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程泵的分类及用途

流程泵的分类及用途


c2 r 2 ctg 2 A u2 1 u2 Ht g
4.4 离心泵的吸入特性一汽蚀 4.4.1 气蚀发生的机理及危害 4.4.2 气蚀余量及气蚀判别式
4.4.3 提高离心机抗气蚀性能德措施
4.4.1 气蚀发生的机理及危害 (1)气蚀发生的机理 (2)气蚀发生的危害
e.泵的并联或串联调节
(3) 改变装臵特性曲线的调节
a. 闸阀调节 b. 液位调节 c. 旁路分流调节
这种调节方法简便,使用最广,但能量损失 很大,且泵的扬程曲线愈陡,损失愈严重。
4.5.3 离心泵的启动及运行
(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a.启动前检查 b.充水 c.暖泵 (2)启动程序 (3)适行中的注意事项 ①润滑油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和加注数量是否符合技术文件 的要求; ②轴承润滑系统、密封系统和冷却系统是否完好,轴承的油路、 水路是否畅通; ③盘动泵的转子1~2转,检查转子是否有摩擦或卡住现象; ④在联轴器附近或皮带防护装臵等处,是否有妨碍转动的杂物; ⑤泵、轴承座、电动机的基础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⑥泵工作系统的阀门或附属装臵均应处于泵运转时负荷最小的位 臵,应关闭出口调节阀; ⑦点动泵,看其叶轮转向是否与设计转向一致,若不一致,必需 使叶轮完全停止转动后,调整电动机接线后,方可再启动。
对动静环的主要性能要求: 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高的硬度,导热性好,有较高的热稳定 性和化学稳定性,有较大的弹性模数和较好的抗冲击性。 动静环常用的材料: 硬质合金,铸铁,石墨及陶瓷等。
4.8 泵的选用
4.8.1 泵的选用原则及分类
4.8.2 选用方法及步骤
4.8.1 泵的选用原则及分类 (1) 选用原则 (2) 各种泵的使用范围
qV D2' qV D2
2 ' H ' D2 H D2
N ' D2' N D2
3
式中右上角打撇的参数为切割后的参数,D2为叶轮外径。
使用切割定律的切割量不能太大,经验证明,允许的最大相 对切割量与比转数有关。
4.6.5 泵的高效工作范围
考虑到运行的经济性, 要求泵应在较高效率范 围内工作。通常规定以 最高效率下降Δη为界, 中国规定Δη =5%~ 8%,一般取Δη=7%。
' N' n ' 'm l5 N n m
3
qV' n' l3 qV n
H' 2 n' l H n
H ' n' H n
2
2
N' 5 n' l N n
N ' n' N n
4.1.1 泵的定义
泵是把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能量,用来增压
输送液体的机械。
泵是国民经济中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通用机 械,除了水利、电力、农业和矿山等大量采用外, 尤以石油化工生产用量最多。而且由于化工生产中 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中很多是具有不同物性的 液体,如腐蚀性、固液两相流、高温或低温等,要 求有大量的具有一定特点的化工用泵来满足工艺上 的要求。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产品开发一直是十分活 跃的。
4.6 相似理论的应用
4.6.1 泵的相似条件 4.6.2 相似定律和比例定律 4.6.3 比转数 4.6.4 切割定律
4.6.5 泵的高效工作范围
4.6.6 泵的系列型谱
4.6.1 泵的相似条件
通常对叶式泵内的流动而言,两 泵流动相似应具备几何相似和运动相
似,而运动相似仅要求叶轮进口速度
三角形相似。
NPSHa
pA pV

