

6、外源性激素对鱼类催产的作用机理。

影响家鱼产卵的因素有哪些?答:图影响家鱼产卵的因素:(一)温度温度是胚胎发育重要因素之一。

(二)溶氧量胚胎发育需要在溶氧丰富的水体中完成,水体溶氧丰富,胚胎发育进程加快,孵化率提高,鱼苗质量好(三)水质清新的水质,对提高孵化率有很大的作用。

(四)敌害生物小鱼、蝌蚪、小虾、桡足类等对鱼卵和鱼苗都有严重的危害。

敌害生物的危害程度与卵的密度、敌害生物的数量和接触时间有密切关系。

7、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答: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排卵、产卵或排精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能过外感器官——视觉、触觉和侧线等接受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水流和异性存在等的刺激,把信息传递到大脑,激发神经分泌细胞释放出一类小分子的神经介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羟色胺等,经神经末梢突触间隙把信号下丘脑,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一种多肽激素GnRH,GnRH能过毛细血管或深入垂体间叶的神经纤维直接传递至垂体间叶,激发垂体间叶嗜碱性细胞合成和分泌一种蛋白质激素GTH。

GTH进入血液我一,到达性腺,刺激性腺生成及分泌性甾体激素,促使精子、卵子的发育成熟以及排卵、产卵或排精的性行为。

8、鱼苗下塘前的准备工作。

下塘水花的标准、注意事项。

答:准备工作:a、选择良好的池塘条件:靠近水源,注水方便,池形整齐,面积和水深适宜,土质好,池堤牢固,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适量,鱼池向阳,光照充足。

b、重视整池,彻底清塘:修整池塘,暴晒数日,药物清塘如生石灰。

c、鱼苗入池前适口饵料的培养:清塘后,在鱼苗下池前一周左右注水50~60cm,并及时向池中施放有机肥,培育丰富的天然饵料,即“肥水下塘”d、做好鱼苗接种工作:运输前,鱼苗应在鱼苗网箱内囤养4~6h,锻炼鱼体。

在运输途中应防止风吹日晒雨淋,并处理好塑料袋漏气漏水等问题。

e、暂养鱼苗,调节温差,饱食下塘,鱼苗经暂养后需泼洒蛋黄水投喂鱼苗。

下塘水花的标准:“腰点出现”。

能正常的水平游动。

卵黄囊基本消失,能开口摄食外界食物。

注意事项:a、观察是否有敌害生物b、鱼苗鳔充气,正常游泳和开口摄食外界食物c、暂养池与池塘水温差不超过5度d、鱼苗下塘的安全水温不能低于13.5度e、待清塘药物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养鱼苗。

9、提高鱼苗入池时的成活率技术措施。

提高鱼苗、鱼种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技术措施。

答:鱼苗入池技术措施:a、观察是否有敌害生物b、鱼苗鳔充气,正常游泳和开口摄食外界食物c、暂养池与池塘水温差不超过5度d、鱼苗下塘的安全水温不能低于13.5度e、待清塘药物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养鱼苗。

鱼苗鱼种成活率技术措施:1)鱼苗下池前准备:下塘前应适量投喂蛋黄、肥水下塘2)适时下塘3)分期注水4)及时补充人工饵料5)拉网锻炼,及时稀养,题大留小,保持鱼池鱼种规格均匀6)加注新水,保持水质7)加强鱼病防治10、增氧机如何使用?理解“晴天中午开增氧机”、“阴雨连绵半夜开增氧机”?答:1)必须针对不同天气引起的缺氧的主要原因,根据增氧机的作用原理,有的放矢地使用增氧机2)必须结合当时养鱼的具体情况,运用预测浮头技术,合理使用增氧机开机时间: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生长季节每天开晴天中午开:因为在高温的晴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别强,向水体中放出大量氧气水体表层溶解氧达到饱和,而水体底层溶解氧相对较低开机时能造成鱼塘水体垂直循环流转,可以将表层水中的溶解氧传到底层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使整个鱼塘水体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