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土地整理项目》调查报告

1、《土地整理项目》调查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调查报告
学校:喜德县红莫镇中心校学生:欧其约喜
指导教师:衡永辉、张金荣、王蕾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我的家乡周边地区进行了很多的土地综合整理项目。

我想通过对这一项目的调查,了解到土地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农村经济的促进等作用,从而了解到土地整理项目的重要意义。

时间: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

地点:冕宁县漫水湾镇胜利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域
方式:利用寒暑假假期,与辅导老师一起去当地调查;调查主要是通过对该地区参观拍照、上网查阅资料、询问相关负责人来进行。

内容:对该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农村经济的促进等作用进行调查。

二、调查经过
1、2019年9月初,指导教师与调查员商议调查选题,制定调查计划。

2、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中,利用假期时间和辅导员一起实地走访、调查,完成调查记录表。

3、2020年6月,和辅导员一起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形成文字档案。

三、调查结果如下:
1、通过土地整理,大力开展农田整治,对耕地、沟渠、道路及
部分废弃区域进行整理复垦,达到净增耕地3115.19亩,净增耕地率49.36%,实现区域内土地净增,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村集体将净增土地承包给部分农户经营,集体经济有了明显的效益,能有更多的资金致力于村中各项建设。

2、土地整理项目能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建设,在增加耕地的同时,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社会主义农村新貌。

3、土地整理后,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机耕机种得到了推广,农民积极转变种植土地的方式,由以前单一的水稻、大麦种植,转向以大葱、葡萄、番茄、西瓜、白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兼顾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为辅的多种种植方式,增加了家庭收入,实现了土地价值的提升。

4、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积极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土地整理后,许多村集体都建立了农村合作社,统一进行生产;一些外地客商也来承包土地,进行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

一方面,让无暇生产的农户取得了土地承包费,增加了家庭收入;另一方面,村中富余劳动力就在家门口为承包商务工,既照顾了自家生产,又增加了家庭收入。

另外,合作社或土地承包商通过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在2020年2月疫情防控期间,他们还为武汉捐赠了50吨蔬菜,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力量。

四、调查结论
国家土地整理项目是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

这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引导资金,优化用地结构,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有利于统筹协调农村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

当调查活动接近尾声时,我拍摄到下面的照片: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大地,不禁感叹----这真是一块金土地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