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哲学教研室从1995年三校合并之后作为社会科学系下属教研室,社会科学系分家后重组为社会科学部哲学教研室。
现有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6人。
6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承担了本专科各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十几门。
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由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哲学社会科学毕业和本科是自然科学研究生是科技哲学毕业的两部分教师组成。
哲学教师两大学科研究和教学形成彼此取长补短的局面,教学特点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知识结构全面,文理渗透,史学兼容,兴趣学科广泛,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哲学教研室在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中有自己的特色,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技术方法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等教材和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光盘获得校级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省级二等奖、《公共关系史话》获得优秀成果三等奖。
在各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研究和科研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是一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团结向上、敬业爱岗、忠诚教育事业的队伍。
教师简介朱静君:女,1957年出生。
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1986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进修哲学专业研究生主干课程。
1995年评为副教授,1999年获得广东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奖。
现任哲学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
主要成果:1《认知结构与认识过程》——《岭南学刊》1992第2期(刊号ISSN1003-7426/CN44-1005/C)2《论唯心主义行而上学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思想教育探索》1992第4期3《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暨南学报》(哲社版)1994第2期(核心刊物:刊号ISSN1000-5072/CN44-1285/C)4《哲学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之探》——《广东机械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刊号ISSN1002-0225/CN44-1005/C)5《浅议主体在认知途径的障碍》——《岭南学刊》1995第1期(核心)(刊号ISSN1003-7462/CN44-1005/C)6《市场经济与主体意识的觉醒》——《现代哲学》1995第3期(刊号CN44-1071/B)(核心)7《哲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再探》——《教学与研究论库》(刊号ISBN7-80060-399-7)8《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哲学思考》——《岭南学刊》1998第2期(核心)(刊号ISSN1003-7462/CN44-1005/C)9《对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的几点思考》——《岭南学刊》2000第1期(核心)(刊号ISSN1003-7462/CN44-1005/C)(全国改革与实践优秀论文二等奖)10《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贯彻邓小平理论初探》——《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第4期(刊号ISSN 1008—8377)(2001年被人大复印资料收集)11《坚持实事求是与实践标准对反腐败和现代迷信的意义》——《岭南学刊》2000 第6 期(刊号ISSN1003-7462/CN44-1005/C)12《论我国农村社会矛盾的成因与特点》——《岭南学刊》2003第1期(核心)(刊号ISSN1003-7462/CN44-1005/C)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广东高校2003年统编教材参编第八章、第五章(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刊号ISBN7-5361-2838-X)1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广东工业大学教材第五章、第九章(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刊号ISBN7-5632-1866-2)15广东工业大学秦兴宏教授承担的省级课题“三农问题”的子课题《中国农民之路的哲学思考》课题负责人,计划2004年出版子课题专著。
16 主持校级由哲学教研室承担教务处教改课题《哲学思维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辩证关系》项目。
17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材学习指导。
刘国建:男,1956年出生。
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班,2001年获得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
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
主要成果:专著: 1《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导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8月出版ISBN7-5062-5512-X(2002)第043394号(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课题)2《广东工业经济简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参编)ISBN7-5623-1866-2(2002)第046574号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ISBN7-5623-1866-2(2002)第046574号论文:1《论科学方法的特性和功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第10期(核心期刊)(刊号CN14-1061/G3)2《论科学方法的价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核心期刊)(刊号CN42—1065/C)3《论直觉和灵感思维的自组织机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5期(核心期刊)(刊号CN14-1061/G3)4《网络社会的特性及其哲学思考》——《学术研究》2002年第2期(核心期刊)(刊号CN44-1070/C)5《极点思维方法论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5期(核心期刊)(刊号CN14-1061/G3)6《论科学精神的层次》——《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核心期刊)(刊号CN42—1018/C)7《巴斯德科学思想方法论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5期(核心期刊)(刊号CN14-1061/G3)8《发展观的内核: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术研究》2003年第8期(核心期刊)(刊号1000-7326)9《邓小平科技理论的特征与方法论意义》——《安庆师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刊号CN34—1045/C)10《论儒商经营理念及其现实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刊号CN44-1139/C)11《“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刊号CN44-1544/C)12《论儒商经营理念系统层次性及价值功能》——《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刊号CN44-1544/C)13 主持省级课题《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光盘研制项目另外主持或者参与厅级、校级课题多个。
朱金高:男,1964年出生,199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讲师。
2003年获得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
现为哲学教研室主讲教师。
主要成果:1 《浅析庄周相对主义哲学的成因》——《广东机械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刊号CN44-1134/TH)2 《论折中是一种哲学研究方法》——《攀枝花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刊号CN51-1471/C)3 《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政治控制分析》——《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12期(核心)(刊号CN42-1093/D)4 《浅析胁从犯法律规范中的哲学底蕴》——《攀枝花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刊号CN51-1471/C)5 《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观和两手抓》——《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核心)(刊号CN45-1070/C,管理艺术丛书二等奖)6 《产·产权·产权制》——《琼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刊号CN46-1055/C4)7 《笛卡儿和培根认识论共性初探》——《郧阳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刊号CN42-1446/G4)8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贯彻邓小平理论初探》——《梧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刊号CN45-5028/G4)9 《试论哲学派别的互动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核心刊物)(刊号CN44-1139/C)10 《唯物路线论》——《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刊号CN44-1558/C)11 《慧能、神秀修养方法的会通与融合》——《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核心)(刊号CN45-1185/C)12 《浅析新刑法对胁从犯之修改、认定和处罚》——《梧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第二作者,刊号CN45-5028/G4)1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哲学思考》——《岭南学刊》1998年第2期(第二作者,刊号CN44-1005/C)杨传娥:女,1963年出生。
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
2000年获得学校优秀教学二等奖。
现为哲学教研室主讲教师。
主要成果:1 与电教中心合作研制《公共关系史话》CAI软件(省教育厅课题),1999年获得校CAI 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2000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三等奖。
2 参与省级教研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辅助光盘研制,2002年获得校多媒体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
3 《王夫之、颜元的“主动说”》——《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核心刊物)(刊号1007-6425)4 参编校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2章,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刊号ISBN7-5632-1866-2)5 参与省级“三农问题”研究子课题《中国农民之路的哲学思考》研究,并计划2004年出版专著。
6 参与教研室集体课题《哲学思维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项目(校级教务处课题)7 参编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材张雪梅:女,1964年出生。
199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和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
现为哲学教研室主讲教师。
主要成果:1 参与省级“三农问题”研究子课题《中国农民之路的哲学思考》并计划2004年出版专著2 参与教研室集体课题《哲学思维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项目(校级教务处课题)3 参与省级课题《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光盘研制项目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哲学思考》——《岭南学刊》1998第2期(核心)(合作完成,刊号ISSN1003-7462/CN44-1005/C)5参编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材唐大江:男,1966年出生。
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讲师,现为哲学教研室主讲教师。
主要成果: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探求》2003年第2期(核心刊物)(刊号CN44-1309/D)2《论商业秘密的范围和构成条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刊号1671-623X)3参编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材熊志军:男,1965年出生。
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和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现为哲学教研室主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