H g H A S
4.4.3 提高离心机抗气蚀性能的措施
(1)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汽蚀的性能 ①改进泵的吸入口至叶轮叶片入口附近的结构设计。 ②采用前臵诱导轮,如图所示。 ③采用双吸式叶轮。 ④设计工况采用稍大的正冲角。 ⑤采用抗汽蚀的材料。 (2)提高进液装臵汽蚀余量的措施 ①增加泵前储液罐中液面上的压力,如图所示 ②减小泵前吸上装臵的安装高度。 ③将吸上装臵改为倒罐装臵,如图所示 ④减小泵前管路上的流动损失
4.7.2 轴向力的平衡设施
(1)单级泵轴向力的平衡
a.采用双吸式叶轮
c.采用平衡叶片
b.开平衡孔
d.采用平衡管
(2) 多级泵轴向力的平衡
采用双吸式叶轮不但可以平衡轴向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泵的吸入能力,
多用于大流量的泵。 开平衡孔的办法可使叶轮两侧的压力基本上得到平衡,但由于液流 通过平衡孔有一定的阻力,所以仍有少部分的轴向力不能完全平衡,并 且会使泵的效率降低,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多用于小泵上。 采用平衡叶片的方法是在叶轮后盖板的背面设有若干径向叶片。当 叶轮旋转时,它可以推动液体旋转,使叶轮背面靠叶轮中心部分的液体 压力下降,其下降程度与叶片的尺寸及叶片与泵壳的间隙大小有关。其 优点是:减小轴向力,减少轴封的负荷;防止悬浮的固体颗粒进入轴封。 但对于易于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爆炸的液体,不宜采用此法。 接平衡管的方法是将叶轮背面和入口用压力平衡管连通来平衡轴向 力。这种方法比开平衡孔方法优越,因它不干扰泵入口液流的流线,效 率相对较高。 多级泵平衡轴向力主要有用叶轮对称布臵或采用专门的平衡轴向力 装臵。如平衡鼓(或称为卸荷盘)和自动平衡盘。
盖,并且更换填料频繁。因此对于密封要求较
严格或密封介质压力较高时,一般的填料密封 不宜采用。
(2)机械密封
a.结构及工作原理 b.基本型式 c.动静环常用材料 机械密封又称端面接触密封,它是靠一组研配的密封端 面而形成动密封的。
内装式与外装式; 平衡型与非平衡型; 单端面与双端面机械密封; 旋转式和静止式机械密封; 内向流与外向流式机械密封。
a.叶片在叶轮进、出口处的安装角 b.叶片数目 叶片在叶轮进口处的安装角 β A 通常是按设计流量下液 1 体流进叶轮时的相对速度 ω1 的方向角β 而定。当 βA =β1 A1 1 时,有利于减小冲击损失。有时为了改善泵的汽蚀性能 ,一般取冲角 δ=βA -β1 3 ~10 ,为正冲角。 1 液道出口处的安装角 β A 2 ,通常取 β =20o ~30o ,以 A2 获得较大的反作用度,减少转能损失。
4.6.2 相似定律和比例定律
保持流动相似的工况称为相似工况。两泵在相似工况下的性能参 数符合相似定律表达式。 (1)流量关系 (2)扬程关系 (3)功率关系 比例定律表达式
2
简化的相似定律表达式
q'
V
qV
l3
n ' ' nV
V
' hyd H' 2 n' l H n hyd
(1) 泵的特性曲线
(2) 泵在不稳定工况下工作
(1) 不稳定工作点的辨别 (3)不稳定工作的条件
dH pipe dqV
dH pipe dqV
(2) 不稳定工作示例

dH dqV
dH dqV
稳定

不稳定
式中 H pipe为装臵(即管网)所需扬程。
4.5.2 离心泵运行工况的调节
(1) 改变工况点的三种途径 (2) 改变泵特性曲线的调节 (3) 改变装臵特性曲线的调节
叶轮结构改进图
前臵诱导轮
②采用前臵诱导轮,如图所示,使液流在前 臵诱导轮中提前接受诱导叶片做功,以提高 液流的压力。
吸入装臵
倒罐装臵
4.5 离心泵的性能及调节
4.5.1 离心泵的运行特性 4.5.2 离心泵运行工况的调节
4.5.3 离心泵的启动及运行
4.5.1 离心泵的运行特性
(1) 泵的特性曲线 (2) 泵在不稳定工况下工作
(3) 选用分类
(1) 选用原则
① 根据所输送的流体性质选择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泵。 ② 流量、扬程必须满足工作中所需要的最大负荷。 ③ 从节能观点选泵,一方面要尽可能选用效率高的泵, 另一方面必须使泵的运行工作点长期位于高效区之内。 ④ 为防止发生汽蚀,要求泵的必须汽蚀余量NPSHa小于装 臵汽蚀余量NPSHa。 ⑤ 按输送工质的特殊要求选泵。 ⑥ 所选择的泵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与维修、体积 小、重量轻、设备投资少等特点。 ⑦ 当符合用户要求的泵有两种以上的规格时,应以综合 指 为液体的密度,常温清水
1000kg / m3
4.3.2 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4.3.3 基本方程式
旋转叶轮传递给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
亦称理论扬程。考虑有限叶片数受滑移的影
响,较无限多叶片数叶轮做功能力减小,在
离心泵中常使用如下的两个半经验公式计算 Ht。
斯托道拉公式 普夫莱德公式
4.2.1 离心泵的典型结构
4.2.2 离心泵的分类 可按使用目的、介质种类、结构型式等进行
分类。这里主要介绍按结构型式作如下分类:
(1)按流体吸入叶轮的方式:单吸式泵 双吸式泵 (2)按级数分类:单级泵 多级泵 (3)按泵体形式分类:蜗壳泵 筒形泵
(4)按主轴安放情况分类:卧式泵 立式泵 斜式泵
4.7.3 密封装臵 在离心泵中,为了密封泵轴穿出泵壳的 间隙,经常采用的密封型式有填料密封和机
械密封。近年来,采用机械密封逐渐增多。
(1)填料密封 (2)机械密封
(1)填料密封 在填料密封中常用的填料有:石墨浸棉织
物填料,石墨浸石棉填料,金属滔包石棉芯子
填料。填料密封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填料密封是靠将填料紧压在密封室内使其 抱紧泵轴来密封的,因此磨损及摩擦功耗较大, 泄露较大,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拧紧填料压
3
3
qV' n' qV n
4.6.3 比转数
(1)什么是比转数 (2)比转数的计算式 (3)气蚀比转数 (4)比转数的应用 比转数是用来判别离心泵工况的相似准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