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及答案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及答案导则与标准

《2016年与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共9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C.污染物排放标准D.产品质量标准2.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别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制,反之,则相反B.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的C.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不一定一一对应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区类别一一对应3.环境基础标准是( )的基础。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样品标准D.环境标准体系4.管理性监督主要由( )负责,体现对标准实施的监察与督导。

A.排污单位B.地方主管部门C.各级行政主管部门D.地方人民政府5.排放标准的作用对象是( ),污染源排污量水平与生产工艺和处理技术密切相关。

A.污染物B.污染源C.环境背景D.环境质量6.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

A.调查阶段,报告书编写阶段,报告书修订评审阶段B.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论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C.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阶段,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阶段,评结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D.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阶段,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7.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定量化程度高、再现性好的方法是( )。

A.类比调查法B.数学模式法C.物理模型法D.专业判断法8.所有的建设项目均应分析()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A.建设过程B.生产运行阶段C.服务期满阶段D.退役阶段9.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 )的环境影响。

A.多个质量参数B.单个质量参数C.单个环境要素D.多个环境要素10.工程分析时,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数值偏低,不利于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方法是( )。

A.物料平衡计算法B.专业判断法C.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D.类比分析法11.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是()。

A.类比调查法B.现场调查法C.收集资料法D.遥感的方法12.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中,属于半定量性质的方法是( )。

A.类比调查法B.数学模式法C.物理模型法D.专业判断法13.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对其所在地区气象资料的调查期间,至少应为最近( )年。

1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对于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

15.大气环境一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的是( )。

≥80%或D10%≥5km ≥80%,且D10%≥5km≥60%或D10%≥3km ≥160%且D10%≥3km16.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为15%,D10%为,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

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17.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 )。

为直径的圆 B.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为边长的矩形 D.主导风向为主轴的12km为边长的矩形18.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是: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两年B.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C.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两年D.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1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02的二级标准的1h平均浓度限值是()mg/m3。

20.风景名胜区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类区。

A.一B.二C.三D.四适用于评价范围()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小于等于50km R大于等于50kmC.小于等于30kmD.大于等于30km22.《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将厂界标准分为( )级。

A.二B.三C.四D.五2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新建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浓度限值为()。

24.我国的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对不同污染实行分级控制,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有()。

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进行分级的标准分级与当地的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是对应的C.现在污染源和新污染源分级均分为一、二、三级D.对于执行一级标准的污染源所在的区域不得再新建或扩建污染源25.下列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评价区域内有在建、拟建项目,则对其污染源也需进行调查B.对于一个三级评价项目不一定要调查民用污染源C.如果建设项目将会替代原有的污染源,则无需再对替代的污染源进行调查D.大气污染有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两类,当前大部分的大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考虑固定污染源26.对于新建项目的大气污染源调查可通过()或设计资料确定。

A.查阅参考资料B.遥感技术C.类比调查D.现场实测27.下列污染类别,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C.削减污染源D.被取代污染源28.若评价时间不够,河流一级评价至少应调查()。

A.平水期和枯水期B.丰水期和枯水期C.车水期和平水期D.丰水期29.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在取样断面上应取( )个水样。

30.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简化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A.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大湖(库)可以按中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B.评价等级为一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大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C.评价等级为三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小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长对也可以按大湖(库)对待D.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如何简化可视具体情况而定31.对于小型漪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水面下处和承深( )m,并距底不于处各设一取样点。

32.某排污品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其水域规模为()。

A.大河B.中河C.小河D.特大河33.一般情况,海湾三级评价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

A.大潮期和小潮期B.小潮期C.大潮期D.枯水期34.污水中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 )。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35.对大、中河,河宽大于50m者,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的某些影响(如感官性状、有毒物质在底泥中的累积和释放等)以及某些过程(如PH值的沿程恢复过程)等,目前尚无实用的定量预测方法,这种情况,当没有条件进行类比调查法时,可以采用()。

评价等级为三级且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不大而预测又费时费力时也可以采用此法预测。

A.熟悉模型B.专业判断法C.物理模型D.室内试验37.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 )三级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A.支流、江心洲、汇合后主流B.河流无感潮段、河流感潮段、口外滨海段C.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D.支流、汇合前主流、江心洲38.有一黑色金属矿山项目,若对其排放的污水水质进行调查,则应调查的水质参数正确的是( )。

、悬浮物、硫化物、铜、铅、锌、镉、汞、六价铬、悬浮物、COD、硫化物、铜、铅、锌、镉、汞、六价铬、悬浮物、水温、硫化物、铜、铅、锌、镉、汞、六价铬、悬浮物、BOD。

、硫化物、铜、铅、锌、镉、汞、六价铬39.河流水质采样时,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设置的主要依据为()。

A.流量 B河宽 C.流速 D.水深40.工业污水按()确定监测频率。

A.生产周期B.实际工作日C.自然工作日D.监测单位要求41.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二级评价,不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在取样断面上每次应取()分析。

个混匀水样个混合水样个水样个水样42.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在水面下及( )以下,距底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A.逆温层℃等温层 C.斜温层℃等温层4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规定,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将建设项目分为( )类。

A.二B.三C.四D.五44.根据《一地下环境》,某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内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督点应不少于()。

45.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阶段。

A.准备阶段B.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C.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D.结论阶覆46.乡村中,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

,45dB ,55dB,40dB ,50dB47.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位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以上、距地面高度处,在()状态下测量。

A.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B.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关闭C.未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D.未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关闭48.一般户外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外测量,距地面高度以上。

49.某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量值为(A),背景噪声值为(A),则噪声测量值修正后为()。

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厂界环境噪声昼夜排放限值分别是( )。

,40dB ,55dB ,60dB ,55dB51.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点布设时,当边界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边界外Im.高于围墙()以上的位置。

52.某电影院附近10m处有一所医院,则该电影院执尾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 )。

53.下列活动场所不适用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是( )。

A.商场B.高等院校C.电影院D.歌舞厅54.当厂界与器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Im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测量。

A.厂界外B.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C.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外D.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外55.能评价生态系统演替趋势,预测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生态系统演替方向的方法是( )。

A.生态机理分析法B.景观生态学法C.系统生态学法D.质量指标法56.某项目生态影响评价为一级,则该项目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的基础上进行。

A.土地利用现状图B.生态制图C.植被类型分布图D.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图5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生态保护措施的工艺B.施工期工程环境监测计划C.环境现状监测方案D.重大生态影响项目的长期生态监测方案5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

相关主题