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常用检查方法
11
操作方法
❖侧卧位(左右均可)→放松→指套涂以润滑 剂→轻插入直肠→认真检查,及时记录。
❖①首先进行肛门周围指诊,检查肛周有无肿 块、压痛、疣状物及外痔等。
❖②测试肛管括约肌的松紧度,正常时仅能伸 入一指并感到肛门环缩,在肛管后方可触 到肛管直肠环。
12
操作方法
❖ ③检查肛管直肠壁有无触痛、波动、肿块及狭窄, 触及肿块时要确定大小、形状、位置、硬度及活 动度。
❖注意事项:
1)对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2)对原因不明的便血、粘液便、慢性腹泻、肛门
直肠疼痛、粪便变形等症,应首选乙状结肠镜 检查。 3)应在直视下进镜,退镜时进行观察,防止损伤 肠壁组织。
20
电子结肠镜检查
直肠癌
结肠癌
克
肛
隆
瘘
病
21
钡剂灌肠 观察了解直肠和结肠内的情况,如是否有梗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检查,即肠占位病灶。直肠 腔内超声检查用作对肛管直肠脓肿的脓腔定位。从 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是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体位。
5
患者作蹲踞并向下用力增加腹压。
用于检查有脱垂症状的疾病:如Ⅱ、Ⅲ期 内痔、脱肛、息肉痔、直肠癌患者。
6
患者俯卧床上,髋关节弯曲。两膝跪于床 端,臀部抬高,头部稍低。
是肛门直肠手术时常用体位。
7
患者向前弯腰,双手挟椅,露出臀部。此 种体位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 适用于团体检查、普查。
❖ ④直肠前壁距肛缘4~5㎝,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 性可扪及子宫颈,不要误以为病理性肿块。
❖ ⑤根据要求,必要时作双合诊检查。 ❖⑥ 抽出手指后,观察指套,有无血迹或粘........
13
直肠肛周脓肿:波动感。 直肠息肉:柔软、光滑、活动带蒂的弹性包块。 直肠癌:凹凸不平的结节,质硬底宽,与下层
组织粘连,推之不移,指套黏附有褐 色血液。 肛裂:肛门剧烈疼痛。注意病理涂片。
14
侧卧位→腹侧→尾骶方向→退芯→灯光照射→溃疡、 息肉→退至齿线→内痔、肛瘘内口、肛乳头肥大、肛 隐窝炎
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 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 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 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 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 如痔等。
15
以球头银质探针自肛漏外口徐徐插入,沿硬索方向轻 轻探查,同时以左手食指插入肛内协助寻找内口,探针 在肛管直肠内如能顺利通过的部位即为内口。若因内口 过小,探针的球头部不能通过时,如手指部感到有轻微 的触动感,也属内口部位。
2
一、检查体位
患者向左或右侧卧,双腿充分向前屈曲, 靠近腹部,使臀部及肛门充分暴露,是常 用的检查、治疗及手术的体位
3
患者跪伏在检查床上,胸部贴近床面,臀部 抬高使肛门充分露出。
适用于检查直肠下部、直肠前壁和身体矮小
肥胖者,以及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 4
患者仰卧,两腿屈曲,放在腿架上,将臀部 移到手术台边缘,使肛门暴露。
或狭窄等病变。 排粪造影
其能对肛管直肠部作静态和动态的检查,能显示 肛管直肠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异常,较传统 的钡灌肠、临床、内窥镜检查更敏感可靠,能为 临床治疗便秘等提供可靠依据。 瘘管造影
观察了解复杂性肛瘘的瘘管数量和走向,及内 口部位。
22
❖结肠运输试验: 结肠运输试验是结肠传输缓慢疾病 的唯一检查方法,此检查方法对结肠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运动缓 慢所致的便秘和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便秘在临床诊 断上有重要意义。
8
二、记录方法
1.表明体位 2.按时针定位记录
9
三、检查方法与步骤
①侧卧位(左、右侧均可)。 ②由外周至肛门。 ③有无肿块、结节、外口、流脓、溃疡、脱出物等。 ④ 如观察肛门内情况,须注意病变位置、大小、
数目、色泽、出血情况。 ⑤ 认真检查,及时记录。
侧卧位→臀部分开→牵引肛缘→肛门自然张开→有无 内痔、肛裂。
10
三、检查方法与步骤
1) 肛肠科常规检查。 2) 肛肠疾病约90%以上通过指检可初步诊断。 3) 认真、轻柔、彻底。 4) 有疑问时可采取蹲位或进一步检查。 直肠指检(—)指标:
① 无明显肿块、结节、异物; ② 无明显压痛; ③ 指套上无脓血、粘冻。 注:“(—)”阴性标记要谨慎填写,三项指标同 时具备。
17
❖ 适应症 对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疾病有可疑时都应进行
乙状结肠镜检查。
❖ 禁忌症 对于体质虚弱、恐惧、肛门狭窄和妇女经期者
禁用。
18
操作方法: 患者取膝胸位,在检查前清洁灌肠,镜检时将涂
上润滑剂的镜筒缓缓插入肛内,开始时指向脐部, 当插入直肠约10cm的深度时拿掉闭孔器,装上接 目镜和橡皮球,缓缓充气。一面察看,一面把乙状 结肠镜缓缓地插入直肠壶腹,再将镜端指向骶骨, 距肛门8 cm处可见直肠瓣,距肛门15cm处可见肠 腔缩窄,即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部位。再调转方向, 在直视下将镜简插人乙状结肠,在推进镜筒时常需 打入空气,使肠腔鼓起。约至30cm深度,慢慢将 乙状结肠镜向外退出。退镜时注意观察黏膜颜色, 有无瘢痕、炎症、出血点、分泌物、结节、溃疡、 肿块等病理改变。 19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中医肛肠科学》
肛肠科常用检查方法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肛肠科教研室
1
检查时,操作者必须轻柔,勿使患者感到痛 苦,并事先告诉患者,给予适当的解释和安 慰。不可在患者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 进行,以免患者恐惧而不协作。作肛门直肠 检查时要取适当的姿势,然后告诉患者张口 做深呼吸或排便动怍。在指套或肛门镜上涂 以润滑剂,先在肛门口轻轻按摩,待肛门部 松弛时再徐徐插入。
检查肛隐窝炎时,可将球头银质探针弯成倒钩状,自 发炎的肛隐窝(肛窦)处向下探查。
探针检查.可以探知肛漏管道的走向、深度、长度, 以及管道是否弯曲、有无分支,和肛管直肠是否相通、 内口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等。操作时应耐心、轻柔.禁 用暴力,以免造成假道或假内口,而将真正瘘管和内口 遗漏,给治疗造成困难。 16
❖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对排便不能 节制的患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便秘的诊断常有助。 对先天性巨结肠症和耻管直肠肌肥厚等疾病有一定 意义。
❖ 盆底肌电图检查:盆底肌电图有助于评价盆底肌肉 神经支配情况和分析排便失禁原因。在肌源性肛肠 疾病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23
❖ 肛管、直肠及结肠超声检查:此法主要应用于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